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二戰後日本人被遣送回國,走之前特意向中國索要此物,不給就自盡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一個月以後, 日方代表岡村甯次在中國遞交的投降書上簽字, 從此刻起, 歷經14年的抗日戰爭宣告結束, 中國人民取得了最後的偉大勝利, 這也是近代以來在中國對外反侵略的戰爭中最輝煌的壯舉。 一時間, 群情激昂, 萬民沸騰。

日本芷江投降

日本宣佈投降之後, 日本軍隊遵從詔令, 向中國軍隊繳械投降。 據不完全統計, 當時大約有120萬的日本軍人滯留在中國的土地上, 另外還有日本軍人家屬大概70萬人, 分佈在各個地區。 除此之外, 由於戰爭關係, 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人員停留在中國地區的大概也有十幾萬之多。 面對如此之多的暫留人口, 如何處置他們便成了當時政府的首要問題。

日軍投降

在長達14年的抗日戰爭之中, 日本對中國人民的處置大多以虐待和殘殺為主。 此次面對如此之多的日本投降人員, 中國並沒有像之前的日本軍隊那樣野獸畜生般的殘忍處置, 反而以德報怨, 寬大為懷。 制定有計劃有步驟的措施將他們分批遣送回國。 據當時的資料記載, 為了保證遣返工作的順利實施, 中國政府將華北、華南、華中和華東劃分為十五個受降區,

接受日軍成建制投降。 之後根據各個受降區的情況將日本軍人的輕重武器上繳, 分批次將他們遣送回國。

日軍投降

就在日本人即將放下武器, 被遣送回國的同時, 很多日本人要求要將一樣東西隨身帶回日本。 中國官員很詫異, 詢問他們索要何物,

日本人說他們什麼也不要, 就希望中國能把他們的武士刀還給他們帶回老家。 那麼日本人為什麼非要把武士刀帶回國內呢?原因其實很簡單, 武士刀代表著日本的一種精神---武士道。 說到武士道精神, 人們就不陌生了, 那可是日本封建社會中武士階層精神支柱, 宣導忠誠、信義、廉恥、尚武、名譽的。 後來日本明治維新後, 日本軍國主義抬頭, 發動侵略戰爭就是靠武士道精神幫忙洗腦的。 簡單來說, 武士道精神就是日本人的精神支柱, 就是二戰時期日本人的精神信仰。

日本人切腹自盡劇照

而且這些武士刀都是純手工打造, 選材方面精益求精, 各種工序加在一起, 造一把出來就得耗費不少時間。 而他們的武士刀絕大多數是都是他們祖傳下來的寶物, 這就意味著武士刀不僅僅是一把殺人利器, 更代表這日本人家族的傳承, 尚武的榮譽, 甚至是他們最後的尊嚴。 所以當中國政府要求他們放下武器時, 他們將一些手槍、大炮、刺刀等武器隨手放下, 但武士刀卻是寸不離身, 以至於中國官員要求他們解下佩刀,他們都十分的憤怒,集體抗議中國政府“侮辱”日本人的行為,他們甚至還集體威脅,若不允許他們將武士刀帶回國,就會立即切腹自盡。

日本武士道

面對日本士兵瘋狂的以死相逼,中國官方給出的解釋簡單明瞭:刀留下,切腹請自便。此話一出,日本人愣住了,低著頭沮喪的等待遣送安排,當然也有極少數實在想不開,要不回武士刀就切腹自盡了。後來這些平安回到日本的士兵,感覺武士刀被留在中國,實在是丟人可恥,沒有尊嚴,於是千方百計的來中國,企圖用重金贖回被上繳的武士刀,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以至於中國官員要求他們解下佩刀,他們都十分的憤怒,集體抗議中國政府“侮辱”日本人的行為,他們甚至還集體威脅,若不允許他們將武士刀帶回國,就會立即切腹自盡。

日本武士道

面對日本士兵瘋狂的以死相逼,中國官方給出的解釋簡單明瞭:刀留下,切腹請自便。此話一出,日本人愣住了,低著頭沮喪的等待遣送安排,當然也有極少數實在想不開,要不回武士刀就切腹自盡了。後來這些平安回到日本的士兵,感覺武士刀被留在中國,實在是丟人可恥,沒有尊嚴,於是千方百計的來中國,企圖用重金贖回被上繳的武士刀,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