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家居>正文

20年前沒暖氣,渭南人是這樣過冬天的,看哭所有人!

冬至節氣過後

伴隨著降溫, 最近

關於北方南方如何過冬的話題就更火了 ~

其實,

北方也不是從來就有暖氣的,

拿渭南來說,

20 年前的那個冬天,

渭南也沒有空調,

沒有暖氣,

連取暖器都很少用,

那時候的我們,

物質匱乏,

生活簡單,

但也是真的很快樂。

取 暖 篇

那時候的家裡取暖全靠蜂窩煤, 不僅能取暖, 還能烤花生、橘子、紅薯乾……小時候最喜歡圍著爐子吃零嘴……

天氣好的時候, 大家都坐在路邊悠閒地曬太陽,

男人們下象棋, 女人們嘮嗑~

那個時候的小夥伴都好動, 還皮實, 天冷的午後, 趁著陽光好, 小夥伴們都從家裡鑽出來玩, 根本不怕冷!

那個年代也沒有充電式的暖寶寶, 橡膠製成的熱水袋還要自己注水。

實在冷得慌, 又沒有熱水袋, 玻璃瓶裡裝滿熱水也能暖暖手腳。

最熱鬧的還是一大家子堆滿柴火後, 坐在熱炕頭上, 聊家長里短, 談天說地, 別提多歡樂。

吃 喝 篇

記憶中的那個老大爺, 推著破舊的車走了一個又一個小院子, 他就像有魔法一樣, 把大米變成一袋袋可口的爆米花。

那個時候冬天的烤紅薯是小夥伴必吃美食,在地面挖個洞壘上風乾了的土塊就成了烤箱,把紅薯往裡一裹,大夥都等著開窯啦。

除了烤紅薯,糖葫蘆也少不了,每次聽到 " 冰糖葫蘆 " 那熟悉的叫賣聲,就能回憶起自己的童年。小時候,只要聽到冰糖葫蘆的叫賣聲,就會以百米衝刺的速度跑上前去,央求大人給買一串,山楂外面已經凝固的冰糖,在陽光的照耀下晶瑩欲滴,讓人忍不住直咽口水。

那時候每家每戶都儲存青菜,再醃上那麼幾缸酸菜、蘿蔔,才算真的過冬。

每年年底殺年豬的時候,相親鄰里好幾家子把肉一分,再請上親朋好友聚一餐,堪稱完美!

玩 樂 篇

那時候的雪好大,我們凍得鼻涕橫流也要堆雪人、滾雪球。

一旦村裡的池塘接了結了冰,那就更加鬧騰了。用自己做的簡易的溜冰木板在厚實的冰面上溜冰。玩兒到鼻涕橫流,也是隨手抹抹,就是不想回家。

那時候一下雪就是命令,大夥都要拿著鐵鍬去鏟雪。只是正經沒多久,就開始往對方身上潑雪。

街坊鄰居一起坐在火炕上打麻將、玩紙牌,是專屬於那個年代的娛樂與休閒。

屋裡燒著爐子,外面天寒地凍,我們總會趴在窗邊,對著玻璃哈氣,還會不厭其煩的畫個愛心、笑臉。

穿 搭 篇

經典款軍大衣,那一抹綠色就是記憶中的溫暖。

那時候的冬天,手工做得“窩窩”是如此暖和,腳丫子紮進去別提有多舒服了

那麼冷的天,怎麼能少得了一雙這樣的手套 ~

那時候,最喜歡媽媽給我們做的花棉襖,可暖和了。

媽媽們一閑下來就會聚眾針織~所以才有了媽媽牌溫暖三件套,棉褲、棉衣和棉帽。

生 活 篇

以前用的保溫瓶,外面是竹編的~

那時候,沒有水乳,也沒有彩妝,它們就是一個女人全部的化妝品。

沒有各種羽絨被,當年自家彈的棉被,雖然很重但也很暖和。

那時候我們還買不起私家車,一家三口,一輛28加重自行車,頂著風雪,有說有笑~

那時候的集市,可比現在的購物廣場熱鬧多了。糖葫蘆、麻花、各種糕點……應有盡有。

過年就更歡樂了~煙火炮竹,舞龍舞獅少不了,說不準還有這樣的表演看。

記憶中的冬天

似乎比現在寒冷許多

可是回想起來

點點滴滴卻又暖進了心田

那一年渭南的冬天

你還記得嗎?

那個時候冬天的烤紅薯是小夥伴必吃美食,在地面挖個洞壘上風乾了的土塊就成了烤箱,把紅薯往裡一裹,大夥都等著開窯啦。

除了烤紅薯,糖葫蘆也少不了,每次聽到 " 冰糖葫蘆 " 那熟悉的叫賣聲,就能回憶起自己的童年。小時候,只要聽到冰糖葫蘆的叫賣聲,就會以百米衝刺的速度跑上前去,央求大人給買一串,山楂外面已經凝固的冰糖,在陽光的照耀下晶瑩欲滴,讓人忍不住直咽口水。

那時候每家每戶都儲存青菜,再醃上那麼幾缸酸菜、蘿蔔,才算真的過冬。

每年年底殺年豬的時候,相親鄰里好幾家子把肉一分,再請上親朋好友聚一餐,堪稱完美!

玩 樂 篇

那時候的雪好大,我們凍得鼻涕橫流也要堆雪人、滾雪球。

一旦村裡的池塘接了結了冰,那就更加鬧騰了。用自己做的簡易的溜冰木板在厚實的冰面上溜冰。玩兒到鼻涕橫流,也是隨手抹抹,就是不想回家。

那時候一下雪就是命令,大夥都要拿著鐵鍬去鏟雪。只是正經沒多久,就開始往對方身上潑雪。

街坊鄰居一起坐在火炕上打麻將、玩紙牌,是專屬於那個年代的娛樂與休閒。

屋裡燒著爐子,外面天寒地凍,我們總會趴在窗邊,對著玻璃哈氣,還會不厭其煩的畫個愛心、笑臉。

穿 搭 篇

經典款軍大衣,那一抹綠色就是記憶中的溫暖。

那時候的冬天,手工做得“窩窩”是如此暖和,腳丫子紮進去別提有多舒服了

那麼冷的天,怎麼能少得了一雙這樣的手套 ~

那時候,最喜歡媽媽給我們做的花棉襖,可暖和了。

媽媽們一閑下來就會聚眾針織~所以才有了媽媽牌溫暖三件套,棉褲、棉衣和棉帽。

生 活 篇

以前用的保溫瓶,外面是竹編的~

那時候,沒有水乳,也沒有彩妝,它們就是一個女人全部的化妝品。

沒有各種羽絨被,當年自家彈的棉被,雖然很重但也很暖和。

那時候我們還買不起私家車,一家三口,一輛28加重自行車,頂著風雪,有說有笑~

那時候的集市,可比現在的購物廣場熱鬧多了。糖葫蘆、麻花、各種糕點……應有盡有。

過年就更歡樂了~煙火炮竹,舞龍舞獅少不了,說不準還有這樣的表演看。

記憶中的冬天

似乎比現在寒冷許多

可是回想起來

點點滴滴卻又暖進了心田

那一年渭南的冬天

你還記得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