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在校被打,家長讓孩子“打回去”遠不如這樣教孩子

孩子之間打打鬧鬧是困擾每一位家長的現實問題。 隨著年齡的增長, 寶寶和其他小朋友的互動漸漸多了起來。 發生爭執、肢體衝突的場面實在太常見了。 相應的, 很多家長也擔心自家寶寶“受委屈”, 最重要的是, “對孩子未來的成長會不會有影響”?

針對孩子在學校被打, 家長反應不一。 一部分家長會選擇告訴孩子:“他打你, 你就打他, 絕對不能退縮, 我們要勇敢的反擊”還有一部分家長選擇讓老師出面調解:“如果有同學打你, 一定要告訴老師”那麼孩子被打到底是要打回去呢?還是要告訴老師呢?

事實上, 孩子之間的衝突, 其實也是孩子正在學習如何成為社會一員的過程, 同時也是一次很好的學習自我保護的機會。

孩子被打後, 比教孩子“打回去”更重要的是你給孩子的擁抱, 家長的行為是孩子學習的天然榜樣, 在孩子面前, 家長更需要注意自己的處理方式和言行。 不要將你自己的心疼、氣氛, 甚至是“恨鐵不成鋼”的情緒發洩在寶寶身上。 比如有的家長會訓斥寶寶“白長這麼大個兒, 連那麼個XXX都打不過”, 或者“他打你你不會打他嗎”等等, 這些話都是堅決要禁止的。

這種時候寶寶最需要的是家長的的撫慰。 給寶寶一個溫暖的懷抱, 接納他的情緒, 傾聽他的委屈, 並且在寶寶平靜後, 教會他如何保護自己, 引導他自己處理, 避免再次受到傷害, 比什麼都重要。

面對孩子之間的打架問題, 家長還是要正視且認真對待。 首先要教會孩子增強自我意識, 對於被打這件事家長可以先引導寶寶發洩情緒, 然後教會寶寶下次面對這樣的事情, 可以採取什麼樣的方法。 寶寶漸漸就會明白, 問題是可以解決的, 沒什麼可怕的。 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增強自我意識, 強調解決問題的辦法。 其次要教會孩子自我保護,

相比代替寶寶處理一次爭端, 讓他學會如何面對類似的情景更有實際意義。 所以當寶寶情緒平靜下來後, 家長更需要做的是教會寶寶如何保護自己。

親愛的家長朋友們, 如果遇到這樣的問題, 你們的做法又是什麼呢?歡迎留言, 我們大家一起討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