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熊孩子講道理不聽又不能打,還能有其他辦法嗎?

教育孩子的一個真理:嘮叨和說教的效果最多等於零。

遊戲才是和孩子同頻、同波段, 孩子聽得懂的、能有效溝通的語言。 在遊戲中, 孩子會把他們內心的感受和情緒表達出來, 對於6歲以下的孩子, 他們不會也無法用別的方式來告訴你的。

如果我們能把生活變成遊戲, 能帶著一顆童心去面對孩子, 面對生活, 不僅能帶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更能傳遞給他熱愛生活的態度, 持續一生的幸福快樂的能力。

其實, 大多數家長是非常不贊成體罰的, 他們大都會先講道理, 而且講道理一定要讓孩子服氣,

不許頂嘴, 馬上照做。 如果孩子還是強頭倔腦, 萬一家長控制不住自己的火氣, 忍不住修理孩子一番, 那就是孩子自找的!

很多親子之間的對話, 就這樣:“……你聽懂了嗎?你錯了沒有?你……”講道理的爸爸, 一邊壓制自己的怒火, 一邊就開始摩拳擦掌了。

如果沒控制住發生點“小摩擦”, 事後的解釋大概就是:“這孩子完全不聽我講的道理, 我還不能揍他嗎?都是讓你們給慣的……”

當然不能揍啦!面對熊孩子, 除了講道理和動手, 還有別的辦法嗎?

孩子不聽道理?

他已經處於掉線模式啦!

作為高中、大學時期的最佳辯手, 我特別愛給孩子講道理。 老大今年暑假不肯上游泳班, 每次至少提前一天就開始嘰歪:“媽媽, 我不想上游泳課……”

而我基本上每天課前都會跟他戰鬥兩個小時,

曉之以理, 動之以情, 歷史典故、親身經歷, 動員鼓勵、威逼利誘……很多次都把我自己都講感動了。

結果呢, 完全沒用。 孩子還是害怕, 還是不肯去。

這充分說明了教育孩子的一個真理:嘮叨和說教的效果最多等於零。 等於零, 那是往好了說, 其實就是負數。

講完道理, 孩子依然緊張、焦慮, 覺得你特別不理解他, 甚至不愛他, 感到更加無助;我自己呢, 也是挫敗得不行。 我都使出渾身解數了啊, 怎麼就是搞不定這麼個小小人兒呢?

有一天, 我們童書媽媽讀書會的Amy園長一語道破天機:孩子讓家長覺得無力或者抓狂的時候, 就要警覺了, 你跟孩子的聯結已經掉線了, 得趕緊把自己跟孩子, 調到同一頻道上。

Amy說, 人和人三歲一個小代溝,

五歲一個大代溝, 我們和幼稚園的小朋友之間, 簡直隔了千溝萬壑。 怎麼才能越過這些千溝萬壑, 與孩子同頻呢?主動權掌握在家長手中, 需要我們花點心思去瞭解孩子的思維特點。

如何與孩子同頻

你得理解孩子的思維特點

資深兒童應用心理學專家王輝說:

現代腦科學和兒童心理學的研究告訴我們, 3~6歲孩子的大腦發展和認知能力, 只支持具體的形象的事物和情景, 比如要他理解1+1=2, 最好的方法是給他一個蘋果, 再給他一個蘋果。 他們還不具有抽象思維的能力。

這也是為什麼全世界小朋友基本都在6-7歲才上小學?因為7歲以後抽象邏輯思維的能力才發展出來, 才適合去學習算術、字母、漢字這些抽象的知識。

同樣, 家長一句緊接著一句的道理, 孩子連這些話語之間的邏輯關係都無法理解, 怎麼可能理解領會, 並且記住家長講的道理呢?

因為孩子的這種認知特點, 跟他講道理, 那真的是對牛彈琴。 比起講道理, 遊戲才是兒童早期最好的教育工具。

這裡的遊戲, 當然不是王者榮耀那種電子遊戲, 也不完全是躲貓貓、丟手帕那種專門的遊戲, 而是和孩子相處的日常, 隨時隨地都可以的遊戲。 從枕頭大戰到逛商場;從早上叫孩子起床, 到鼓勵他參與體育運動;從一起做飯, 到讓夜哭郎破涕為笑。

遊戲才是和孩子同頻、同波段, 孩子聽得懂的、能有效溝通的語言。

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 遊戲是情境化的, 比如假設在遊戲裡他是員警,

你是小偷, 隨之而來的是一套相應的行為規範標準。 小朋友在情境中, 自然習得員警應該這麼做, 小偷這麼做, 而不是憑空講道理, 這就非常符合孩子的認知特點。

其次, 遊戲還有一個特點非常重要, 就是所有的遊戲都伴隨著快樂。

有沒有引發歡笑, 有沒有讓你和孩子在快樂中融為一體, 是檢驗遊戲好壞的最重要標準。 因為具有快樂的情緒體驗, 孩子在遊戲中掌握的某些能力、方法, 才會固化到他日常的行為規範之中。

或者孩子之前積累了一些負面的情緒, 通過遊戲可以有效地緩解。 比如, 很多孩子喜歡扮演醫生, 給爸爸媽媽或者洋娃娃打針。 這其實是在通過角色置換, 釋放自己被打針時候的害怕情緒, 享受當醫生的強大和控制感。

▲ 所有的孩子都喜歡玩角色扮演的遊戲

萬能的遊戲

對成人來說,遊戲是休閒,可是對孩子來說,遊戲就是他們的工作,是他們認知世界、探索學習最主要的方式。

首先,遊戲是孩子嘗試成人角色和技巧的途徑。玩過家家,假模正經的學做爸爸媽媽;當醫生、老師、員警叔叔,還有很多專門的職業體驗,對小朋友來說永遠有神奇的吸引力。因為那讓人體驗長大、有本領、有權力的感覺。還有玩王子公主、蝙蝠俠、孫悟空,更是超越現實的美麗、魔法、超能力,讓小人們增長自信和勇氣。

遊戲更大的功能其實是情感功能。就像小獅子一起打鬧除了學習如何用爪子,同時也在相互進行愛的觸摸和聯結。

而人類的孩子對聯結的需求,對親密情感的需求更是無盡的。孩子不時會感覺到累了、寂寞、害怕、傷心,就好像孩子會餓、會困一樣,這時他就會跑回來到父母那裡,尋求安慰和勇氣。

遊戲是孩子最本能的平復手段,通過遊戲可以蓄滿孩子情感的杯子,就好像喂飽孩子空虛的胃一樣。杯子能經常被蓄滿的孩子,能夠具有足夠安全的依附感,又能夠能量飽滿的出去探險。

想想不肯去游泳的兒子,這種時候道理講破天都沒有用,因為他最需要的其實是愛、是能量,是蓄滿他的杯子。如果我能抱著他,讓他坐在我的膝頭玩一個簡單的充電遊戲,就像瑜伽冥想裡一樣:“現在我的愛充滿了你的每一個手指頭,你的手掌、胳膊……”可能他至少會感覺好一些。

或者我帶他到泳池,我扮演一個笨拙的不會游泳的人,大喊“我要淹死啦!”還不停地嗆水,讓他當一回威武的教練,在屁股後面指手劃腳,他的不安恐懼可能也會得到釋放。

遊戲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它不像說教那麼高高在上。

30歲的媽,當然比3歲的孩子能幹,可是媽媽越能幹,就越對比出孩子的弱小和無能。你給他出再多的主意,講再多的道理,他也Get不到!因為那是30歲成人的經驗和道理,不是從一個3歲孩子生命裡生長出來的。

而遊戲則不同,遊戲中家長是要放下身段,充分示弱,讓孩子在遊戲中充當更高一級的角色的。他當員警你當小偷,他當醫生你當病人,在打鬧遊戲中也不妨假裝輸給他。讓孩子在遊戲中感受更多的掌控力,能更有效地幫助他們內心的修復,也更能激發他們的自信和創造力。

假設一個小朋友在幼稚園挨了打,遊戲的方式可能是這樣的:家長扮演挨打的孩子,假裝在地上挖洞,“我挖個坑躲起來,你就打不到我啦。”孩子肯定笑著過來揍你。你再披一件衣服在身上,“我現在隱形了,你看不到我啦。”

你的方法越可笑,孩子越能在歡笑中平復自己的情緒,也越能想出比你更高明的方法。那才是他自己想出來的辦法,比你苦口婆心的教他一百個招數都管用。

所以,就像科恩在《遊戲力》裡說的:不玩遊戲,錯失的不只是樂趣。在遊戲中,孩子會把他們內心的感受和情緒表達出來,他們不會也無法用別的方式告訴你。孩子不會說:“我今天在學校過的不好,我可以跟你談談嗎?”但他們可能會說,你可以陪我玩嗎?如果我們同意,他們可能將發生的事表現出來,或者他們什麼也沒說,但遊戲結束,已經增強了下信心,得到了關愛。

▲ 幼稚園老師會用場景再現和模擬的形式,説明孩子理解規則

家長不會玩遊戲怎麼辦?

可雖然遊戲有千般好,是真正的哄娃神器,可是當媽的表示“我不會玩啊。我是成年人,我天生嚴肅,我腿腳都硬了,我哪有這個時間?哪有這個心情……”,家長不會玩遊戲、也不喜歡玩遊戲怎麼破?

這個問題有點複雜,我們分解一下吧。

首先是沒有時間玩遊戲。比如,早上孩子不肯起床,上學的上班的都要遲到了,還雲淡風清地玩遊戲,這是要鬧哪樣?

可是仔細算一下,不用遊戲的方法,你嘮叨、發脾氣、不斷催促,難道不用花時間嗎?恐怕只會更多還完全無效。一個小遊戲可能就會輕鬆讓孩子願意合作,孩子心情愉悅,你也不再面目可憎了!這樣的時間花下去,投入產出比不要太高哦。

好,我願意花時間,可是我遊戲商等於零,給孩子講道理一套套,做遊戲完全抓瞎,怎麼辦?

像我這樣不會玩遊戲,或者難以從遊戲中感受到樂趣,其實原因就一個——老了,童心早沒了。

和孩子一塊兒瘋,從山上滾下來,一起打水仗……孩子都會樂得發瘋,如果我們體會不到,那就是我們自己的童心丟了。

▲ 爸爸陪孩子住院時,也不忘和孩子一起遊戲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也有可能,是我們自己過了個假童年,從來沒有無憂無慮、盡情遊戲過。我們從小被教導‘“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遊戲人生是可恥的”。我們內心深處覺得遊戲就在浪費時間,焦慮孩子學不到那些有用的知識。我們一邊假裝要和孩子玩遊戲,內心卻在極力地抗拒遊戲。

還有的時候,是我們放不下強烈的控制欲,執著地要教孩子學會正確的拋球動作,或者跟孩子比賽總是你贏,孩子感受不到樂趣只有挫敗。這種時候其實根本不叫遊戲,那只是在教學或競賽。

這個時候,千萬不要輕言放棄,放下執念,試著體會:遊戲不僅能療愈孩子,更能療愈自己。

也有孩子不喜歡遊戲,那是他們被忽視被壓抑太久,出於自我保護,用拒絕包裹自己。對於成人來說,這種自我保護更是經年曆月,渴望愛渴望聯結的心,被懷疑、恐懼、焦慮、控制欲層層包裹。

所以跟孩子一樣,你也需要遊戲來放飛自我,放鬆緊張。

開始遊戲的時候,我們可能需要借助一些書來照貓畫虎,可能很不自然很笨拙,但是沒有關係,只要你持續去做,就是在給自己鬆綁。而且遊戲具備突破一切自我保護盔甲的穿透力,因為遊戲的本質是快樂,是情感的聯結。

當你和孩子抱在一起歡笑,所有的身份、偽裝、擔憂都統統消失,你內心的那個純真的孩子就出現了。還記得《冰雪奇緣》嗎?真正能夠融化堅冰的,唯有愛。

所以,放下你的手機,放下你的一本正經,放下你的年齡,痛痛快快地陪孩子盡情遊戲,盡情歡笑吧!如果我們能把生活變成遊戲,能帶著一顆童心去面對孩子,面對生活,不僅能帶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更能傳遞給他熱愛生活的態度和能力,持續一生幸福快樂的能力。

推薦書目:《遊戲力》作者勞倫斯·科恩。這本書很好讀,娓娓道來。但是又很難讀,它不教你穿珠子、搭積木之類的遊戲方法,它有點散漫,實用主義的父母會覺得抓不住重點。但絕對值得一讀再讀,每一次都更深入瞭解遊戲背後的真意,孩子用這門語言告訴我們什麼,我們如何解讀如何應答。

___END___

童書媽媽三川玲

備註:本文插圖來自繪本“我的朋友麥克斯系列”,書中有很多遊戲和具體情境,幫助3-6歲的孩子理解這個世界。

作者簡介

曉鶯:童書媽媽編輯部編輯,70後,家有二寶,媒體工作十餘年。

▲ 所有的孩子都喜歡玩角色扮演的遊戲

萬能的遊戲

對成人來說,遊戲是休閒,可是對孩子來說,遊戲就是他們的工作,是他們認知世界、探索學習最主要的方式。

首先,遊戲是孩子嘗試成人角色和技巧的途徑。玩過家家,假模正經的學做爸爸媽媽;當醫生、老師、員警叔叔,還有很多專門的職業體驗,對小朋友來說永遠有神奇的吸引力。因為那讓人體驗長大、有本領、有權力的感覺。還有玩王子公主、蝙蝠俠、孫悟空,更是超越現實的美麗、魔法、超能力,讓小人們增長自信和勇氣。

遊戲更大的功能其實是情感功能。就像小獅子一起打鬧除了學習如何用爪子,同時也在相互進行愛的觸摸和聯結。

而人類的孩子對聯結的需求,對親密情感的需求更是無盡的。孩子不時會感覺到累了、寂寞、害怕、傷心,就好像孩子會餓、會困一樣,這時他就會跑回來到父母那裡,尋求安慰和勇氣。

遊戲是孩子最本能的平復手段,通過遊戲可以蓄滿孩子情感的杯子,就好像喂飽孩子空虛的胃一樣。杯子能經常被蓄滿的孩子,能夠具有足夠安全的依附感,又能夠能量飽滿的出去探險。

想想不肯去游泳的兒子,這種時候道理講破天都沒有用,因為他最需要的其實是愛、是能量,是蓄滿他的杯子。如果我能抱著他,讓他坐在我的膝頭玩一個簡單的充電遊戲,就像瑜伽冥想裡一樣:“現在我的愛充滿了你的每一個手指頭,你的手掌、胳膊……”可能他至少會感覺好一些。

或者我帶他到泳池,我扮演一個笨拙的不會游泳的人,大喊“我要淹死啦!”還不停地嗆水,讓他當一回威武的教練,在屁股後面指手劃腳,他的不安恐懼可能也會得到釋放。

遊戲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它不像說教那麼高高在上。

30歲的媽,當然比3歲的孩子能幹,可是媽媽越能幹,就越對比出孩子的弱小和無能。你給他出再多的主意,講再多的道理,他也Get不到!因為那是30歲成人的經驗和道理,不是從一個3歲孩子生命裡生長出來的。

而遊戲則不同,遊戲中家長是要放下身段,充分示弱,讓孩子在遊戲中充當更高一級的角色的。他當員警你當小偷,他當醫生你當病人,在打鬧遊戲中也不妨假裝輸給他。讓孩子在遊戲中感受更多的掌控力,能更有效地幫助他們內心的修復,也更能激發他們的自信和創造力。

假設一個小朋友在幼稚園挨了打,遊戲的方式可能是這樣的:家長扮演挨打的孩子,假裝在地上挖洞,“我挖個坑躲起來,你就打不到我啦。”孩子肯定笑著過來揍你。你再披一件衣服在身上,“我現在隱形了,你看不到我啦。”

你的方法越可笑,孩子越能在歡笑中平復自己的情緒,也越能想出比你更高明的方法。那才是他自己想出來的辦法,比你苦口婆心的教他一百個招數都管用。

所以,就像科恩在《遊戲力》裡說的:不玩遊戲,錯失的不只是樂趣。在遊戲中,孩子會把他們內心的感受和情緒表達出來,他們不會也無法用別的方式告訴你。孩子不會說:“我今天在學校過的不好,我可以跟你談談嗎?”但他們可能會說,你可以陪我玩嗎?如果我們同意,他們可能將發生的事表現出來,或者他們什麼也沒說,但遊戲結束,已經增強了下信心,得到了關愛。

▲ 幼稚園老師會用場景再現和模擬的形式,説明孩子理解規則

家長不會玩遊戲怎麼辦?

可雖然遊戲有千般好,是真正的哄娃神器,可是當媽的表示“我不會玩啊。我是成年人,我天生嚴肅,我腿腳都硬了,我哪有這個時間?哪有這個心情……”,家長不會玩遊戲、也不喜歡玩遊戲怎麼破?

這個問題有點複雜,我們分解一下吧。

首先是沒有時間玩遊戲。比如,早上孩子不肯起床,上學的上班的都要遲到了,還雲淡風清地玩遊戲,這是要鬧哪樣?

可是仔細算一下,不用遊戲的方法,你嘮叨、發脾氣、不斷催促,難道不用花時間嗎?恐怕只會更多還完全無效。一個小遊戲可能就會輕鬆讓孩子願意合作,孩子心情愉悅,你也不再面目可憎了!這樣的時間花下去,投入產出比不要太高哦。

好,我願意花時間,可是我遊戲商等於零,給孩子講道理一套套,做遊戲完全抓瞎,怎麼辦?

像我這樣不會玩遊戲,或者難以從遊戲中感受到樂趣,其實原因就一個——老了,童心早沒了。

和孩子一塊兒瘋,從山上滾下來,一起打水仗……孩子都會樂得發瘋,如果我們體會不到,那就是我們自己的童心丟了。

▲ 爸爸陪孩子住院時,也不忘和孩子一起遊戲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也有可能,是我們自己過了個假童年,從來沒有無憂無慮、盡情遊戲過。我們從小被教導‘“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遊戲人生是可恥的”。我們內心深處覺得遊戲就在浪費時間,焦慮孩子學不到那些有用的知識。我們一邊假裝要和孩子玩遊戲,內心卻在極力地抗拒遊戲。

還有的時候,是我們放不下強烈的控制欲,執著地要教孩子學會正確的拋球動作,或者跟孩子比賽總是你贏,孩子感受不到樂趣只有挫敗。這種時候其實根本不叫遊戲,那只是在教學或競賽。

這個時候,千萬不要輕言放棄,放下執念,試著體會:遊戲不僅能療愈孩子,更能療愈自己。

也有孩子不喜歡遊戲,那是他們被忽視被壓抑太久,出於自我保護,用拒絕包裹自己。對於成人來說,這種自我保護更是經年曆月,渴望愛渴望聯結的心,被懷疑、恐懼、焦慮、控制欲層層包裹。

所以跟孩子一樣,你也需要遊戲來放飛自我,放鬆緊張。

開始遊戲的時候,我們可能需要借助一些書來照貓畫虎,可能很不自然很笨拙,但是沒有關係,只要你持續去做,就是在給自己鬆綁。而且遊戲具備突破一切自我保護盔甲的穿透力,因為遊戲的本質是快樂,是情感的聯結。

當你和孩子抱在一起歡笑,所有的身份、偽裝、擔憂都統統消失,你內心的那個純真的孩子就出現了。還記得《冰雪奇緣》嗎?真正能夠融化堅冰的,唯有愛。

所以,放下你的手機,放下你的一本正經,放下你的年齡,痛痛快快地陪孩子盡情遊戲,盡情歡笑吧!如果我們能把生活變成遊戲,能帶著一顆童心去面對孩子,面對生活,不僅能帶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更能傳遞給他熱愛生活的態度和能力,持續一生幸福快樂的能力。

推薦書目:《遊戲力》作者勞倫斯·科恩。這本書很好讀,娓娓道來。但是又很難讀,它不教你穿珠子、搭積木之類的遊戲方法,它有點散漫,實用主義的父母會覺得抓不住重點。但絕對值得一讀再讀,每一次都更深入瞭解遊戲背後的真意,孩子用這門語言告訴我們什麼,我們如何解讀如何應答。

___END___

童書媽媽三川玲

備註:本文插圖來自繪本“我的朋友麥克斯系列”,書中有很多遊戲和具體情境,幫助3-6歲的孩子理解這個世界。

作者簡介

曉鶯:童書媽媽編輯部編輯,70後,家有二寶,媒體工作十餘年。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