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冬至吃湯圓注意事項

冬至吃湯圓注意事項1、冬至吃湯圓不要選太大的

湯圓一般除了大小,還有有餡和無餡二種,無餡料小湯圓,熱量約每10顆70大卡。 而有餡料湯圓,由於內餡多寡不同,大小不同,熱量也不同,有餡的小湯圓每粒的熱量約34卡,而市售的盒裝芝麻或花生大湯圓一顆約60-70大卡,鮮肉約50-60大卡。 因此,為了避免攝入的熱量過剩,建議減肥一族最好選擇無餡小湯圓,如果你實在不愛淡而無味的無餡湯圓,也最好是選擇肉餡的小湯圓。

2、冬至吃湯圓不要貪香的

減肥族在吃湯圓應避免用油炸方式,否則加倍的熱量將讓你事後懊悔莫及。 最好採用熱水煮來吃,亦可使用花茶來煮味道更新鮮,放些低熱量的蜜糖增加口味;而有餡料甜湯圓本身已具有甜味,可以不需要額外放糖。 另外,可使用紅糖及薑片煮湯圓以去除寒氣,也可額外放些無糖凍、無糖椰果增加飽足感及減少熱量攝取,或放入桂圓、紅棗、白木耳等食材,增加營養素含量。

鹹湯圓可多放一些蔬菜,增加纖維素、礦物質及維生素攝取也是不錯選擇。

3、冬至吃湯圓的禁忌人群

3.1、胃腸消化功能不良者:湯圓是由糯米面做成的,黏性較大,不易消化,食後可導致胃痛、胃脹、噯氣、反酸甚至腹瀉。

3.2、老年人:老年人多有消化功能減退,牙齒脫落,而且吞咽反射也比較遲鈍,可能會因急速吞咽而引起湯圓卡喉,導致呼吸困難,甚至造成窒息,所以老年人吃湯圓一定要細嚼慢嚥。

3.3、急性胃腸炎患者:很多暴飲暴食的人易患急性胃腸炎,這時候如果多吃湯圓反而會加重胃腸道負擔。

3.4、嬰幼兒:3歲以內的嬰幼兒是不適合吃湯圓的。 由於糯米比較黏,1歲以下的孩子很可能將湯圓粘在食道而阻塞呼吸道,1到2歲的孩子不容易嚼碎湯圓餡中的花生。 患有呼吸道疾病的孩子應儘量少吃湯圓以防加重病情。 另外,小兒消化功能較弱,吞咽反射尚未發育完善,即使大一些的孩子吃湯圓時不能急於整個吃,要分成1/3~1/2吃,吃完一口再吃第二口,以防不測。

讓孩子吃的放心的湯圓煮法

煮元宵也有竅門開水下:水燒開後,把元宵放入鍋內,用勺子輕輕推開,讓其旋轉幾周不粘鍋壁。

慢水煮:待元宵浮起後,迅速改用慢火。 否則,元宵不斷翻滾,外熟內硬不好吃。

點冷水:煮的過程中,每開一次鍋加少量冷水,使鍋內的元宵保持似滾非滾狀態。 水沸兩三次後,再煮一會兒,即可食之。 這樣煮出的元宵質軟不硬,甜粘好吃。

及時煮:生元宵的糯米粉含水量較多,久放會變質,受凍易煮破。 元宵最好現做現吃,放置別超過3天,一旦發現元宵的顏色改變便不能食用。 現買的速凍元宵也要及時吃掉,最好不要存放一周以上。

另外,品嘗元宵時無論水煮,還是油炸,均要使元宵熟透。 在油炸元宵時最好在元宵上紮一些小孔,防止元宵爆裂而燙傷。

冬至吃湯圓的來歷

遠古帝堯的時候,曾命羲氏、和氏兄弟,推算日月星辰,而定歲時節氣。 到了周朝已有冬節,君王要在冬至日舉行祭天的。

至漢以後,每年冬至,都有舉行祭天、祀神、拜祖、賀冬等行事。 到了唐宋兩代,祭禮更加隆重,各地都依例舉行盛大的行事,甚至有冬至大如年的俗語。到明、清,冬至那天,各家要做湯圓,祀神祭祖,而後一家團圓,圍吃湯圓,叫做添歲,所以民間習俗,冬至這天吃了湯圓,就長了一歲了。

以前,在農業社會,冬至前一兩天,家家戶戶便開始準備應節的祭品,並準備做湯圓,先把糯米浸水,用石磨磨成米漿,壓榨水份後,成為圓仔米妻在前一夜,各家大小集合起來,把它搓成圓仔,圓仔又分為紅白兩種,紅的叫金圓,白的叫銀圓。冬至那天,天還未亮,婦女們就起來生火煮湯圓,先敬天祭祖,再闔家圍吃湯圓。所以冬至吃湯圓,除了表示太陽(陽光)逐漸回來,也代表團圓的意思,現代人更喜歡把它當成圓滿的象徵。

到了唐宋兩代,祭禮更加隆重,各地都依例舉行盛大的行事,甚至有冬至大如年的俗語。到明、清,冬至那天,各家要做湯圓,祀神祭祖,而後一家團圓,圍吃湯圓,叫做添歲,所以民間習俗,冬至這天吃了湯圓,就長了一歲了。

以前,在農業社會,冬至前一兩天,家家戶戶便開始準備應節的祭品,並準備做湯圓,先把糯米浸水,用石磨磨成米漿,壓榨水份後,成為圓仔米妻在前一夜,各家大小集合起來,把它搓成圓仔,圓仔又分為紅白兩種,紅的叫金圓,白的叫銀圓。冬至那天,天還未亮,婦女們就起來生火煮湯圓,先敬天祭祖,再闔家圍吃湯圓。所以冬至吃湯圓,除了表示太陽(陽光)逐漸回來,也代表團圓的意思,現代人更喜歡把它當成圓滿的象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