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華晨與雷諾聯姻,能否重回昔日金杯客車的輝煌?

在乘用車領域, 中方企業和外國品牌合資的新聞事件見得很多, 大家也已經並不覺得有什麼驚訝。 最近一次的出乎意料, 或許是因為雙積分政策而合資的幾家企業, 在燃油車領域它們有著明顯的難以跨越的距離, 而為了外部條件組合在一起。

相比較而言, 商用車領域裡這樣的聯姻、結合就相對較少。 最新的一次, 就要數近日華晨雷諾金杯汽車有限公司的成立。

談判過程艱辛一

現如今車企搞合資基本都將目光放在乘用車和新能源方面, 但國內的汽車市場仍然有相當大部分的商用車, 而後者的關注度並不如前者。 作為商用車領域的老牌軍, 華晨金杯當然要尋求發展, 把企業做活做大。 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祁玉民表示:“國內汽車市場尤其是乘用車市場即將面臨負增長, 而商用車市場潛力巨大, 面對著這樣一個有潛力的市場必須要做好它,

跟雷諾合資就是要向大師學習, 與巨人同行。 ”

之所以艱辛, 是因為按照合資計畫是以金杯、雷諾、華頌三個品牌生產銷售輕型商用車, 就是說要把金杯和華頌納入到了合資公司一同發展。 過去市場所理解的合資的模式,

是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獨立開, 研發生產都不在一起。

這種模式是祁玉民所要求的, 也是雷諾最不能接受的。 也正是這一點上的分歧, 讓雙方的談判多了些難以預測的因素。 最後, 卡洛斯•戈恩被說服了。

目的明確的合作一

要把金杯品牌納入合資公司的目的, 祁玉民認為“在一個平臺上來發展自主品牌, 比我們過去那種模式, 在合資企業賺幾個錢, 我們拿著錢再發展自主, 有多快好省得多”。 大家都知道金杯就是從豐田海獅演變而來, 經過將近30年的發展, 金杯一直是國內輕型商用車市場的領軍品牌, 可隨著和豐田技術合作的結束後, 現在的金杯產品反覆運算緩慢, 技術升級更是面臨不少困境, 多少有點吃老本的狀態,

也導致了產品銷量大幅下滑。

而與寶馬合資當中, 獲得了品質管制體系、先進的製造理念與發動機技術後, 現在的華晨要想得到外資最新的底盤平臺。 只有發動機技術可不夠, 唯有加上新的底盤平臺技術才能造成迎合市場的產品。

從得發動機得天下,

到現在提出的得平臺者得天下, 既表現出祁玉民的思路上的轉變, 更表現出華晨開始進階學習階段。

再次進入中國商用車領域一

一個巴掌拍不響, 華晨方面想要得到底盤平臺技術的目的如此明確, 外方雷諾這邊自然也需要有利可圖。 雷諾進入國內商用車市場並不是初哥, 在90年代雷諾就曾經與三江航太集團合資元件了三江雷諾汽車公司, 這是雷諾在中國市場的第一個項目。

或許是當時的文化差異,又或許是因為產品本身的原因,三江雷諾的項目並不成功。所引進的“塔菲克”銷量並不好,到2001年為止的8年時間裡,總共只銷售了4000多輛。作為當時歐洲商用車的另一支代表,三江雷諾是有機會發展。後來大家只知道,和它同期國產的全順直到現在哪怕換臉也依然在售。

所以,這次雷諾商用車再次進入中國市場,不能重蹈覆轍,需要一個有群眾基礎、有實力的合資方才能完成進入中國的部署。儘管金杯的產品銷量大幅下降,但市場價值、群眾基礎等軟實力還是相當有優勢,借助金杯的軟實力將雷諾商用車推向市場,難度要比過往小得多。這也是為什麼雷諾答應讓金杯納入合資公司裡的原因。

至於華頌,要往上突破做中高端市場,就要有中高端產品的實力,很明顯以金杯的思路來做是做不活的。雷諾在華頌身上稍加改動,就能讓這個品牌有新活力,反過來說也促進雷諾在國內中高端商務車的發展留下伏筆。

大咖總結

祁玉民看到了金杯平臺的局限性,才會要求將金杯品牌納入新公司裡發展。這是種前所未有的合資模式,也要有祁玉民這種有情懷的人才能想到這種新模式。再走過去合資的老路,競爭力已經不強,或者也可以說套路被玩爛了。過去說的“用市場換技術”,結果換來的就只缺技術,而現在祁玉民和華晨金杯真的做到了。但能否真的成功,還要靠自身的方向和努力。

或許是當時的文化差異,又或許是因為產品本身的原因,三江雷諾的項目並不成功。所引進的“塔菲克”銷量並不好,到2001年為止的8年時間裡,總共只銷售了4000多輛。作為當時歐洲商用車的另一支代表,三江雷諾是有機會發展。後來大家只知道,和它同期國產的全順直到現在哪怕換臉也依然在售。

所以,這次雷諾商用車再次進入中國市場,不能重蹈覆轍,需要一個有群眾基礎、有實力的合資方才能完成進入中國的部署。儘管金杯的產品銷量大幅下降,但市場價值、群眾基礎等軟實力還是相當有優勢,借助金杯的軟實力將雷諾商用車推向市場,難度要比過往小得多。這也是為什麼雷諾答應讓金杯納入合資公司裡的原因。

至於華頌,要往上突破做中高端市場,就要有中高端產品的實力,很明顯以金杯的思路來做是做不活的。雷諾在華頌身上稍加改動,就能讓這個品牌有新活力,反過來說也促進雷諾在國內中高端商務車的發展留下伏筆。

大咖總結

祁玉民看到了金杯平臺的局限性,才會要求將金杯品牌納入新公司裡發展。這是種前所未有的合資模式,也要有祁玉民這種有情懷的人才能想到這種新模式。再走過去合資的老路,競爭力已經不強,或者也可以說套路被玩爛了。過去說的“用市場換技術”,結果換來的就只缺技術,而現在祁玉民和華晨金杯真的做到了。但能否真的成功,還要靠自身的方向和努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