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我說參同契(八),一陽來複

宋朝五大儒之一的邵康節(邵雍〉, 他是研究《易經》的專家, 他的成就是跨越時代的。 他把易學整理出來一套法則, 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後面的人到現在為止, 能夠真正超越邵康節的還沒有。 講到“冬至一陽生”的道理, 他的見解後來的修道人沒有不用的。 他的名句是:

冬至子之半 天心無改移

一陽初動處 萬物未生時

這個也是“冬至一陽生”的原理, 是《易經》最高也是最基礎的原理。 冬至是子月(陰曆十一月)下半的氣, 子月是複卦, 一陽來複的意思。 此時天地間陰極陽生, 開始了一陽。 運用到人的生命上, 就是子時, 從夜裡十一點到次晨一時。 所謂正子時正好是十二點整, 正子時是子時的中間。 他說“冬至子之半”, 在每天時間上來說, 十二點是子時一半, 上一半的子時屬於當天夜裡, 下一半的子時是次日零分開始。

邵康節說“冬至子之半”, 冬至是子月一半的時候,

宇宙萬物到了一個不屬於動態 也不是靜態的時刻。 “天心無改移”, 平穩極了, 這中間是真空狀態。 這真空的狀態是一陽之氣初動之先, 也就是“萬物未生時”。 所以佛家講修到無念, 真正空了, 才是陽氣來之前的境界。

講到這裡順便提到一件事, 在今天這個二十世紀的八十年代,

講到中國文化, 尤其講儒家宋明理學家的思想, 我站在學術立場看來, 不管政治不論地位, J中正老先生是真正通達理學的。 如果他現在仍在世的話, 我不會提他, 不過百年之後, 歷史上看他有關儒家的學術成就, 會超過他功業的成就。 他在世的時候一天靜坐三次, 每次大約兩個鐘頭。 他不盤腿坐, 就是平常這樣坐著打坐。 他有一句名言:“窮理於事物始生之際, 研幾于心意初動之時。 ”這是他對於理學的境界, 對於心性修養, 尤其對於邵康節的研究, 屬於他自己總結的心得。 他在傳記裡提到過, 二十幾歲時替母親抄寫《楞嚴經》、《維摩詰經》, 佛經看過很多, 靠老太太的督促, 對於佛學有一點瞭解。 蔣先生這一副聯語,
就是邵康節的“天心無改移, 一陽初動處, 萬物未生時”的引申, 比理學家東說西說的簡單扼要, 說得很明白。

我們再回來看邵康節這一句“冬至子之半, 天心無改移”。 道家所謂天心就是佛學講的無念真如這個境界。 這個時候天心叫做“天心正運”,

運就是運動的意思, 就是這一刹那之間, 指南針剛停在那裡, 對著南北極最准的這一刹那。 所以有些算命看風水地理的, 要想懂天心正運就很難了, 那是極微之間, 刹那之間。 所以天心也就是佛家講明心見性那個階段, 是萬緣放下一念不生時。 “天心無改移”, 這個時候, 陽氣將要發動, 道家叫無陰陽之地, 不陰也不陽。 也就是佛家講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所謂止的道理。 (本文節選于南懷瑾大師的作品,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小編頭條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