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江西省撫州市資溪縣

資溪縣隸屬於撫州市, 位於江西省中部偏東, 撫州市東部, 介於北緯27°28′-27°55′、東經116°46′-117°17′之間, 是江西東大門, 也是江西入福建的重要通道。 東與福建省光澤縣接壤, 南與黎川縣毗鄰, 西與南城縣交壤, 北與金溪縣、貴溪市相連, 總面積1251.03平方千米。 總人口12.6萬人(2012年)。 轄2鄉5鎮和5個國有林場, 70個行政村。 全縣通行贛語。 資溪是中國麵包之鄉, 資溪麵包7000多家麵包店遍佈全國, 還分佈在俄羅斯, 越南, 香港等地。 資溪是全國生態旅遊大縣, 全國生態示範區等。 2009年資溪生態指數列中部500縣市第一位, 全國第七。

中文名稱

資溪縣

外文名稱

Zixi County

別 名

中國麵包之鄉

行政區類別

縣級

所屬地區

中國江西省撫州市

下轄地區

鶴城鎮, 馬頭山鎮, 高阜鎮等

政府駐地

鶴城鎮

電話區號

0794

郵政區碼

335300

地理位置

贛東北

面 積

1251.03平方公里

人 口

12.6萬

方 言

贛語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著名景點

大覺山 馬頭山 法水溫泉 清涼山 新月佘族村 九龍湖等

機 場

贛東機場(規劃中)武夷山機場

火車站

資溪站, 資溪西站(規劃中)

車牌代碼

贛F

行政代碼

361028

歷史沿

春秋時屬吳, 戰國時屬楚, 秦朝時屬秦, 三國時屬吳, 晉朝以後歸屬多變, 建縣于明朝萬曆六年, 時名瀘溪縣, 1914年改瀘溪縣為資溪縣。

資溪春秋時屬吳, 戰國時屬楚, 秦朝時屬秦, 三國時屬吳境。 晉朝以後歸屬多變, 明朝萬曆六年(1578年)始置縣治, 時名瀘溪縣,

民國3年(1914年)更名為資溪縣。

民國時期疆域歷經多次變化, 直至民國36年(1947年)疆域成現今規模。 1933年2月, 資溪成立了中共資溪中心縣委和各級蘇維埃政權, 歸中央蘇區管轄。

1949年5月8日, 資溪解放, 始屬贛東北行政公署貴溪區督察專署, 同年8月改屬撫州專員公署。 資溪縣劃為一(盧陽)、二(嵩市)、三(高阜)3個區, 10月增設四(烏石)區。

1952年劃為5個區, 轄49個鄉(鎮)。

1956年撤區並鄉, 資溪縣設1鎮15鄉。

1958年人民公社化, 資溪縣成立6個公社和2個墾殖場。

1961年調整社隊規模, 資溪縣劃為1個鎮13個公社2個場。

1976年資溪縣劃為10個公社5個林場。

1984年改公社為鄉, 資溪縣有一鎮(鶴城鎮)9鄉(盧陽、烏石、饒橋、馬頭山、高埠、嵩市、歐溪、高田、石峽)5場(“五七”、馬頭山、陳坊、株溪、石峽采育林場)。

1985年3月15日, 撤銷高埠、饒橋、嵩市、烏石鄉,

設置高埠、饒橋、嵩市、烏石鎮。

1985年6月21日, 高埠鎮的“埠”字改為“阜”。

2000年, 資溪縣轄5個鎮、5個鄉:鶴城鎮、饒橋鎮、高阜鎮、嵩市鎮、烏石鎮、馬頭山鄉、高田鄉、歐溪鄉、瀘陽鄉、石峽鄉。

2001年11月8日, 撤銷歐溪鄉, 劃歸高田鄉;撤銷瀘陽鄉, 劃歸鶴城鎮;撤銷馬頭山鄉、饒橋鎮, 合併組建馬頭山鎮。

風景旅遊

大覺山

大覺山

大覺山國家AAAA級景區大覺寺地處大覺山旅遊區內, 距景區山門6公里, 核心區域面積1.8萬畝。 佛、道、儒三教合一宗教朝拜勝地、馳名中外數百年的大覺寺, 坐落在海拔1118米的蓮花山天然石洞中。 此洞深12米, 寬60米, 高6米大覺山風景區成功入選“新贛鄱十景”, 可見其魅力所在。 蓮花山山高奇峰獨特, 清澈的“聰明泉”, 聳立的“雙燭石”, 威武的“將軍石”, 神秘的“寶塔”, 幽靜的“呂洞賓”讀書洞, 挺拔的“逍遙峰”, 還有賦予傳奇色彩的“龍床洞”、“水簾洞”、“神女石”、“不老松”、“神龜問天”、“雙乳峰”等五十餘個景點分佈於大覺寺周圍。 還有法水溫泉, 清涼山國家森林公園, 九龍湖景區等一批景點。

馬頭山原始森林度假山莊

馬頭山原始森林

馬頭山原始森林度假山莊地處大覺山旅遊區北片, 是中國東部、中部植物類交匯區域, 植物類型多樣, 森林資源非常豐富。 擁有香果、紅椿、臺灣松、鵝掌楸、美毛含笑、長葉榧樹、南方紅豆杉、福建柏等10餘種珍稀樹種, 是個十分寶貴的植物基因庫。 還有黑熊、岩羊、恒河猴等珍貴野生動物。群山環抱,重巒疊嶂,峽谷交錯,溪流淙淙,十分迷人,是生態勝境,天然氧吧。交通方便,距縣城25公里,距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龍虎山50公里,區內已有林區公路。森林保健康復中心,包括:森林浴場、林地游步道、負氧離子呼吸區;可接待300人以上的生態度假山莊;生態娛樂區。

佘族民俗文化觀光新月佘族民俗村

佘族民俗文化觀光新月佘族民俗村位於縣城以南20公里山凹中,這是江西幾個為數不多的少數民族居住地之一,2004年被國務院評為全國少數民族團結進步村,是具有濃郁民族文化韻味的景區。佘族文化主要表現在服裝、美食文化和獨特競技表演等方面。其舞蹈、射駑、武術和板凳功夫,吞食玻璃瓦片、火功、刀功等傳統技藝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女兒紅”、千層糕、仙筒煲、三鮮粽子、南瓜餅是佘族美食文化代表作。其苗木產業頗具特色,500畝苗木基地逐漸壯大。

還有黑熊、岩羊、恒河猴等珍貴野生動物。群山環抱,重巒疊嶂,峽谷交錯,溪流淙淙,十分迷人,是生態勝境,天然氧吧。交通方便,距縣城25公里,距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龍虎山50公里,區內已有林區公路。森林保健康復中心,包括:森林浴場、林地游步道、負氧離子呼吸區;可接待300人以上的生態度假山莊;生態娛樂區。

佘族民俗文化觀光新月佘族民俗村

佘族民俗文化觀光新月佘族民俗村位於縣城以南20公里山凹中,這是江西幾個為數不多的少數民族居住地之一,2004年被國務院評為全國少數民族團結進步村,是具有濃郁民族文化韻味的景區。佘族文化主要表現在服裝、美食文化和獨特競技表演等方面。其舞蹈、射駑、武術和板凳功夫,吞食玻璃瓦片、火功、刀功等傳統技藝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女兒紅”、千層糕、仙筒煲、三鮮粽子、南瓜餅是佘族美食文化代表作。其苗木產業頗具特色,500畝苗木基地逐漸壯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