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死後百年一直被罵暴君,如今成了萬人迷,雍正的真面目到底如何?

清朝雍正皇帝胤禛, 在他死後上百年來, 一直在民間傳說被黑為殺父篡位的暴君, 近年來隨著《雍正皇帝》電視劇把他美化成一個為國家鞠躬盡瘁的好皇帝, 二十年來不斷被美化。

《雍正皇帝》雍正

【數英雄, 論成敗, 古今誰能說明白?千秋功罪任評說, 海雨天風獨往來。 一心要江山圖治垂青史, 也難說身後駡名滾滾來, 有道是人間萬苦人最苦, 終不悔九死落塵埃。 】——《雍正皇帝》主題曲

有許多人因此看不上此前名氣甚大的康熙和乾隆, 卻對雍正頗為認可, 相信他何等勤政愛民, 竟是為百姓而日夜操勞政務, 活活累死的“滿清唯一好皇帝”。 甚至清朝所謂“康乾盛世”, 平穩統治中國一百三十多年的功勞, 也都被雍正一個在位十三年的人領了。

此外, 雍正更成為清朝言情小說的“萬人迷”角色, 和那些言情女主角各種談戀愛, 被改編成許多熱門電視劇, 《甄嬛傳》《步步驚心》《宮鎖心玉》《宮鎖珠簾》,

收視率都頗為可觀。

《步步驚心》雍正

《宮鎖心玉》雍正

如果說雍正的藝術審美, 確實比乾隆那種土財主、農家樂式口味高明。 論雍正作詩的才能, 比這方面才能欠缺, 卻定要強行做幾萬首打油詩的乾隆也強上許多。

乾隆和雍正所制瓷碗對比

然而, 真正比做為皇帝的本職工作, 作為皇帝的政績和對後世的功勞貢獻。 客觀而論, 乾隆實在是勝過了他的老子。 這裡就仔細“扒一扒雍正的皮”, 談談他執政時期的諸多缺失。

《甄嬛傳》雍正, 和歷史上雍正畫像最相似

雍正帝畫像

如果說康熙時期簽訂的《尼布楚條約》, 是否當真是割讓了原屬中國的貝加爾湖以東數十萬平方公里土地, 長期以來還有不同爭議。 國際史學家大都認為是清俄瓜分遠東地區無主荒地的平等條約,俄國史學家甚至認為是沙俄戰敗被迫簽訂的不平等條約。

康熙帝最應當被批評的,就是這仗打得太差,幾千八旗精兵打幾百俄國流浪漢,如此艱難方得取勝; 目光過於短淺,原本他態度強硬的話,不止是尼布楚,而且整個勒拿河以東的東西伯利亞幾百萬平方公里土地,全可以拿下來,沙俄方面虛張聲勢,其實已經有大幅度退讓的打算了。

——然而定要批評康熙打了勝仗還非要“割地”,如何喪權辱國,就有強行黑不夠客觀的嫌疑了。

而雍正五年簽訂的《恰克圖條約》,則是確鑿無疑的割地條約,將貝加爾湖之南及西南,約10萬平方公里國土割讓給沙俄,並且出讓了大量貿易、宗教等項利益。沙皇俄國不但獲得了之前未完全控制的色楞格河下游地區,更取得了在北京和恰克圖的自由貿易權利,取得了在北京建造東正教堂的權利,達成了他們自康熙年間一直以來的夙願。

《恰克圖條約》割讓土地:綠色部分左半段

這和滿清末年和列強簽訂的各個割地、傳教、通商的不平等條約,並沒有什麼本質差別。所以雍正此舉,也不過就是他後世那些不肖子孫所效仿的榜樣而已。

而雍正不惜如此喪權辱國,所得到的好處,僅僅就是俄國承諾不再支持此時和滿清交戰、控制中亞和西域的準噶爾汗國。

準噶爾汗國的葛爾丹,在康熙年間侵吞外蒙古,並侵入內蒙,被康熙三次親征擊敗,葛爾丹敗死。後來準噶爾軍又侵入西藏,被康熙派遣第十四子胤禎(後改名允禵)擊敗。

雍正九年,因雍正遣將不當,戰略失策,清軍在和通泊之戰慘敗,上萬八旗精兵幾乎全軍覆沒,多名滿洲親貴大員戰沒,也是從明末努爾哈赤起兵遼東以來,八旗軍百年戰史最大的慘敗之一。

準噶爾軍趁勢攻入外蒙古,幸虧外蒙喀爾喀部首領策棱,指揮蒙古軍馬在光顯寺之戰反殺,殲滅准爾噶軍萬人,迫使其撤軍,這才穩定了蒙古局面。於是雙方歷時多輪談判,罷兵議和,至乾隆初年使達成和議。

後來乾隆趁准爾噶汗國內亂,將其一舉攻滅,從此盡收西域和中亞超過二百萬平方公里的遼闊疆土,命名曰“新疆”。雖然在清朝末年,國勢衰弱,被沙俄趁火打劫,割走五十五萬平方公里,但主體一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還是永久留在了中國。這也是乾隆帝對後世的最大一樁貢獻。

準噶爾滅亡前夕疆域

綜上,雍正在位期打出了數十年清准戰爭中,清軍最大的慘敗,論戰果是遠不及其父康熙、其子乾隆的。以武功而論,更可以說是滿清中前期眾帝的倒數第一,不論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多爾袞)、康熙、乾隆,他一個都比不上,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依仗年羹堯岳鐘琪平定了青海叛亂。

雍正在位期間,大興文字獄,鼓吹儒家理教,鉗制思想,並嚴格海禁,閉關鎖國,鼓吹重農抑商,對近代中國遠遠落後於世界的罪責,一點也不比他兒子乾隆小。

雍正那個為了給自己辯護,深入揭秘皇室內辛、強迫全國推廣學習的《大義覺迷錄》,更是讓世人傳為笑柄,讓滿清皇室世代蒙羞的奇葩舉動,足見此人不具備起碼的帝王心術,甚至連基本的自知之明都沒有。難怪乾隆一上臺,就急急忙忙把這破書給查禁了。

乾隆上臺後急忙做的另一件事,就是驅逐了雍正在皇宮豢養的大批道士,這些人煉製丹藥供給雍正,名為“長生”,實為“不可說”,足見雍正也根本沒有他一直自稱的那般勤政和不好女色。

雍正長期在後宮豢養道士,煉製”不可說“之藥物

不管乾隆的藝術品味和作詩才能如何不及雍正,他攻滅準噶爾,收取新疆的開疆拓土功績,並強化對西藏控制,建立至今仍在延續的“金瓶掣簽”儀式,而乾隆治下60年,最高峰7000多萬兩國庫存銀,並屢屢減免錢糧,賑災濟荒,令中國人口增加1個億的政績,那就是雍正怕馬也趕不上了。

乾隆時期清朝疆域:1310萬平方公里

所謂雍正如何填補了康熙留下的空空如野的國庫,又給乾隆留下了如何豐厚可供揮霍的國庫,更是由《雍正皇帝》原小說作者二月河最早發明的一段歷史,在互聯網時代四處傳播,實為經典的網路造神。

而事實上,清朝國庫存銀有明確記載:康熙60年,存銀為3262萬兩;雍正13年,存銀為3453萬兩,雍正只不過淨賺了不到200萬兩,而乾隆20年,國庫存銀就突破4200萬兩,乾隆29年,突破5400萬兩,乾隆30年,突破6300萬兩,乾隆39年,達到最高峰7390萬兩。所以,如果說乾隆是敗家子,敗的那也是他自己掙的家底,與雍正何干?

雍正最大的政績是制度建設,把康熙年間就已經在一些省份試行的“攤丁入畝”“士紳一體納糧”“耗羨歸公”等新政推廣到全國,養廉銀制度暫時緩解了官吏的貪腐,解放賤民也是一項善政,然而這些新政原本就是康熙已經開始推行試點的,同時乾隆繼位後,也在繼續堅定執行。

雍正整肅貪腐的“新政”,乾隆執行得更變本加厲。雍正朝對貪賄的封疆大吏,處罰大抵以抄家、流放為主。而乾隆在位的前四十年裡,因為貪污賄賂、徇私枉法罪名,就以砍了幾十個極品大員的腦袋。

包括兵部尚書兼九門提督鄂善,僅僅因貪污銀千兩就被殺;雲貴總督恒文、山東巡撫國泰、陝甘總督勒爾謹、浙江巡撫王亶望,都因貪腐被處死。甚至其寵妃高佳氏之兄、兩淮鹽政高恒,貪贓論斬。高恒之子、左副都禦史高樸,也因貪贓被殺。

只是到了他在位的後二十年,年老倦政,對和珅等親信官員的貪賄行徑不能約束,由此上行下效,官場風氣才為之大壞。

乾隆、紀曉嵐、和珅:歷史上紀曉嵐的官位和被信任程度,皆遠不能與和珅相比

因此光憑制度建設這個長處,雍正既壓不倒他老子康熙,也壓不過他兒子乾隆。 若非要吹成”滿清唯一好皇帝“,不免太矯枉過正,純粹是網路造神產物了。

國際史學家大都認為是清俄瓜分遠東地區無主荒地的平等條約,俄國史學家甚至認為是沙俄戰敗被迫簽訂的不平等條約。

康熙帝最應當被批評的,就是這仗打得太差,幾千八旗精兵打幾百俄國流浪漢,如此艱難方得取勝; 目光過於短淺,原本他態度強硬的話,不止是尼布楚,而且整個勒拿河以東的東西伯利亞幾百萬平方公里土地,全可以拿下來,沙俄方面虛張聲勢,其實已經有大幅度退讓的打算了。

——然而定要批評康熙打了勝仗還非要“割地”,如何喪權辱國,就有強行黑不夠客觀的嫌疑了。

而雍正五年簽訂的《恰克圖條約》,則是確鑿無疑的割地條約,將貝加爾湖之南及西南,約10萬平方公里國土割讓給沙俄,並且出讓了大量貿易、宗教等項利益。沙皇俄國不但獲得了之前未完全控制的色楞格河下游地區,更取得了在北京和恰克圖的自由貿易權利,取得了在北京建造東正教堂的權利,達成了他們自康熙年間一直以來的夙願。

《恰克圖條約》割讓土地:綠色部分左半段

這和滿清末年和列強簽訂的各個割地、傳教、通商的不平等條約,並沒有什麼本質差別。所以雍正此舉,也不過就是他後世那些不肖子孫所效仿的榜樣而已。

而雍正不惜如此喪權辱國,所得到的好處,僅僅就是俄國承諾不再支持此時和滿清交戰、控制中亞和西域的準噶爾汗國。

準噶爾汗國的葛爾丹,在康熙年間侵吞外蒙古,並侵入內蒙,被康熙三次親征擊敗,葛爾丹敗死。後來準噶爾軍又侵入西藏,被康熙派遣第十四子胤禎(後改名允禵)擊敗。

雍正九年,因雍正遣將不當,戰略失策,清軍在和通泊之戰慘敗,上萬八旗精兵幾乎全軍覆沒,多名滿洲親貴大員戰沒,也是從明末努爾哈赤起兵遼東以來,八旗軍百年戰史最大的慘敗之一。

準噶爾軍趁勢攻入外蒙古,幸虧外蒙喀爾喀部首領策棱,指揮蒙古軍馬在光顯寺之戰反殺,殲滅准爾噶軍萬人,迫使其撤軍,這才穩定了蒙古局面。於是雙方歷時多輪談判,罷兵議和,至乾隆初年使達成和議。

後來乾隆趁准爾噶汗國內亂,將其一舉攻滅,從此盡收西域和中亞超過二百萬平方公里的遼闊疆土,命名曰“新疆”。雖然在清朝末年,國勢衰弱,被沙俄趁火打劫,割走五十五萬平方公里,但主體一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還是永久留在了中國。這也是乾隆帝對後世的最大一樁貢獻。

準噶爾滅亡前夕疆域

綜上,雍正在位期打出了數十年清准戰爭中,清軍最大的慘敗,論戰果是遠不及其父康熙、其子乾隆的。以武功而論,更可以說是滿清中前期眾帝的倒數第一,不論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多爾袞)、康熙、乾隆,他一個都比不上,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依仗年羹堯岳鐘琪平定了青海叛亂。

雍正在位期間,大興文字獄,鼓吹儒家理教,鉗制思想,並嚴格海禁,閉關鎖國,鼓吹重農抑商,對近代中國遠遠落後於世界的罪責,一點也不比他兒子乾隆小。

雍正那個為了給自己辯護,深入揭秘皇室內辛、強迫全國推廣學習的《大義覺迷錄》,更是讓世人傳為笑柄,讓滿清皇室世代蒙羞的奇葩舉動,足見此人不具備起碼的帝王心術,甚至連基本的自知之明都沒有。難怪乾隆一上臺,就急急忙忙把這破書給查禁了。

乾隆上臺後急忙做的另一件事,就是驅逐了雍正在皇宮豢養的大批道士,這些人煉製丹藥供給雍正,名為“長生”,實為“不可說”,足見雍正也根本沒有他一直自稱的那般勤政和不好女色。

雍正長期在後宮豢養道士,煉製”不可說“之藥物

不管乾隆的藝術品味和作詩才能如何不及雍正,他攻滅準噶爾,收取新疆的開疆拓土功績,並強化對西藏控制,建立至今仍在延續的“金瓶掣簽”儀式,而乾隆治下60年,最高峰7000多萬兩國庫存銀,並屢屢減免錢糧,賑災濟荒,令中國人口增加1個億的政績,那就是雍正怕馬也趕不上了。

乾隆時期清朝疆域:1310萬平方公里

所謂雍正如何填補了康熙留下的空空如野的國庫,又給乾隆留下了如何豐厚可供揮霍的國庫,更是由《雍正皇帝》原小說作者二月河最早發明的一段歷史,在互聯網時代四處傳播,實為經典的網路造神。

而事實上,清朝國庫存銀有明確記載:康熙60年,存銀為3262萬兩;雍正13年,存銀為3453萬兩,雍正只不過淨賺了不到200萬兩,而乾隆20年,國庫存銀就突破4200萬兩,乾隆29年,突破5400萬兩,乾隆30年,突破6300萬兩,乾隆39年,達到最高峰7390萬兩。所以,如果說乾隆是敗家子,敗的那也是他自己掙的家底,與雍正何干?

雍正最大的政績是制度建設,把康熙年間就已經在一些省份試行的“攤丁入畝”“士紳一體納糧”“耗羨歸公”等新政推廣到全國,養廉銀制度暫時緩解了官吏的貪腐,解放賤民也是一項善政,然而這些新政原本就是康熙已經開始推行試點的,同時乾隆繼位後,也在繼續堅定執行。

雍正整肅貪腐的“新政”,乾隆執行得更變本加厲。雍正朝對貪賄的封疆大吏,處罰大抵以抄家、流放為主。而乾隆在位的前四十年裡,因為貪污賄賂、徇私枉法罪名,就以砍了幾十個極品大員的腦袋。

包括兵部尚書兼九門提督鄂善,僅僅因貪污銀千兩就被殺;雲貴總督恒文、山東巡撫國泰、陝甘總督勒爾謹、浙江巡撫王亶望,都因貪腐被處死。甚至其寵妃高佳氏之兄、兩淮鹽政高恒,貪贓論斬。高恒之子、左副都禦史高樸,也因貪贓被殺。

只是到了他在位的後二十年,年老倦政,對和珅等親信官員的貪賄行徑不能約束,由此上行下效,官場風氣才為之大壞。

乾隆、紀曉嵐、和珅:歷史上紀曉嵐的官位和被信任程度,皆遠不能與和珅相比

因此光憑制度建設這個長處,雍正既壓不倒他老子康熙,也壓不過他兒子乾隆。 若非要吹成”滿清唯一好皇帝“,不免太矯枉過正,純粹是網路造神產物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