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滯銷農產品搭上互聯網快車 女大學生團隊幫農民成“電商”

12月20日, 下午四點, 揚州大學商學院的下課鈴聲剛剛響起, 王璣玉便火急火燎地跑回宿舍, 迅速打開微信公眾號, 此時, 公眾號後臺已經有上百條來自全國各地農村的滯銷農產品資訊發來,

“湖南新寧縣臍橙, 待售1000斤;湖北恩施土家蜂蜜, 待售500多斤……”王璣玉熟練地將滯銷農產品資訊逐一發佈, 並聯繫好團隊成員與相關的農業產業園、高校聯盟做好對接, “這兩個月, 我和我的公益團隊在電子商務平臺已經成功説明農民賣出滯銷產品2000多單。 ”王璣玉自豪地告訴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記者:“其實, 這些貧困地區的農產品品質很好, 但是缺乏宣傳, 缺少銷售管道, 我們幫他們用上互聯網, 酒香就不怕巷子深了。 ”

“e農同行”團隊是由揚州大學十幾個女大學生組成的公益助農團隊, “e”代表電子商務, “農”是團隊服務物件為農民, “同行”則是將“e”和“農”相結合, 通過網路平臺將志願助農的高校、大學生、企業聯合在一起,

為農民提供銷售方向和管道。 王璣玉說, 成立團隊的目的就在於通過互聯網收集各地滯銷農產品資訊, 利用微信公眾平臺發佈來説明滯銷產品變得暢銷, 並教授農民使用電商平臺進行網路銷售。

王璣玉之所以成為公益助農團隊的負責人, 正因為她出生在江蘇徐州的一個小鄉村, 她的父親是當地的扶貧幹部, “在家裡時, 就經常有村民來找我父親商量農產品銷售的難題, 常常是農產品收成好, 卻賣不出去。 ”如何幫農民把品質好的產品賣出去, 説明農民脫貧致富, 也成了王璣玉時常思考和關注的問題。

今年4月, 當王璣玉瞭解到商學院老師高功步和焦春鳳, 有創建電商平臺幫助農民脫貧致富的想法後,

她和一群女大學生相繼請纓, “我們的想法很美好, 但真正想改變農村產品銷售難的現狀以及讓農民接受並改變傳統銷售模式, 還是很有難度。 ”王璣玉並不諱言開始時的艱難。

為了儘快確立團隊運行方案, 王璣玉和她的“娘子軍”團隊四處取經, “在許多專家老師的指導下, 我們決定利用大學生、企業、電商專家和政府四大資源, 形成線下幫賣、產品收購、技術幫扶、資金扶助的運轉體系。 ”

今年6月, 在高功步的帶領下, “e農同行”團隊在揚州高郵和寶應進行了試點。 “通過走訪農戶, 我們對當地農產品的銷售狀況和農戶意願進行詳細調研摸底, 並和揚州市電子商務協會、高郵市通郵電商產業園等單位進行對接,

建立‘e農同行yzu’微信商城為農民電子銷售農產品搭建更加廣闊的平臺。 ”王璣玉興奮地說, 平臺成立的第一個月, 她們就成功幫村民賣出大白菜、紅薯3000餘斤, 使當地農戶人均增收2000多元。 8月, “e農同行”團隊又前往山西萬榮縣考察“三白瓜專案”, 與縣政府、萬榮縣炎康食品有限公司、天津科技大學重點實驗室一起共同探討延伸三白瓜產業鏈, 並與萬榮縣炎康食品有限公司達成了合作意向。

“每一次的成功都給了我們團隊無比大的信心和勇氣, 在這個互聯網時代, 教會農民借助科技力量, 用電商平臺來銷售產品, 真正説明他們脫貧致富。 ”王璣玉和小夥伴們的想法得到了婦聯組織的大力支持, “婦聯‘娘家人’配合我們的公益團隊活動,

專門請來大學教授指導農民開展技能培訓活動, 為我們的公益社團助威助力。 ”

王璣玉說, 目前, “e農同行”正與20多所高校社團建立大學生聯盟, 幫助更多的滯銷農產品搭上互聯網快車, “青年要鍛造自己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要引領這個時代的經濟社會文化發展, 我想我們正在腳踏實地的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 ”

歡迎轉發點贊

轉載聯繫授權

大家都在看

來源/中國婦女報作者/傅江芹 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記者 茹希佳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