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點贊!萊蕪城市建設進入“精品時代”

7月18日, 在我市核心區“精品城市”規劃建設管理說明會上, 我市確立了“精品城市”規劃建設思路, 計畫用三年時間, 本著“乾淨、有序、方便、宜居”原則, 實施“四增、一拆、一規範”工程。 近5個月來, 圍繞滿足市民出行“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需求和打造“萊蕪不夜城”的目標要求, 我市快馬加鞭推進城市“增綠”“增亮”工程, 核心城區面貌得到明顯改善。

“增綠” 美了城市樂了市民

近幾個月來, 細心的市民都會發現, 萊蕪新增添了不少街頭綠地。 原先長滿雜草的一些城市空閒地被整治以後, 變成了漂亮的小遊園, 市民出門見綠變成了現實。

城市“增綠”工程的大力實施, 不僅改變了城市的生活環境, 也使萊蕪生態宜居的城市特色越發彰顯。 “原來這裡到處是雜草垃圾, 現在變成了公園, 還種上了各種花草, 我經常帶孩子到這裡來遊玩。 生活環境變好了, 心情自然也好了。 ”12月10日下午, 在福和園散步的金地凱旋城居民張緒雷對記者說。

城市的環境建設和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都離不開城市的綠化和美化。 今年以來, 市園林管理局深化“一軸二環三心多點”的綠化格局, 突出強化核心城區增綠。 圍繞核心區“四縱四橫”8條主幹道, 對現有道路綠化和街頭綠地、重要節點進行改造提升, 增加體現萊蕪文化的雕塑、小品等城市地標景觀, 整個工程改造提升綠化面積52.8萬平方米,

提升重要節點26處, 栽植喬木7630株, 花灌木1636株, 地被苗木25.15萬株, 打造了“一路一景”的景觀效果, 提升了道路綠化立體感。 堅持“增綠、便民、舒適”原則, 新建改造提升了8處精品遊園綠地, 改造提升面積10.8萬平方米, 新增綠化面積5.8萬平方米, 豐富了城市景觀層次。 堅持宜綠則綠、宜景則景、宜用則用、宜擴則擴的原則, 結合核心區沿街破舊建築拆除行動, 將騰出空地全部進行綠化, 在主要幹道及道路交叉口處拆違拆舊, 新增綠地8塊, 新增綠化面積7920平方米。 同時對核心區其他道路進行行道樹和地被苗木補植, 共栽植行道樹1417株, 花灌木983株, 地被苗木38.2萬株, 達到了串綠點、連綠線、鋪綠面、織綠網的效果。

“增亮” 扮靚城市照亮民心

夜色降臨,

華燈綻放, 夜幕下的萊城隨之顯露出絢麗的光彩。 在路燈、霓虹燈、景觀燈的照射下, 街道、建築、公園……全都“沐浴”在燈光中, 變幻著迷人的色彩, 輪廓清晰, 美輪美奐。 “現在萊蕪的夜晚是越來越迷人, 尤其是近幾個月變化明顯, 你看廣場上新更換的中華燈, 讓整個廣場更加美麗了。 ”12月12日, 吃完晚飯, 到政府廣場遊玩的李女士說。 “文化路的路燈換了以後, 街上更亮堂了, 晚上走在路上心裡更踏實了。 ”每天下班都要經過文化路的市民周強說。

做好城市亮化工作不僅是市民生活的需要, 也是一個城市文明和活力的體現。 為切實抓好本年度“增亮”工程設施建設工作, 市城市管理局召開專題會議, 制定了科學的工程建設方案, 公開招標擇優選擇施工隊伍。

從專案的手續辦理、招投標到工程施工管理, 都安排專人靠在一線、現場督導, 強化措施、全力推進。 在不影響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前提下, 採取“渣土不落地”“白天備料夜間施工”等特殊施工手段, 見縫插針、壓茬施工, 有力保證了工程進度。 下一步, 市城市管理局將採取冬季施工措施, 儘快完成收尾工作, 進一步提升城市形象。

截至目前, 政府廣場燈光秀工程已基本完成;五館一院和會展中心亮化工程已於11月20日亮燈;萊蕪戰役紀念館亮化方案正在修改完善;文化路、魯中大街、龍潭大街80餘座燈光小品計畫12月中旬安裝完成;長勺路(高速北-魯中大街段)亮化工程, 力爭元旦前完成。 文化北路、汶源大街、汶陽大街、魯中大街等各施工路段共安裝路燈645杆,

燈光小品10座, 政府廣場安裝廣場燈42杆, 中心城區主幹道裝燈率達100%, 亮燈率99%以上, 市區街道亮化效果顯著提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