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又到年終,器材大盤點|索尼篇

喲!大家好啊, 今天我們繼續來講一講今年索尼推出的各種影像新品。 繼去年的RX100 V之後, 索尼在今年陸續推出了多款搭載背照式CMOS的機型, 給廣大的攝影愛好者們大秀了一把技術方面的“肌肉”。 同時索尼也發佈了3款旗艦級GM鏡頭和2款非常具有競爭力的G鏡頭, 完善了自家的鏡頭群。 相對於前幾年的奮力衝殺市場, 索尼在這兩年裡明顯將腳步放穩, 強勢而又踏實的一步一步往前進。

“超級遠攝”——索尼DSC-HX350

傳統不可更換鏡頭相機的逐漸落寞, 導致了即使索尼這樣的公司也只更新了這一款非1寸底長焦DC。 50倍光學變焦雖然不如尼康家的超長焦DC那麼誇張, 但是在索尼的產品線中也算是獨一份的存在了。 再加上, 它確實挺便宜的, 這大概就是它存在的意義吧。

“柔美散焦”——FE 100mm F2.8STF GM OSS

昔日α口有一神兵利器, 名曰“多情環”——索尼(美能達)STF135 F2.8[T4.5], 以一招奶油般化開的焦外表現名震江湖, 無奈此神兵有兩大先天缺陷, 一則是無法自動對焦, 另一則是最近對焦距離較遠。 索尼今年以一顆特殊的G大師鏡頭——FE 100mm F2.8 STF GM OSS, 不僅致敬了當年的傳世名鏡, 還完美的解決了前輩的兩大缺陷, 使其更加適合拍攝各種創意題材。 不過在這個焦段附近, 索尼已經堆積了兩款GM、一款G以及一款普通鏡頭,

如何選擇還是比較讓人頭疼的事情。

“人像新丁”——FE 85mm F1.8

上面我提到的那款普通鏡頭就是這款, 索尼面對預算有限的使用者專門推出的一款主打性價比的人像鏡頭。 不過低價並不代表低質, 這顆鏡頭的成像表現還是相當令人滿意的。

在85-100mm焦段, 索尼目前有主打人像的85GM, 主打微距的90G微距, 主打焦外效果的100STF GM, 以及這顆高性價比人像鏡頭。 就我個人對這四顆鏡頭的理解呢, 還是有多少錢辦多少事, 如果實在是預算有限還是不要勉強自己的好。 當然有錢自然是85GM大法好啊!

“無線電引閃”——HVL-F45RM

對於意欲打造“專業”產品的索尼, 全新的無線電閃光燈系統自然是其中的重頭戲之一。 在之前索尼已經發佈了一款無線引閃控制器, 今年更是推出了一款閃光指數是45的機頂閃光燈。 當然, 這款閃光燈只比引閃器貴了800元左右, 自然是未來閃光燈系統中的入門級產品, 所以索尼經典的“歪頭”設計並沒有在這款閃光燈上出現, 也算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至於之後索尼會如何推出完整的無線電閃光燈系統呢, 我們只能拭目以待了。

“速度與激情”——索尼A9

還記得我在尼康篇裡提到的那句話麼——“索尼A9代表了未來相機的發展趨勢”。 對, 這台相機在我眼裡是一台不屬於這個時代的產品, 它屬於未來。 由於全球首款全畫幅堆疊式CMOS影像感測器的使用, A9被賦予了很多完全超過這個時代的性能,比如20張每秒的無黑屏連拍,比如每秒60次的自動對焦和自動曝光計算簡測,比如極低的電子快門果凍效應等等。這些技術的實現,使得A9能夠在各個方面去挑戰傳統的旗艦級數碼單反,並不落下風,這也是我認為A9能夠作為2017年最佳數碼相機候選人的理由。

“超遠攝變焦”——FE 100-400mmF4.5-5.6 GM OSS

還記得我之前的文章裡提到的一句話麼——“各品牌鏡頭群的特點,其實都是為了配合當時的機身而形成的”。目前的索尼FE卡口鏡頭群中,超遠攝鏡頭數量相當的少,而索尼A9的最主要用途就是體育和生態攝影,這兩方面都極度的依賴超長焦鏡頭,所以這顆素質極佳的索尼100-400GM鏡頭,也就這樣應運而生了。不得不說的是,這顆長焦白炮,大概也是目前索尼FE鏡頭群裡的顏值擔當,賞心悅目的程度更勝索尼70-200GM一籌哦~

“廣角G大師”——FE16-35mm F2.8 GM

“廣即使正義”——FE 12-24mmF4 G

“讓拍攝更自由”——黑卡RX0

在這款相機發佈之前,各大媒體的入魔都是即將發佈新一代RX1,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索尼居然將一寸底塞進了運動相機的體積之中。當我剛上手這台機器時候我是挺迷茫的,因為它真的讓我很不爽,那麼它究竟是用來幹什麼的呢?當我使用了一個禮拜之後我明白了,它的最大意義在於,自由。它擁有目前索尼相機中最全面的適應性,它就像相機界的特種兵,能夠在幾乎任何環境中完成拍攝,上天下水,無所不能。而這些,我覺得只有那些明確自己使用需求的專業攝影師會毫不猶豫的拿起它開始使用吧。

“高速新賦能”——黑卡RX10 IV

繼黑卡RX100 V之後,索尼的超長焦黑卡RX10也換裝了最新的堆疊式CMOS影像感測器,完成了一次大幅度的超進化。對於一台1英寸24-600mm焦段的數碼相機而言,對焦的速度決定了它的使用範圍,索尼RX10 IV換上了新“心臟”之後在對焦和連拍方面與RX100 V達到了同一級別,正式從一款旅遊神器進化成了同時能夠兼顧運動、生態題材的全能神器。如果說要選擇一台機器走天下的話,就它了!

“4K HDR民用攝像機”——FDR-AX700

全線1英寸產品大更新的索尼自然也不會忘記曾經的熱銷數碼攝像機AX100,今年它的後續機型AX700就換上了堆疊式CMOS影像感測器,這塊感測器所帶來的升級我也不想第三次重複了。不僅如此,索尼還慷慨的下放了HLG功能,提供了快速HDR解決方案,這使得這款攝像機具有了更加強大的競爭力。此外索尼還同時發佈了兩款相較於AX700更專業的廣播級攝像機產品Z90和NX80。

“影像畫質新標杆”——A7RIII

“輕量化標變”——FE 24-105mmF4 G OSS

索尼的一系列G鏡頭,在索尼的鏡頭序列中,真的算是一股清流,前有解析度爆炸的90G微距,70-200G和70-300G兩大輕便可人的長焦,現在又有了小巧高畫質的12-24G和這顆輕量化標準變焦鏡頭24-105G。作為中端鏡頭的24-105G,畫質方面明顯要比24-70/4ZA和24-240要好上許多,尤其是105端的銳度表現非常的令人滿意。對於一些追求畫質表現,又要足夠方便小巧的用戶而言,這顆鏡頭顯然是優中之優的選擇。

與去年完全沒更新過A7系列機身相比,今年的索尼算是發佈了多款拳頭級產品,尤其是兩款全畫幅微單機身,無不體現出索尼對相機未來發展方向的野望。當然沒有發佈A7III也完全出乎了大家的意料,我還是比較希望在明年2018年,索尼能夠帶來同樣令人滿意的A7III和A7SIII機身,同時我也挺希望索尼能夠發佈一顆廣角大光圈鏡頭,以滿足廣大“追星”愛好者的需求。我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專業相機,我選索尼”這句slogan能夠讓索尼用戶自己發自肺腑的來說出來,加油!

*本篇內容來自“影像新勢力”原創,如轉發請注明出處。

A9被賦予了很多完全超過這個時代的性能,比如20張每秒的無黑屏連拍,比如每秒60次的自動對焦和自動曝光計算簡測,比如極低的電子快門果凍效應等等。這些技術的實現,使得A9能夠在各個方面去挑戰傳統的旗艦級數碼單反,並不落下風,這也是我認為A9能夠作為2017年最佳數碼相機候選人的理由。

“超遠攝變焦”——FE 100-400mmF4.5-5.6 GM OSS

還記得我之前的文章裡提到的一句話麼——“各品牌鏡頭群的特點,其實都是為了配合當時的機身而形成的”。目前的索尼FE卡口鏡頭群中,超遠攝鏡頭數量相當的少,而索尼A9的最主要用途就是體育和生態攝影,這兩方面都極度的依賴超長焦鏡頭,所以這顆素質極佳的索尼100-400GM鏡頭,也就這樣應運而生了。不得不說的是,這顆長焦白炮,大概也是目前索尼FE鏡頭群裡的顏值擔當,賞心悅目的程度更勝索尼70-200GM一籌哦~

“廣角G大師”——FE16-35mm F2.8 GM

“廣即使正義”——FE 12-24mmF4 G

“讓拍攝更自由”——黑卡RX0

在這款相機發佈之前,各大媒體的入魔都是即將發佈新一代RX1,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索尼居然將一寸底塞進了運動相機的體積之中。當我剛上手這台機器時候我是挺迷茫的,因為它真的讓我很不爽,那麼它究竟是用來幹什麼的呢?當我使用了一個禮拜之後我明白了,它的最大意義在於,自由。它擁有目前索尼相機中最全面的適應性,它就像相機界的特種兵,能夠在幾乎任何環境中完成拍攝,上天下水,無所不能。而這些,我覺得只有那些明確自己使用需求的專業攝影師會毫不猶豫的拿起它開始使用吧。

“高速新賦能”——黑卡RX10 IV

繼黑卡RX100 V之後,索尼的超長焦黑卡RX10也換裝了最新的堆疊式CMOS影像感測器,完成了一次大幅度的超進化。對於一台1英寸24-600mm焦段的數碼相機而言,對焦的速度決定了它的使用範圍,索尼RX10 IV換上了新“心臟”之後在對焦和連拍方面與RX100 V達到了同一級別,正式從一款旅遊神器進化成了同時能夠兼顧運動、生態題材的全能神器。如果說要選擇一台機器走天下的話,就它了!

“4K HDR民用攝像機”——FDR-AX700

全線1英寸產品大更新的索尼自然也不會忘記曾經的熱銷數碼攝像機AX100,今年它的後續機型AX700就換上了堆疊式CMOS影像感測器,這塊感測器所帶來的升級我也不想第三次重複了。不僅如此,索尼還慷慨的下放了HLG功能,提供了快速HDR解決方案,這使得這款攝像機具有了更加強大的競爭力。此外索尼還同時發佈了兩款相較於AX700更專業的廣播級攝像機產品Z90和NX80。

“影像畫質新標杆”——A7RIII

“輕量化標變”——FE 24-105mmF4 G OSS

索尼的一系列G鏡頭,在索尼的鏡頭序列中,真的算是一股清流,前有解析度爆炸的90G微距,70-200G和70-300G兩大輕便可人的長焦,現在又有了小巧高畫質的12-24G和這顆輕量化標準變焦鏡頭24-105G。作為中端鏡頭的24-105G,畫質方面明顯要比24-70/4ZA和24-240要好上許多,尤其是105端的銳度表現非常的令人滿意。對於一些追求畫質表現,又要足夠方便小巧的用戶而言,這顆鏡頭顯然是優中之優的選擇。

與去年完全沒更新過A7系列機身相比,今年的索尼算是發佈了多款拳頭級產品,尤其是兩款全畫幅微單機身,無不體現出索尼對相機未來發展方向的野望。當然沒有發佈A7III也完全出乎了大家的意料,我還是比較希望在明年2018年,索尼能夠帶來同樣令人滿意的A7III和A7SIII機身,同時我也挺希望索尼能夠發佈一顆廣角大光圈鏡頭,以滿足廣大“追星”愛好者的需求。我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專業相機,我選索尼”這句slogan能夠讓索尼用戶自己發自肺腑的來說出來,加油!

*本篇內容來自“影像新勢力”原創,如轉發請注明出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