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五邑大學:校企協同解渴“應用人才荒”

五邑大學大四學生張廣添研發的10系列光耦下月就要投產。 受益於“3+1”校企協同培養模式, 他從今年7月就進入廣東省江門市奧倫德光電研發部學習。 他花4個月研製的10系列光耦, 厚度只有普通光耦一半。

這是五邑大學校企協同培養多樣化應用型人才的縮影。 2010年以來, 該校通過“協同育人、彈性組合、個性培養、職場運行”等核心機制, 培養知識、能力、素質全面發展的應用型本科實踐人才。

德力光電等企業落戶江門後, 遭遇“一線工程師荒”, 四處高薪招人。 “立足本地產業轉型升級需求培養人才, 是地方本科院校的責任和機遇。

”五邑大學黨委書記張焜介紹說, 該校根據江門市產業發展規劃和人才需求, 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和生源結構, 把建成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鮮明、服務地方產業發展能力突出的高水準工科大學作為發展目標。

為破除校企合作淪為輸送流水線操作工等弊病, 確保學校的主導地位, 保障校企合作服務于提升人才培養品質, 五邑大學黨委書記張焜、校長張運華帶隊走訪大量企業。 經過調研, 該校確立了遴選合作企業的“五原則”, 將具有先進技術和設備、先進管理理念、完備人才培養團隊、良好企業文化的地方龍頭企業或支柱產業中的骨幹企業, 作為學生校企合作的“婆家”。

謀定而後動。 2010年, 五邑大學結合人才培養目標需要、專業特點、社會資源實際,

與江門鶴山真明麗集團開展綜合實驗班試點。 由於真明麗集團接收校企合作學生數量有限, 需要多元專業的學生, 雙方變“放羊式”粗放校企合作為“診療式”精准校企合作。 該校從電子、化學、機械、自動化等專業, 雙選出14名大三學生。 這些學生在企業培訓學習一年後, 利用專業知識把產品良品率從約40%提升到90%以上。

2013年, 五邑大學與葉氏化工集團等3家企業合作, 探索“3+3+1”綜合實驗班模式, 讓校企協同培養貫穿學生大學教育全過程。 葉氏化工深度參與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實施, 分別承擔4學分、26學分的理論課、實踐課。

“為不讓學生稀裡糊塗中被‘拉郎配’, 中途再‘分手’, 學校做好‘媒人’, 讓學生明明白白地與企業自由‘戀愛’。

”五邑大學教務處處長紀秋穎介紹說, 該校先遴選、邀請企業前來宣講, 學生瞭解企業狀況、薪酬後, 報名參加筆試、面試、考察企業。 考慮清楚後, 學生再參加校企聯合組織的面試, 與企業“牽手”。

綜合實驗班學生畢業論文“真刀真槍”, 2012級維達綜合實驗班學生把解決造紙全自動除塵系統等問題作為畢業論文方向。 目前, 五邑大學已有838名學生參與綜合實驗班培養, 學生畢業論文(設計)全部瞄準、破解一線生產難題, 為企業解決了多個技術“攔路虎”。

“開展校企協同育人時, 不能‘一刀切’, 要因專業而異、因地制宜、與時俱進, 讓學校、學生和企業都有獲得感。 ”張運華鼓勵該校各學院結合專業、學生特點和企業需求,

在實踐中探索合適的協同育人模式。

五邑大學物理學院大四學生李榮傑在奧倫徳實習時, 報單遺漏一個資料, 幸好被主管發現, “不然將導致大批產品報廢。 ”企業的真實生產環境讓他的動手能力、職業素養“雙升級”。

目前, 五邑大學已與236家企業探索了校企協同培養模式, 獲批22項、18個省級以上基地建設、重點專業建設項目, 占專業總數的40%;引入企業共建16個國家級、省級校外實踐教育基地, 200多個實習基地。 2012至2016年, 11857人次學生參與協同培養。 這些學生快速成長為企業骨幹, 占德力光電等企業中層以上員工近50%。

奧倫徳等企業正是看中五邑大學強大的應用型人才培育能力, 準備把總部遷到江門。 在張焜看來, “兩情相悅”的校企合作路徑,

助力五邑大學教育教學水準大幅提升, 畢業生崗位勝任能力以及地方支柱產業、戰略新興產業服務水準“水漲船高”, 從而吸引了大量相關企業在江門落戶發展, 形成了學校、企業、學生、政府、社會“五方共贏”的良性迴圈。

《中國教育報》2017年12月19日第6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