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秦始皇陵究竟藏有多少秘密?憑現在的技術還沒法挖掘

秦始皇, 嬴姓, 趙氏, 名政, 秦莊襄王之子。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 在39歲時完成了統一華夏的霸業, 是古今中外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

在位期間, 他北擊匈奴, 南征百越, 修築萬里長城, 奠定了中國兩千餘年的基本格局, 如此豐功偉績, 令多少後代帝王望塵莫及。

生前叱吒風雲的千古一帝, 死後自然是極盡哀榮。 自13歲登基, 秦始皇陵整整修建了39年之久, 不管是規模、規格亦或是陪葬品, 都是不可估量的。 如果進行考古發掘, 對於先秦文化的研究及佐證, 都是爆炸性的存在, 甚至還有可能會顛覆現在對於先秦文化的種種研究成果。 那麼問題來了, 為什麼不對秦始皇陵進行考古發掘呢?今天筆者就從三方面為大家進行簡單的解讀。

第一, 是工程量。 秦始皇陵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城東5公里處的驪山北麓, 近似正方形, 頂部平坦, 腰略呈階梯形, 現高51米, 東西長345米, 南北寬350米, 中心點深度約30米……是的, 你沒看錯, 這夯土它就是一座山啊!

一座要樹有樹, 要水有水, 要風景有風景的真正的山!以上資料經過估算, 總共需要移除大約571萬立方米的夯土, 以每立方4000元算, 單純移除夯土的成本就需要22840萬元,

加上運輸費共計4億元左右。 這僅僅是挖開陵墓主體部分, 此外還有相當於78個故宮的陵園還沒算!可想而知, 如果真的要挖開, 不是一句勞民傷財就能說完的。

第二, 是建築要求。 去過兵馬俑博物館的小夥伴都知道, 兵馬俑博物館是一個類似於罩子的建築物,

內部沒有一根柱子, 因為柱子會破壞地下陵墓的結構, 且博物館內的濕度、溫度、酸鹼度等都是由電腦系統進行監測和控制的, 目前世界上最頂尖的建築技術也只能做到240米×240米的建築面積, 如此面積對於現在的技術來說是根本不可能達到的。

以水立方為例, 建築面積3萬平方米, 造價10.2億元, 秦始皇陵陵園共計120750平方米, 相當於4個水立方, 而且秦始皇陵的技術要求肯定會高於水立方, 結合第一條, 光是挖開就需要至少50億元, 而且之後的監測控制系統等一系列後續配套工作還沒有算在內。 如此的技術要求, 除非有更高的科技, 否則秦始皇陵挖開之後經歷著風吹日曬的荼毒, 還不讓咱們的始皇帝安穩的不見天日。

第三, 是文物的保護工作。 秦朝還是用竹簡來記錄資訊, 如果墓室裡面濕度大, 那竹簡會處在飽水狀態, 取出後會迅速脫水, 會縮成一條條的黑線, 一碰就成灰了, 灰飛煙滅的灰, 稍微處置不當, 就會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再比如兵馬俑, 大家看到的是黑乎乎沒有任何色彩的, 但是隨著考古工作的深入, 工作人員居然發現了身上有顏色殘留的兵馬俑!這就說明, 墓室內外極大的環境差異, 會對文物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比如各類漆器竹簡絲綢畫作, 墓室顏料發黑的壁畫已經算鮮豔了, 竹簡會直接碳化, 完全失去歷史價值, 連馬王堆漢墓聞名的帛畫都分分鐘暗沉脆裂, 建國之初的定陵悲劇相信大家也都有所瞭解, 工作人員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國寶失色碳化,最後成了一堆廢品。

另外的環境因素等,比如已經確認秦始皇陵有大量的汞存在,挖掘過程中如果不小心洩露了,大家可以類比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爆炸事故……所以,不管是從成本、技術、保護、環境等因素考慮,目前的各種條件都還不成熟,還不具備發掘條件,所以留給子孫後代去研究,等到技術成熟的那天,我們心中的各種疑問,一定會隨著發掘工作而解開答案!

工作人員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國寶失色碳化,最後成了一堆廢品。

另外的環境因素等,比如已經確認秦始皇陵有大量的汞存在,挖掘過程中如果不小心洩露了,大家可以類比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爆炸事故……所以,不管是從成本、技術、保護、環境等因素考慮,目前的各種條件都還不成熟,還不具備發掘條件,所以留給子孫後代去研究,等到技術成熟的那天,我們心中的各種疑問,一定會隨著發掘工作而解開答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