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從錢上說,說來說去,有錢沒錢都要過好當下每一天

錢是好東西, 貧窮被人看不起, 錢是人見人愛, 沒錢難倒七尺漢, 這個社會沒錢是寸步難行, 沒錢被人欺, 沒來錢的門路被人恥笑,

掙不了大錢被人說成窩囊。

再看企業, 利潤都追求最大化, 那就是能掙得就掙, 掙不了的也去掙, 比如企業污染, 自己治理要花錢, 協力廠商治理也花錢, 找個人拉到別的地方一埋, 錢不花就算是掙到了。

再說說消費品, 消費品的出廠價值與我們買到手需要的錢, 之間有的差幾倍的價格, 有的差幾十倍, 上百倍, 為什麼差出這麼多?因為中間過程參與的都要掙錢。 還有出廠價值就是產品的原始價值嗎?也不是, 產品出來前要打廣告等各種管道宣傳, 這些錢最終也是加之到產品上。

再說說工作, 本來拿到手的也只是勞動所付出的全部價值的一部分, 仍然需要交納所得稅, 任何消費也都要交消費稅, 錢靠工作掙來的都沒有容易的,

要不靠時間、要不靠腦力、要不靠體力, 每一個人在掙錢這件事上都很辛苦, 只是辛苦的點可能不同。

再說說有些是賺來的錢, 賺錢不同於掙錢, 賺錢有正途、邪途之分, 但都是“交易”來的, 以權色謀的這些錢都是不義之財, 屬於非法獲取的, 現在人都圖來快錢, 去走所謂的捷徑, 就越容易上當受騙。

這個時代, 三觀不正的人很多, 也就有很多的人只想賺錢, 通過各種方式快速獲得, 這其中就有不少資本、平臺在裡面興風作浪, 傳遞的都是扭曲的價值觀, 以噱頭、爆點去謀取更大的利益, 而更多的從眾者是為了得到他們喝剩了的一丁點湯。

錢, 人人愛, 物質上的的匱乏很難用精神來彌補, 極少數人會在貧苦中依靠精神的富足過了一生,

但絕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 或者說, 是很普通很世故的人。 反而精神上的匱乏, 有時候卻可用物質來彌補, 可以讓人活得好一些, 下巴也抬高了那麼一點點。

自然界有弱肉強食的自然法則, 人文社會也一樣, 也有一套說起來更殘酷的生存法則, 人活一輩子, 有很多不同的邏輯和不同的樣本, 還有各自的活法。

在社會上付出與收穫不一定成正比, 甚至付出了什麼也得不到, 現在很多時候我們評價的基準就剩下了錢, 以錢的多寡來評判, 不公平?也公平, 當感情、愛不好量化的時候我們不是往往轉化成金錢嗎?

只是評不評的又有什麼意義?他人是什麼樣子還是什麼樣子, 魚與熊掌兼得者是有的, 何必在意他人的好壞,

乃至於在意他人眼中你是什麼樣子呢?

這個世界本來就沒有那麼多非黑即白的判斷標準, 我們又何必膠著於此, 大多數人不過是在自己的歲月裡一天天按照過自己的生活, 無論這個生活是他想過得本來, 還是他人強加的。

很多人只會抱怨, 經常抱怨自己生活多麼多麼艱辛, 這個社會多麼多麼不公平, 滿腹牢騷, 看到漂亮女孩就說一定是拜金女(因為人家反正看不上他), 電視上看到女明星就說一定是婊子, 看到有錢人就說肯定是奸商為富不仁……總是就是臉上寫著一句話:全世界都欠我的, 然後從不想自己為什麼是個失敗者, 讀書不一定掙大錢, 不讀書也不一定沒有出息, 但事實上有些人無論讀不讀書都不一定有出息,

也從未真的努力過, 打拼過, 不論是為自己還是其他。

擁有錢, 很大程度上會不求於人, 相對的自由, 也就會覺得幸福感提升, 幸福是做自己喜歡的事並有選擇的權力, 而不用為了現實的殘酷失去後退的餘地。

但錢跟安全感之間似乎不好定義, 錢多到什麼程度才覺得安全, 似乎多少都無法替代內心的焦慮, 現在普遍的現象是沒錢的怕生病治不起, 不安全;有點錢的怕風險, 不安全;很有錢的怕變故, 不安全, 雖然因為錢的多寡, 擔心的東西不一樣, 但是本質上都是缺乏安全感。

說來說去, 似乎什麼也沒說, 又似乎說明白了什麼, 沒錢煩惱, 有錢也煩惱, 每天我們工作生活, 並不是沖著錢, 而是活著, 錢是掙來用的, 而不是掙來數的,不要躺在賺錢的大夢中,也不要守著賺來的大錢睡覺,把它花在你認為該花得地方,用在你認為該用的地方,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不如好好活在當下,無論有錢沒錢,按照自己該活的樣子過活而已,想那麼多似乎沒什麼好處啊。

而不是掙來數的,不要躺在賺錢的大夢中,也不要守著賺來的大錢睡覺,把它花在你認為該花得地方,用在你認為該用的地方,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不如好好活在當下,無論有錢沒錢,按照自己該活的樣子過活而已,想那麼多似乎沒什麼好處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