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書記談感悟②學思踐悟十九大

2017-12-19 09:48 | 義烏商報

義烏市委組織部副部長、機關黨支部書記 劉周賓

全力鍛造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的“模範部門”“過硬隊伍”

黨的十九大報告作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歷史判斷,

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戰略思想、重大戰略使命、重大戰略部署、重大戰略舉措。 組織路線是為政治路線服務的。 圍繞報告提出的党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八個方面重要任務, 組織部門找准定位, 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 抓好新時代組織工作。

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部門, 市委組織部機關黨支部圍繞學懂、弄通、做實, 在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上當好表率、做好示範。 部委班子以上率下學, 帶頭學原文、讀原著、悟原理, 為部機關黨員幹部做好示範, 結合千名黨員領導幹部下基層宣講、在職黨員進社區等活動, 帶頭開展十九大精神宣講。 機關黨員潛心深思學,

以主題黨日、週一夜學、組工論壇、每週下基層活動等為載體, 原原本本學習報告、黨章等, 立足崗位學思踐悟, 結合工作交流體會。 組織系統層層推動學, 一級抓一級, 一級帶一級, 推動全市組工幹部全面系統、持續深入學習十九大精神, 開展“組工幹部大宣講”活動, 組工幹部人人爭當紅色小喇叭、爭做党的宣傳員。

指導面上豐富形式學, 堅持一切工作到支部、一切學習到支部、一切督導到支部, 通過制定學習計畫、重溫入黨誓詞、組織專題宣講、開展集中輪訓、作出先鋒承諾等, 將十九大精神學習貫徹的要求落實到每一個支部、每一名黨員。 抓好謀劃注重結合學, 開展以“党領導一切的工作落腳點在哪裡”“基層黨建的不平衡不充分在哪裡”“人民群眾對黨建服務的需求點在哪裡”為主要內容的“三問”大討論活動,

深入基層調查研究, 高起點謀劃“兩學一做”常態化制度化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 高起點謀劃幹部工作、基層党建和人才工作思路, 高起點謀劃從嚴治部, 全力鍛造政治過硬、作風過硬、工作過硬、統籌過硬、執行過硬、品行過硬的新時代組工鐵軍, 為高水準建成世界“小商品之都”提供堅強保證。

義烏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機關黨支部書記 王永明

堅定文化自信 彰顯義烏力量

黨的十九大為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指明了方向、描畫了路徑。 習總書記特別強調, 要進一步增強“四個自信”, 要求全黨上下更加堅定自覺地保持政治定力, 堅持實幹興邦。

如何增強“四個自信”是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使命擔當。 尤其是文化自信, 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在基層更具有廣泛和深遠的意義。

近年來, 我們以文化為引領, 強化思想理論武裝、加強新聞輿論傳播、推動精神文明創建,

“兩論兩文”工作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全市上下加快建設世界“小商品之都”的信心和鬥志充分提振, 市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逐步提高, 城市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 “長城腳下的義烏守望”新聞采風行動挖掘傳統文化, 弘揚“義烏精神”, 家國情懷大放異彩;“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溝通中外, 三次登上中央電視臺, 向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傳播中華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浙江衛視《奔跑吧》生動演繹“義烏髮展三十年”, 我市艱苦卓絕、氣勢磅礴的改革開放歷程廣受全國青年人關注和追捧;十九大新聞發佈會點贊《雞毛飛上天》劇熱播, “雞毛換糖精神”成為“浙江精神”的生動寫照……這一切都充分印證和詮釋了在推動義烏更好更快發展, 讓義烏擁抱世界、融入世界中宣傳文化工作的擔當和作為。

新的一年,宣傳部門將緊緊圍繞市委中心工作,突出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主題主線,著重講好“改革、開放、市場、文化、外國人”五大故事,書寫義烏實踐,凝聚社會共識,營造幹事氛圍。從義烏傳統孝義文化、義利文化中展示義烏品格,從底蘊深厚、歷久彌新的“義烏精神”中實現義烏價值,從共商、共建、共用、共贏的“絲路精神”中彰顯義烏力量,為加快建設世界“小商品之都”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和強大精神動力。

義烏市委統戰部部務會議成員、機關黨支部書記,市僑聯專職副主席 龔春強

開展好統戰工作 發展好統一戰線

深入學習、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是統一戰線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市委統戰部機關黨支部通過“統戰幹部帶頭學、統戰骨幹集中學、民主黨派和統戰組織專題學”等多個層面、多種形式的學習,引導廣大統一戰線成員切實把党的十九大報告精神學深學透、入腦入心。

學習十九大精神,關鍵在於落實。習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作出“統一戰線是黨的事業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必須長期堅持”的重要論述,為我們今後開展統戰工作指明了方向。市委統戰部機關黨支部將切實發揮好黨支部的戰鬥堡壘和示範引領作用,做好以下三個方面工作:

在打造政治信念堅定、政治立場鮮明的“統戰鐵軍”上下功夫。我們工作的物件是民主黨派成員、無黨派人士、網路意見人士、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等黨外人士,需要提升統戰幹部自身與統一戰線成員打交道、交朋友的能力和水準,交到盡可能多、盡可能鐵的黨外朋友。

在畫出圓心始終明確、半徑無限延長的“最大同心圓”上下功夫。我們要進一步推動統戰政策方針的落實,不斷搭建統戰工作平臺,使廣大的民主黨派成員、黨外知識份子、網路意見人士等群體有序參與民主監督、民主協商,使將近50個民族成分的12萬少數民族同胞和諧融入義烏,使宗教領域保持和諧穩定的態勢,使“親清”新型政商關係得以全面構建,確保統一戰線在求同存異中不斷發展壯大。

在用好爭取人心向背、決定力量對比的“重要法寶”上下功夫。我們要將統一戰線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建設世界“小商品之都”的發展目標上來,積極發揮統一戰線人才薈萃、智力密集、資源豐富的優勢,深入推進“統一戰線百千萬”社會服務活動,積極協助做好招商招才工作,著力將統戰工作開展好、將統一戰線發展好。

義烏市委政法委委員、綜治辦副主任、機關黨支部書記 吳雲峻

新時代 全力爭創政法綜治工作新業績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聯繫義烏平安創建工作實際,要把群眾需求作為第一信號,積極回應基層幹部群眾的意願和呼聲:“不僅要刑事案件少、社會治安好的‘小平安’,更要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全方位的‘大平安’;不僅要生活富裕,更要精神富有;不僅要共同富裕,更要公平正義;不僅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我們要立足高起點,謀劃部署“大平安”。在考核評估中,始終堅持“平安不平安,老百姓說了算”,把群眾知曉率、參與度、滿意度作為平安考核的主要依據,群眾關注什麼就重點考核什麼,群眾怎麼評價就怎麼考核,真正把話語權、評判權、決定權交給群眾,努力建設群眾滿意的平安義烏。

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堅持“黨建+社會治理”模式,打造義烏社會治理新樣板,開創共建共治共用的社會治理新格局,按照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慧化、專業化水準的要求,積極推進綜合指揮平臺標準化建設,以“雪亮工程”建設為契機,全力抓好基層治理平臺和全科網格建設,全面構建起以市級綜治(大聯動)中心和鎮(街道)“四個平臺”為樞紐,以村(社區)全科網格為基礎,以平安通、同年哥APP等為智慧神經元,黨建引領、條塊結合、上下聯通、智慧聯動的全域基層治理現代化體系。

十九大報告首次把党的政治建設納入党的建設總體佈局,而市委政法委的職責和很重要的工作內容就是要把握政治方向,協調各方職能,統籌政法工作,建設政法隊伍,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政法機關必須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推進政法系統党的建設和過硬隊伍建設,全力打造一支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的政法鐵軍。

義烏政法人將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擔起新的使命,踏上新的征程,創出新的業績,努力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新期待,奮力開創平安義烏建設新局面。

義烏市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機關黨支部書記 鮑淑敏

全面深化改革 我們砥礪前行

黨的十九大將“堅持全面深化改革”確立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更確定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精神支柱、力量源泉和行動指南。讓我們對道路充滿了自信,對新時代的明天充滿了希望。

切實學懂、弄通、做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既要“學進去”“得其門而入”,更要“學出來”“悟其道而出”。既要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地學,也要咬文嚼字、若細若小地學,更要一以貫之、分專題和領域來學。我們要求全辦幹部學深悟透、入腦入心,真正使學習過程成為統一思想、提升能力的過程,把學習成效轉化為推動改革落地生根的舉措。

明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和義烏撤縣建市30周年。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改革價值取向不變,按照十九大提出的“堅決破除一切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的要求,壓茬拓展改革的廣度和深度,以更高站位來積極謀劃和推進改革。重點是加快推進國際貿易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爭取市場採購進口貿易機制落地,探索自由貿易港區建設,逐步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加快建設世界“小商品之都”。同時,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進一步打通不同改革間的壁壘,發揮系統集成作用,確保深化改革全面發力、多點突破,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義烏經驗和制度創新成果,彰顯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試驗田的作用。

(原標題《學思踐悟十九大——書記談感悟②》,原作者應悅、盛英傑。編輯祝璐)

讓義烏擁抱世界、融入世界中宣傳文化工作的擔當和作為。

新的一年,宣傳部門將緊緊圍繞市委中心工作,突出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主題主線,著重講好“改革、開放、市場、文化、外國人”五大故事,書寫義烏實踐,凝聚社會共識,營造幹事氛圍。從義烏傳統孝義文化、義利文化中展示義烏品格,從底蘊深厚、歷久彌新的“義烏精神”中實現義烏價值,從共商、共建、共用、共贏的“絲路精神”中彰顯義烏力量,為加快建設世界“小商品之都”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和強大精神動力。

義烏市委統戰部部務會議成員、機關黨支部書記,市僑聯專職副主席 龔春強

開展好統戰工作 發展好統一戰線

深入學習、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是統一戰線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市委統戰部機關黨支部通過“統戰幹部帶頭學、統戰骨幹集中學、民主黨派和統戰組織專題學”等多個層面、多種形式的學習,引導廣大統一戰線成員切實把党的十九大報告精神學深學透、入腦入心。

學習十九大精神,關鍵在於落實。習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作出“統一戰線是黨的事業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必須長期堅持”的重要論述,為我們今後開展統戰工作指明了方向。市委統戰部機關黨支部將切實發揮好黨支部的戰鬥堡壘和示範引領作用,做好以下三個方面工作:

在打造政治信念堅定、政治立場鮮明的“統戰鐵軍”上下功夫。我們工作的物件是民主黨派成員、無黨派人士、網路意見人士、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等黨外人士,需要提升統戰幹部自身與統一戰線成員打交道、交朋友的能力和水準,交到盡可能多、盡可能鐵的黨外朋友。

在畫出圓心始終明確、半徑無限延長的“最大同心圓”上下功夫。我們要進一步推動統戰政策方針的落實,不斷搭建統戰工作平臺,使廣大的民主黨派成員、黨外知識份子、網路意見人士等群體有序參與民主監督、民主協商,使將近50個民族成分的12萬少數民族同胞和諧融入義烏,使宗教領域保持和諧穩定的態勢,使“親清”新型政商關係得以全面構建,確保統一戰線在求同存異中不斷發展壯大。

在用好爭取人心向背、決定力量對比的“重要法寶”上下功夫。我們要將統一戰線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建設世界“小商品之都”的發展目標上來,積極發揮統一戰線人才薈萃、智力密集、資源豐富的優勢,深入推進“統一戰線百千萬”社會服務活動,積極協助做好招商招才工作,著力將統戰工作開展好、將統一戰線發展好。

義烏市委政法委委員、綜治辦副主任、機關黨支部書記 吳雲峻

新時代 全力爭創政法綜治工作新業績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聯繫義烏平安創建工作實際,要把群眾需求作為第一信號,積極回應基層幹部群眾的意願和呼聲:“不僅要刑事案件少、社會治安好的‘小平安’,更要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全方位的‘大平安’;不僅要生活富裕,更要精神富有;不僅要共同富裕,更要公平正義;不僅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我們要立足高起點,謀劃部署“大平安”。在考核評估中,始終堅持“平安不平安,老百姓說了算”,把群眾知曉率、參與度、滿意度作為平安考核的主要依據,群眾關注什麼就重點考核什麼,群眾怎麼評價就怎麼考核,真正把話語權、評判權、決定權交給群眾,努力建設群眾滿意的平安義烏。

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堅持“黨建+社會治理”模式,打造義烏社會治理新樣板,開創共建共治共用的社會治理新格局,按照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慧化、專業化水準的要求,積極推進綜合指揮平臺標準化建設,以“雪亮工程”建設為契機,全力抓好基層治理平臺和全科網格建設,全面構建起以市級綜治(大聯動)中心和鎮(街道)“四個平臺”為樞紐,以村(社區)全科網格為基礎,以平安通、同年哥APP等為智慧神經元,黨建引領、條塊結合、上下聯通、智慧聯動的全域基層治理現代化體系。

十九大報告首次把党的政治建設納入党的建設總體佈局,而市委政法委的職責和很重要的工作內容就是要把握政治方向,協調各方職能,統籌政法工作,建設政法隊伍,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政法機關必須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推進政法系統党的建設和過硬隊伍建設,全力打造一支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的政法鐵軍。

義烏政法人將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擔起新的使命,踏上新的征程,創出新的業績,努力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新期待,奮力開創平安義烏建設新局面。

義烏市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機關黨支部書記 鮑淑敏

全面深化改革 我們砥礪前行

黨的十九大將“堅持全面深化改革”確立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更確定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精神支柱、力量源泉和行動指南。讓我們對道路充滿了自信,對新時代的明天充滿了希望。

切實學懂、弄通、做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既要“學進去”“得其門而入”,更要“學出來”“悟其道而出”。既要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地學,也要咬文嚼字、若細若小地學,更要一以貫之、分專題和領域來學。我們要求全辦幹部學深悟透、入腦入心,真正使學習過程成為統一思想、提升能力的過程,把學習成效轉化為推動改革落地生根的舉措。

明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和義烏撤縣建市30周年。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改革價值取向不變,按照十九大提出的“堅決破除一切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的要求,壓茬拓展改革的廣度和深度,以更高站位來積極謀劃和推進改革。重點是加快推進國際貿易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爭取市場採購進口貿易機制落地,探索自由貿易港區建設,逐步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加快建設世界“小商品之都”。同時,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進一步打通不同改革間的壁壘,發揮系統集成作用,確保深化改革全面發力、多點突破,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義烏經驗和制度創新成果,彰顯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試驗田的作用。

(原標題《學思踐悟十九大——書記談感悟②》,原作者應悅、盛英傑。編輯祝璐)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