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揭秘諸葛亮的用人之弊

“揮淚斬馬謖”想必拜讀過《三國演義》原著以及看過影視劇的觀眾都會十分熟悉。 馬謖失守街亭在三國蜀魏之爭中是非常重要的歷史事件和轉捩點, 正因為這次事件, 致使蜀軍大失北伐良機, 勞民傷財。 而這也是諸葛亮人生中唯一污點, 用人不善。

前文也說到街亭之重要性, 諸葛亮在馬謖臨行前也再三囑咐:“街亭雖小, 關係重大。 它是通往漢中的咽喉。 如果失掉街亭, 我軍必敗。 ”並指示他“靠山近水安營紮寨, 謹慎小心, 不得有誤。 ”這就好比是家中的門, 如果門沒守住, 盜賊自然也就能進到內院了。

況且, 若果蜀軍真能進軍魏國, 那麼街亭也是蜀軍糧草周轉要地, 所以諸葛亮把街亭看得很重。 可惜的是, 馬謖心高氣傲, 從未實戰, 只懂紙上談兵。 自願立軍令狀請兵, 憑著心高氣傲剛到街亭, 作勢觀察周圍, 指了指街亭山上, 要將軍隊駐紮於山腰上。 副將王平一看這馬謖不按常理出牌,

又拂了丞相諸葛亮的意思。

但覺不妥, 隨即勸馬謖:“街亭一無水源, 二無糧道, 若魏軍圍困街亭, 切斷水源, 斷絕糧道, 蜀軍則不戰自潰。 請主將遵令履法, 依山傍水, 巧布精兵。 ”馬謖一聽王平滿嘴丞相, 權當是看不起自己, 一時氣狠狠地說:“馬謖通曉兵法,

世人皆知, 連丞相有時都得請教於我, 而你王平生長戎旅, 手不能書, 知何兵法?”接著又洋洋自得地說:“居高臨下, 勢如破竹, 置死地而後生, 這是兵家常識, 我將大軍布於山上, 使之絕無反顧, 這正是致勝之秘訣。 ”王平一再勸諫, 馬謖不聽, 最後聽煩了就以軍閥要脅, 王平見馬謖心意已決, 大歎一口氣, 只好放棄了。

果不其然, 馬謖這一錯誤決斷直接導致了蜀軍水源的問題, 被魏軍大將張頜圍困兵敗。 馬謖則因不遵守丞相諸葛亮軍令被處斬, 行刑時, 馬謖痛陳悔意, 諸葛亮也是痛心疾首, 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不過, 馬謖並不是個庸才, 用兵也自有一套理論, 畢竟是經過諸葛亮悉心調教的, 諸葛亮待馬謖如親生, 馬謖自然也得了諸葛亮真傳。 可惜, 馬謖其人, 心性太過高傲, 且篤信於兵書所言, 善紙上談兵, 實戰倒是從未經歷過, 所以, 守街亭原本也不是他馬謖可以為之的。 倒是諸葛亮卻用錯了人。

縱觀諸葛亮, 一生忠義, 天生奇才, 卻在這件事上失足, 真真可惜。 不過也不能籠統的說是諸葛亮用人不當, 畢竟漢室中興全寄予他諸葛亮一人肩上, 畢竟戰場無常, 變化多端, 在雙方實力懸殊的情況下, 諸葛亮終日運籌帷幄, 自然也是心中糾結, 所以思忖再三, 還是派了心腹馬謖去守街亭, 畢竟馬謖是親傳, 應當無事。

可惜諸葛亮萬事料盡,卻不能料定人心。馬謖目中無人、心高氣傲,逆諸葛亮叮囑,打亂了軍事部署,間接致使蜀軍北伐大敗,諸葛亮為了平定人心,也是不得已斬了馬謖

,以振軍心。

可惜諸葛亮萬事料盡,卻不能料定人心。馬謖目中無人、心高氣傲,逆諸葛亮叮囑,打亂了軍事部署,間接致使蜀軍北伐大敗,諸葛亮為了平定人心,也是不得已斬了馬謖

,以振軍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