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打造區域教育發展增長極

區域教育擔負著人才培養的基礎性任務, 是一個地區經濟實力的重要支撐。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 “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 深化教育改革, 加快教育現代化,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新時代的新定位, 為教育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標, 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也提振了我們基層教育工作者的信心。

甘肅天水地處西部欠發達地區, 教育底子薄、基礎弱, 儘管近年來教育事業取得了一些發展, 但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教育需求和教育發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矛盾相對突出, 要加快天水教育事業的發展,

必須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抓住優先發展教育事業的大好機遇, 啟動教育改革發展的各種要素, 打造區域內教育新的增長極, 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重要保障。

提升理念, 東聯陝西巧借鑒

教育理念是學校管理和區域教育發展的前提。 2009年, 國家提出實施“關中—天水經濟區”戰略。 西安是“關中—天水經濟區”的核心城市, 高校優質教育資源豐富, 教育科研優勢明顯。 天水是“關中—天水經濟區”的次核心城市, 與陝西寶雞毗鄰, 具有和陝西歷史文化相近、地理位置相接、基礎教育發展相似的地緣特質。

在新的教育改革發展進程中, 天水教育必須主動作為, 積極和西安教育對接, 積極借鑒西安、咸陽、寶雞等市的先進辦學經驗,

聯手打造“互聯網+”的教師培養培訓模式, 開展教師教學能力培訓、教學觀摩、教學模式創新實踐等活動, 通過教育專家引領、資源分享、區域拉動、教師互動, 打造“關中—天水經濟區”的教育聯動體, 集聚陝、甘兩省發展教育的優勢, 提速發展。

全面育人, 傳承文化汲營養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主題。 要用高尚的文化教育人、薰陶人、塑造人, 讓學生在優秀文化的氛圍中健康成長、獲得新知。 天水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 孕育了伏羲文化、大地灣文化、石窟文化、先秦文化和三國文化等五大文化。

在新的發展時期, 天水教育要打好地域文化牌, 把弘揚五大文化作為促進學校內涵、特色發展的重要內容,

把傳統文化教育融入各項教學活動。 各級各類學校要通過誦讀中華傳統文化經典、開發傳統文化校本教材、組織社團研學旅行等活動, 讓學生在現實社會中發現傳統文化的魅力。

校園文化是學校的靈魂, 是學校形成特色、提升品位的重要載體, 也是學校的“教育場”。 區域教育文化的發展, 一方面要引入外地先進的設計理念和經驗, 加強校園硬環境建設, 做好校園佈局規劃的頂層設計, 啟動校園文化的育人功能;另一方面要著力加強軟環境建設, 提煉學校的校史文化、制度文化、班級文化、組室文化, 堅持以課題研究為載體, 進一步凝練富有特色的校園文化精神, 有效提升校園文化的品位。

推進均衡, 城鄉統籌促發展

天水市現轄秦州、麥積兩區和秦安、甘谷、武山、清水、張家川五縣, 除秦州區外均為貧困縣區。 各類教育之間、縣區之間、城鄉之間、學校之間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仍然存在, 實現均衡發展任務相當艱巨。

做強農村學校。 天水是以農村、農業、農民為主的欠發達市, 教育的重點仍在農村, 要把辦好小規模學校作為長期任務, 堅持推廣秦安縣隴城教育園區“走教”模式, 不斷探索完善“學區一體化”管理機制, 建立教師動態調節機制, 實行學校之間教師交流、崗位設置、教師聘用等方面的統籌管理, 使小規模學校由“小而弱”向“小而優、小而強、小而美”轉變。 推進農村學前教育向1500人以下行政村延伸, 整體提升辦園水準和保教品質, 力爭全市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園率達到92%。

做大城區教育。 按照盤活存量、擴大增量的原則, 進一步拓展城區優質教育資源, 嚴格落實城市新建社區配套幼稚園政策, 推進市區優質教育資源提升“2521”計畫, 實行名校辦分校、強校扶弱校、捆綁式發展, 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

做優職業教育。 天水是全省第一人口大市, 要堅持把發展職業教育作為拉動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 全面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在秦州新城劃撥土地1000畝, 投資11.38億元啟動建設天水職業技術學院。 整合中職學校資源, 每個縣區集中辦好一所規模適當的示範性中職學校, 加強專業設置與產業發展、市場需求的對接, 推進產教結合、集團化辦學, 整體提升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的能力和水準。

(作者系甘肅省天水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

《中國教育報》2017年12月19日第5版

整體提升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的能力和水準。

(作者系甘肅省天水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

《中國教育報》2017年12月19日第5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