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劉備關羽張飛合兵竟敗給了他?你還在迷念三英戰呂布

小說和戲曲當中有個三英戰呂布的故事, 說的是劉備、關羽、張飛三兄弟在虎牢關前大戰呂布, 當張飛關羽兩人“戰不倒呂布”, 在劉備出場後, 呂布這才“架隔遮攔不定”, 敗下陣來。

當然, 這是小說戲曲故事, 首先要寫的好看, 越是引人入勝越好。

真實的戰鬥不可能兩個將軍在哪兒比劃, 一大堆士兵看著他們“表演”。 雖然較多的野戰是擺開陣勢然後擊鼓開打, 但不宣而戰偷營劫寨見了就打的事情也不在少數。

話說回來, 劉備成名後兄弟三人合兵一處打過仗嗎?肯定打過, 只不過是一個失敗的記錄, 打敗他們的是曹將曹仁。

當然了, 這是一種兵團作戰, 尤其是對於曹魏一方的曹仁來說, 他需要及早解除官渡方向的後顧之憂, 或許是雙方一接觸就開打。 由於劉備率領的軍隊戰鬥力太弱, 也許是一觸即潰。

事情的經過是怎麼樣的?

事情發生在建安五年(西元200)八月,

官渡之戰進入相持階段。 汝南的黃巾軍殘部劉辟等叛離曹操回應袁紹, 袁紹派劉備率兵前去援助劉辟, 附近的郡縣也紛紛響應。

劉備攻打汝水、潁水一帶, 從許縣往南, 官民不安寧, 曹操為此擔心。 曹仁說:

“南方認為大將軍正與袁紹對峙到危急關頭,

勢必無法去救援, 劉備率強兵壓境, 他們的背叛是理所當然的了。 劉備剛統領袁紹的軍隊, 還不能完全控制他們, 我們去攻打劉備, 可以擊敗他。 ”

曹操就讓曹仁率騎兵襲擊劉備, 劉備戰敗逃走, 曹仁又收復全部叛離的各縣然後返回。

劉備回到袁紹軍中, 暗自打算遠離袁紹, 於是勸袁紹與南方的劉表聯合。 袁紹派劉備率他原來的軍隊進軍汝南, 與黃巾軍殘部龔都等聯合, 有部眾幾千人。 曹操派部將蔡楊進攻劉備, 被劉備殺死。 時間大約在建安五年九月。

第二年九月, 曹操取得官渡之戰勝利後回到許都, 自己親自帶兵攻打劉備, 劉備投奔劉表。

後邊兩段, 和題中之義並沒有很大關係, 只不過是要說明劉備的行蹤。 在確定了劉備行跡的基礎上,

再來看看關羽和張飛在與不在劉備身邊。

先說張飛。 張飛自從跟隨劉備起兵, 從來就沒有離開, 並沒有像文學作品說的那樣, 徐州兵敗後進入芒碭山。 《三國志•張飛傳》記載:

“劉備跟隨曹操打敗了呂布, (張飛)一併隨同曹操回到許都, 曹操任命張飛為中郎將。 劉備背離曹操去依附袁紹、劉表。 劉表死後, 曹操進入荊州。 劉備逃亡江南。 ”

然後說到當陽長阪坡張飛據水斷橋。 在張飛的傳記當中寫這些, 說的就是張飛的行跡, 非常清楚, 沒有歧義。

再說關羽。

徐州兵敗後, 關羽和劉備的老婆孩子一道做了俘虜。 關羽一心想離開曹操, 等到斬殺了顏良, 報答了曹操的恩情後, 就把曹操的賞賜留下投奔劉備。

這當中還有一個細節,

曹操手下的人要去追趕關羽, 曹操說:“他是各為其主, 不要追趕。 ”根據這個情節, 《三國演義》寫了一個非常精彩的故事, 那就是“千里走單騎”和“過五關斬六將”。

不過, 不管是史書還是故事, 關羽開始上路的時候, 要投奔的都是尚在“袁紹軍中的劉備”。 那麼,劉備在汝南時,關羽在不在呢?

據《三國志•先主傳》記載:

“……紹遣先主(劉備)將兵與辟等略許下。羽亡歸先主。曹公遣曹仁將兵擊先主……”。

意思如前文。這個脈絡也很清楚,是劉備到了汝南,關羽到了劉備身邊,然後曹仁攻打劉備。關羽不是要到河北投奔在袁紹軍中的劉備,為什麼到汝南去了呢?

其實,無論是劉備在袁紹處關羽到了他身邊,還是在汝南時關羽到了他身邊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劉備在汝南作戰時,關羽、張飛都在他身邊。

三人合兵一處為什麼還會打敗仗呢?大致說來有這樣幾個原因:

一是劉備率領的這些兵戰鬥力弱。袁紹的軍隊本來戰鬥力就弱于曹軍,很難設想袁紹會給劉備最精銳的部隊;

二是劉備的部隊是步兵,而曹仁率領的部隊是騎兵,在汝南這種平原地區作戰,騎兵具有較大優勢;

三是如曹仁所說,劉備率領的是袁紹給的兵,兵將還不能相互熟知。

作為一名將軍,當然必須是武藝高強,否則,亂軍之中被打死或者打殘,又怎能繼續為將?但這僅僅是一個方面,一個優秀的將軍,還必須能夠訓練一支能打仗的部隊,也就是說,個人的優秀要轉成團體的優秀。

曹仁、關羽、張飛,三人都是那個時代最為優秀的將軍,後者兩人為什麼還會敗給曹仁?起決定作用的還是在於兵士。否則,就算你是西楚霸王項羽,沒有任何人能夠擋得住你,也擺脫不了失敗的命運。

關羽後來發起襄樊之戰,將曹仁死死地困在樊城之中,除了各項利弊條件有了轉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關羽有了自己訓練的一支精兵。

那麼,劉備在汝南時,關羽在不在呢?

據《三國志•先主傳》記載:

“……紹遣先主(劉備)將兵與辟等略許下。羽亡歸先主。曹公遣曹仁將兵擊先主……”。

意思如前文。這個脈絡也很清楚,是劉備到了汝南,關羽到了劉備身邊,然後曹仁攻打劉備。關羽不是要到河北投奔在袁紹軍中的劉備,為什麼到汝南去了呢?

其實,無論是劉備在袁紹處關羽到了他身邊,還是在汝南時關羽到了他身邊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劉備在汝南作戰時,關羽、張飛都在他身邊。

三人合兵一處為什麼還會打敗仗呢?大致說來有這樣幾個原因:

一是劉備率領的這些兵戰鬥力弱。袁紹的軍隊本來戰鬥力就弱于曹軍,很難設想袁紹會給劉備最精銳的部隊;

二是劉備的部隊是步兵,而曹仁率領的部隊是騎兵,在汝南這種平原地區作戰,騎兵具有較大優勢;

三是如曹仁所說,劉備率領的是袁紹給的兵,兵將還不能相互熟知。

作為一名將軍,當然必須是武藝高強,否則,亂軍之中被打死或者打殘,又怎能繼續為將?但這僅僅是一個方面,一個優秀的將軍,還必須能夠訓練一支能打仗的部隊,也就是說,個人的優秀要轉成團體的優秀。

曹仁、關羽、張飛,三人都是那個時代最為優秀的將軍,後者兩人為什麼還會敗給曹仁?起決定作用的還是在於兵士。否則,就算你是西楚霸王項羽,沒有任何人能夠擋得住你,也擺脫不了失敗的命運。

關羽後來發起襄樊之戰,將曹仁死死地困在樊城之中,除了各項利弊條件有了轉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關羽有了自己訓練的一支精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