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戰鬥民族”也服氣了,被明朝軍隊一殺手鐧教做人

蒙古人是馬背上的民族, 蒙軍騎兵來去如風、靈活機動、驍勇善戰, 被稱為鐵血雄強的“戰鬥民族”。

可就是這樣勇猛的隊伍卻被我國歷史上的明軍打的沒脾氣, 這你敢信?

明永樂十二年, 安遠侯柳升正在大殿裡等著向朱棣彙報出征韃靼阿魯台的戰況。 只見龍椅上的朱棣正專心看著手中的一封奏摺。

過了一會, 朱棣抬頭看著柳升說:“你來看看吧”。

柳升打開一看, 百里加急:瓦剌馬哈木部, 軍隊頻繁調動。 據探子報, 距大同不過百里, 有瓦剌騎兵近五千, 望陛下裁決。

合上奏摺, 柳升道:“陛下討伐方歸, 瓦剌此番前來必是襲擾, 陛下無需多慮。 臣願請命帶軍征討。 ”

朱棣走下龍椅說道:“朕意已決, 親率十五萬大軍出征, 五日後出發, 你去準備一下吧。 ”

“臣遵旨”就在柳升轉身退出大殿的時候, 卻聽見背後朱棣囑咐身邊太監說:“去三海營所召提督來見。 ”

一個多月後, 十五萬明軍精銳隨朱棣親征。

一路追著節節敗退的瓦剌騎兵向著瓦剌領土腹地進軍。

柳升顯得十分擔心會中瓦剌人的圈套, 但是想到自己皇帝打仗的時間比自己還多, 戰績輝煌。 不可能看不出這是誘敵深入的詭計, 所以柳升也只好忍著心中的疑問。

其實朱棣早就意識到敵人的計謀, 只是他有著自己的殺手鐧, 即便落入瓦剌人的圈套, 他也有自信能戰勝他們!

從俘虜的口中得知瓦剌的可汗馬哈木就在不遠處的忽蘭忽失溫(今蒙古國烏克巴托東南境地)躲避明朝大軍的追殺, 毫無準備。

朱棣很興奮, 但他不相信馬哈木沒有任何準備。 事實證明, 他真的猜對了。

瓦剌首領馬哈木正在焦急等待朱棣的到來, 他一心想要擊敗的大明皇帝正一步一步走向自己精心設計的圈套。

幾天後, 朱棣率領大軍來到了忽蘭忽失溫。 朱棣立馬讓全軍做好戰鬥準備。 柳升抬頭一看此處的地形, 心都涼了半截:這簡直就是絕佳的伏擊地方, 瓦剌的騎兵部隊衝鋒起來是如魚得水。

就在他念頭閃過的時候, 不遠處的山坡上傳來了震耳欲聾的呐喊和馬蹄聲。 瓦剌騎兵揮著明晃晃的馬刀沖了過來, 自己的皇帝還在想什麼?竟然還不下令出擊?他到底在等些什麼, 柳升心中一連串的疑惑。

“列陣!”朱棣一聲令下將柳升嚇了一個激靈。

只見明軍隊前排伍快速散開, 一群拿著他從沒見過的武器的士兵來到了最前面, 而在山頂興奮不已的馬哈木瞬間崩潰, 因為他見過這種恐怖的武器。

隨著槍響, 瓦剌騎兵們一片片的倒下, 馬哈木知道自己玩完了。 這是神機營的人, 他們拿的是火銃。

這是明朝三大營之一—神機營。

不甘心的馬哈木繼續下命衝擊, 因為他只能趁著明軍換彈藥的時間來搏一搏。 但是令他失望的是, 神機營的士兵並沒有裝填彈藥而是收起武器退到兩旁, 因為朱棣已經帶著大明騎兵準備好了。

朱棣一身鎧甲, 帶著軍心大盛的明軍們衝殺, 之前遭受重創的瓦剌騎兵根本就不是對手, 四處挨打, 徹底沒有了戰鬥力。 就這樣, 馬哈木落荒而逃, 明軍大獲全勝。 在第二年馬哈木上表臣服,從此不敢招惹大明。

怪就怪瓦剌人只知道燒殺搶掠,竟然還敢跟擁有火器的明朝對抗,也難怪永樂皇帝朱棣打的他們心服口服、俯首稱臣!

在第二年馬哈木上表臣服,從此不敢招惹大明。

怪就怪瓦剌人只知道燒殺搶掠,竟然還敢跟擁有火器的明朝對抗,也難怪永樂皇帝朱棣打的他們心服口服、俯首稱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