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銘記時代楷模 “2017中國全面小康十大傑出貢獻人物”揭曉

中國小康網12月16日訊 記者鄂璠 北京報導 什麼樣的人, 能夠稱得上是時代楷模、社會標杆?在這個盤點喜悅、享受豐收的2017年歲末時節, “2017第十二屆中國全面小康論壇”頒獎盛典於12月16日晚在北京舉辦, 對全面小康社會做出積極貢獻的各領域傑出人物, 獲得了“2017年度中國全面小康十大傑出貢獻人物”的殊榮。

2017年度中國全面小康十大傑出貢獻人物頒獎現場

他們, 用自己的方式為小康添磚加瓦

每當歷史發展的關鍵節點, 集中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智慧, 為未來描繪藍圖、謀劃方略, 是必做的“功課”。 在中國發展的歷史座標上, 2017年註定是繼往開來的重要節點,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召開, 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2017年還是全面落實“十三五”規劃的關鍵一年,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 全面深化改革向縱深推進的關鍵一年。 早在新年伊始, 當2017年開啟之時, 中國人就向著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又邁進了一步。 這一年的新年前夕, 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中國國際電視臺和互聯網, 發表2017年新年賀詞。 “天上不會掉餡餅, 努力奮鬥才能夢想成真。 ”“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全黨全社會要繼續關心和幫助貧困人口和有困難的群眾, 讓改革發展成果惠及更多群眾, 讓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滿。 ”“只要我們13億多人民和衷共濟, 只要我們党永遠同人民站在一起, 大家擼起袖子加油幹,

我們就一定能夠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路。 ”

古人雲:不受虛言, 不聽浮術, 不采華名, 不興偽事。 衝刺2020, 改革發展已行至深處, 既要打好攻堅戰, 又要打好持久戰。 當2017年已行至年底, 《小康》雜誌社、中國小康網、圓點直播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2017中國綜合小康指數”之“國人年度感受”調查。 面對“請您用一個字或者一個詞來形容您這一年的感受”這道題目, 許許多多的中國人心照不宣地用“忙”這個字來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

的的確確,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中, 有一群人, 他們或是教育工作者, 或是企業家, 或是政府官員, 或是藝術家, 或是感動過無數中國人的普通公眾, 但他們用自己的方式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添磚加瓦,

他們用自己的努力推動著和諧社會步步前行。

這些對全面小康社會做出積極貢獻的各領域傑出人物, 就是這個社會的閃耀“明星”, 他們必須被時代所銘記!在12月16日晚的“2017第十二屆中國全面小康論壇”頒獎盛典上, 他們當中的傑出代表——著名教授、文化大家樓宇烈, 徐穎及北斗科研團隊, “最多跑一次”浙江超算團隊, 著名地球物理學家黃大年, 著名短跑運動員蘇炳添, 教育家、教育心理學家林崇德, 汶川地震志願者王志航,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何建明, 康恩貝集團董事長胡季強, 東旭集團董事長李兆廷, 獲得了“2017年度中國全面小康十大傑出貢獻人物”的殊榮。

“2017第十二屆中國全面小康論壇”頒獎盛典現場

感動中國的“小康故事”

耋耄之年的樓宇烈先生仍是活躍在燕園講壇上的師者。 他將弘揚傳統文化作為一生的責任, 呼籲國人再也不要“失魂落魄”, 而是應該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充滿自信, 並結合社會現實和時代需要, 進行創新性繼承和創造性發展;他奔走五湖四海, 以“中國品格”引領“文化自信”;他不僅注重傳道授業解惑,更是“教之以愛,育之以禮”。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成為國家戰略的今天,我們需要樓宇烈先生這樣的優秀傳統文化虔誠的守護者和傳播者。

著名教授、文化大家樓宇烈

林崇德也是一位師者,已年過七旬。立什麼德、樹什麼人,是中國教育必須回答的問題。作為教育DNA的挖掘者,教育部《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項目總負責人、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林崇德始終強調:強化學生的核心素養,將是未來基礎教育最頂層的理念。人們稱他為“中國基礎教育的播火者”,他堅守三尺講臺,學生遍佈四面八方,他不僅授業解惑,更言傳身教,在情感的溝通與互動中立德樹人。

教育部《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項目總負責人、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林崇德

北斗導航,中國製造,世界上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2020年35顆北斗衛星全球組網,不僅為中國人指路,更為全世界導航。北斗導航系統科學家徐穎是中國科學院光電研究院建院以來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她是一名科研工作者,也是一位科普實踐者。作為行業領軍人之一,她讓看似遙不可及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與普通百姓在“親密接觸”中顯得親切體貼。當前北斗在諸多民生領域實現跨界融合,其應用覆蓋人口近30億。而徐穎,卻把成就歸功於“好的平臺,好的團隊”。

北斗導航系統科學家、中國科學院光電研究院導航技術研究室副主任徐穎

全面小康的實現需要凝聚眾人的力量。看看“最多跑一次”浙江超算團隊的故事吧!一個小視窗的改變帶動了全方位的改革,“最多跑一次”浙江超算團隊應用現代技術,擊穿資訊壁壘“玻璃門”。58個省級部門、11個區市、3700余項公共資料,改革成功鋪開的背後,浙江省政府製造的一台主要用於政務服務的超級電腦以及浙江超算團隊居功至偉。最多跑一次,實現了從“群眾跑”“企業跑”到“流程跑”“資料跑”“政府跑”的變革,跑出了改革的加速度,跑出了為人民服務的新速度,跑出了奔向美好生活的小康速度。

“最多跑一次”浙江超算團隊

“跑”是一種不斷向前、不斷超越的姿態。著名短跑運動員蘇炳添無數次用速度,振奮了國人的精氣神。10秒09,在2017國際田聯鑽石聯賽上海站“百米飛人大戰”中,蘇炳添跑出了一個不同尋常的100米,成為首個在鑽石聯賽百米飛人大戰中奪冠的亞洲人。十九大報告在總結過去五年的工作時提到,全民健身和競技體育全面發展。在這五年裡,蘇炳添見證了中國田徑的一次次歷史性突破。他是第一個突破10秒大關的亞洲本土運動員,也是第一個踏上世界田徑錦標賽百米飛人大戰決賽跑道的亞洲人,他和隊友一起在男子4×100米接力專案中屢創佳績,讓“中國速度”震撼世界。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他積極在跑步等活動中擔任領跑嘉賓,為引領全民健身做出了突出貢獻。

著名短跑運動員蘇炳添

能夠創造奇跡的速度,足以震撼世界。還有一種文字,則能夠力透紙背。作為一名報告文學作家,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何建明幾乎記錄了改革開放以來有關國家和時代進步的所有大事件,寫下許多精彩的中國故事。他像一個衝鋒戰士,奔赴山河一線,書寫著當代歷史的軌跡,報告著時代的昨天與今天。在今年出版的長篇報告文學《那山,那水》中,他忠實記錄了習近平同志“兩山”思想的誕生過程,為中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成功案例。他的作品是現實的一面鏡子,在思想情感上與人民群眾息息相通。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何建明

所有感動中國的“小康故事”,無一例外,都能產生情感的共鳴。一個女人的愛能夠有多麼強大?“有一條路,可以一直走下去。”生於五十年代的王志航是一位普通的成都市民,當過兵、下過海,兩次罹患癌症,一直沒有生兒育女,但2008年5月12日的那場汶川地震,讓她成為了200多個孩子的“乾媽”。這些年來,她始終在播撒愛的路上前行,她走遍汶川地震後的每一所學校、每一間校舍,走進她遇見的每一個孩子的心裡,讓他們在災禍中重塑信心。她是數百名致殘的災區孩子的精神寄託。輿論稱她為“最牛志願者”,盛讚她大愛無疆,但她說,每一個孩子都是強者,她被他們洗滌了靈魂,在志願者這條路上,她將永不停滯。

“最牛志願者”王志航

力量·表率·楷模

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添磚加瓦,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努力推動著和諧社會步步前行。

浙江康恩貝製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胡季強是醫藥界的創業先鋒。32年間,他持續創業創新,將一家街道小藥廠打造成國內知名藥企和上市公司;他是產業扶貧的實踐者,把企業打造成 “兩山理論” “東西部協作扶貧”的樣板工程;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先富帶後富”。胡季強要把產業鏈扶貧當成後半輩子的主要事業來做,他和他的團隊,將通過各種舉措,幫助10萬貧困人口脫貧,惠及100萬農民,為決勝全面小康、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康恩貝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浙江康恩貝製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季強

東旭集團董事長李兆廷是中國平板顯示產業的第一人。他率領企業從國際技術封鎖中突圍,解決了中國缺屏之痛;在產業風口中,一項突破又使得石墨烯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化。他是“中國製造”邁向“中國智造”的攻堅先鋒,是中國企業家實業報國的楷模。今年的全國兩會,作為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李兆廷提出了關於推動企業投資貧困地區農業、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建議,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回饋人民做出了表率。

東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東旭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兆廷

在“2017年度中國全面小康十大傑出貢獻人物”的獲獎者中,有一位傑出貢獻人物,已經離開了我們。他是著名地球物理學家黃大年。七年前,他放棄海外高薪,作為國家“千人計畫”特聘專家回到祖國。這位元在航空地球物理研究領域享譽世界的科學家,就像一枚超速運動的轉子,圍繞著科技興國的主軸,將一個個高端科技專案推向世界前沿。他帶領400多名科學家創造了多項“中國第一”,為我國“巡天探地潛海”填補了多項技術空白。今年1月8日,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黃大年驟然離去,引發上至最高領導人,下至普通百姓對這位海歸赤子、科學家的致敬,他是這個時代當之無愧的楷模。

著名地球物理學家黃大年

當力量在凝聚、表率在示範、楷模在領軍,全面小康才一定會更有品質,更有溫度。

“中國全面小康十大傑出貢獻人物”歷來都是社會各界和媒體關注的焦點,在過去的十年多時間裡,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張維迎、林毅夫、胡德平,中科院院士朱清時,“嫦娥之父”歐陽自遠,世博會“中國館之父”何鏡堂,“肖像外交家”袁熙坤,著名演員張國立,中國銀聯創始人萬建華,公安部打擊拐賣婦女兒童辦公室主任陳士渠,中國第一位獲得有“諾貝爾環境獎”之稱的蘇菲環境大獎的民間環保人士廖曉義,“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海試現場總指揮劉峰,天宮一號研發團隊等都曾獲選“中國全面小康傑出貢獻人物”,並親臨論壇現場領獎。

“2017第十二屆中國全面小康論壇”頒獎盛典也將論壇活動推向了高潮。

以“新時代與決勝全面小康”為主題的“2017第十二屆中國全面小康論壇”由中國扶貧開發協會、《小康》雜誌社主辦,北京信安盟科技有限公司、冠群馳騁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支持。

以“中國品格”引領“文化自信”;他不僅注重傳道授業解惑,更是“教之以愛,育之以禮”。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成為國家戰略的今天,我們需要樓宇烈先生這樣的優秀傳統文化虔誠的守護者和傳播者。

著名教授、文化大家樓宇烈

林崇德也是一位師者,已年過七旬。立什麼德、樹什麼人,是中國教育必須回答的問題。作為教育DNA的挖掘者,教育部《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項目總負責人、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林崇德始終強調:強化學生的核心素養,將是未來基礎教育最頂層的理念。人們稱他為“中國基礎教育的播火者”,他堅守三尺講臺,學生遍佈四面八方,他不僅授業解惑,更言傳身教,在情感的溝通與互動中立德樹人。

教育部《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項目總負責人、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林崇德

北斗導航,中國製造,世界上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2020年35顆北斗衛星全球組網,不僅為中國人指路,更為全世界導航。北斗導航系統科學家徐穎是中國科學院光電研究院建院以來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她是一名科研工作者,也是一位科普實踐者。作為行業領軍人之一,她讓看似遙不可及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與普通百姓在“親密接觸”中顯得親切體貼。當前北斗在諸多民生領域實現跨界融合,其應用覆蓋人口近30億。而徐穎,卻把成就歸功於“好的平臺,好的團隊”。

北斗導航系統科學家、中國科學院光電研究院導航技術研究室副主任徐穎

全面小康的實現需要凝聚眾人的力量。看看“最多跑一次”浙江超算團隊的故事吧!一個小視窗的改變帶動了全方位的改革,“最多跑一次”浙江超算團隊應用現代技術,擊穿資訊壁壘“玻璃門”。58個省級部門、11個區市、3700余項公共資料,改革成功鋪開的背後,浙江省政府製造的一台主要用於政務服務的超級電腦以及浙江超算團隊居功至偉。最多跑一次,實現了從“群眾跑”“企業跑”到“流程跑”“資料跑”“政府跑”的變革,跑出了改革的加速度,跑出了為人民服務的新速度,跑出了奔向美好生活的小康速度。

“最多跑一次”浙江超算團隊

“跑”是一種不斷向前、不斷超越的姿態。著名短跑運動員蘇炳添無數次用速度,振奮了國人的精氣神。10秒09,在2017國際田聯鑽石聯賽上海站“百米飛人大戰”中,蘇炳添跑出了一個不同尋常的100米,成為首個在鑽石聯賽百米飛人大戰中奪冠的亞洲人。十九大報告在總結過去五年的工作時提到,全民健身和競技體育全面發展。在這五年裡,蘇炳添見證了中國田徑的一次次歷史性突破。他是第一個突破10秒大關的亞洲本土運動員,也是第一個踏上世界田徑錦標賽百米飛人大戰決賽跑道的亞洲人,他和隊友一起在男子4×100米接力專案中屢創佳績,讓“中國速度”震撼世界。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他積極在跑步等活動中擔任領跑嘉賓,為引領全民健身做出了突出貢獻。

著名短跑運動員蘇炳添

能夠創造奇跡的速度,足以震撼世界。還有一種文字,則能夠力透紙背。作為一名報告文學作家,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何建明幾乎記錄了改革開放以來有關國家和時代進步的所有大事件,寫下許多精彩的中國故事。他像一個衝鋒戰士,奔赴山河一線,書寫著當代歷史的軌跡,報告著時代的昨天與今天。在今年出版的長篇報告文學《那山,那水》中,他忠實記錄了習近平同志“兩山”思想的誕生過程,為中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成功案例。他的作品是現實的一面鏡子,在思想情感上與人民群眾息息相通。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何建明

所有感動中國的“小康故事”,無一例外,都能產生情感的共鳴。一個女人的愛能夠有多麼強大?“有一條路,可以一直走下去。”生於五十年代的王志航是一位普通的成都市民,當過兵、下過海,兩次罹患癌症,一直沒有生兒育女,但2008年5月12日的那場汶川地震,讓她成為了200多個孩子的“乾媽”。這些年來,她始終在播撒愛的路上前行,她走遍汶川地震後的每一所學校、每一間校舍,走進她遇見的每一個孩子的心裡,讓他們在災禍中重塑信心。她是數百名致殘的災區孩子的精神寄託。輿論稱她為“最牛志願者”,盛讚她大愛無疆,但她說,每一個孩子都是強者,她被他們洗滌了靈魂,在志願者這條路上,她將永不停滯。

“最牛志願者”王志航

力量·表率·楷模

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添磚加瓦,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努力推動著和諧社會步步前行。

浙江康恩貝製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胡季強是醫藥界的創業先鋒。32年間,他持續創業創新,將一家街道小藥廠打造成國內知名藥企和上市公司;他是產業扶貧的實踐者,把企業打造成 “兩山理論” “東西部協作扶貧”的樣板工程;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先富帶後富”。胡季強要把產業鏈扶貧當成後半輩子的主要事業來做,他和他的團隊,將通過各種舉措,幫助10萬貧困人口脫貧,惠及100萬農民,為決勝全面小康、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康恩貝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浙江康恩貝製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季強

東旭集團董事長李兆廷是中國平板顯示產業的第一人。他率領企業從國際技術封鎖中突圍,解決了中國缺屏之痛;在產業風口中,一項突破又使得石墨烯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化。他是“中國製造”邁向“中國智造”的攻堅先鋒,是中國企業家實業報國的楷模。今年的全國兩會,作為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李兆廷提出了關於推動企業投資貧困地區農業、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建議,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回饋人民做出了表率。

東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東旭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兆廷

在“2017年度中國全面小康十大傑出貢獻人物”的獲獎者中,有一位傑出貢獻人物,已經離開了我們。他是著名地球物理學家黃大年。七年前,他放棄海外高薪,作為國家“千人計畫”特聘專家回到祖國。這位元在航空地球物理研究領域享譽世界的科學家,就像一枚超速運動的轉子,圍繞著科技興國的主軸,將一個個高端科技專案推向世界前沿。他帶領400多名科學家創造了多項“中國第一”,為我國“巡天探地潛海”填補了多項技術空白。今年1月8日,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黃大年驟然離去,引發上至最高領導人,下至普通百姓對這位海歸赤子、科學家的致敬,他是這個時代當之無愧的楷模。

著名地球物理學家黃大年

當力量在凝聚、表率在示範、楷模在領軍,全面小康才一定會更有品質,更有溫度。

“中國全面小康十大傑出貢獻人物”歷來都是社會各界和媒體關注的焦點,在過去的十年多時間裡,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張維迎、林毅夫、胡德平,中科院院士朱清時,“嫦娥之父”歐陽自遠,世博會“中國館之父”何鏡堂,“肖像外交家”袁熙坤,著名演員張國立,中國銀聯創始人萬建華,公安部打擊拐賣婦女兒童辦公室主任陳士渠,中國第一位獲得有“諾貝爾環境獎”之稱的蘇菲環境大獎的民間環保人士廖曉義,“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海試現場總指揮劉峰,天宮一號研發團隊等都曾獲選“中國全面小康傑出貢獻人物”,並親臨論壇現場領獎。

“2017第十二屆中國全面小康論壇”頒獎盛典也將論壇活動推向了高潮。

以“新時代與決勝全面小康”為主題的“2017第十二屆中國全面小康論壇”由中國扶貧開發協會、《小康》雜誌社主辦,北京信安盟科技有限公司、冠群馳騁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支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