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海老KK:《拔牙記》

請點擊上方“撿拾光陰的碎片”關注我們,

更多“關注”, 更多優秀作品!

拔牙記

文:海老KK

在拙著《酉澤一卒》(聊聊酒)的第三十三篇裡, 有這麼一段:

“今天是回國13天來, 唯一沒有“酒”的一天。 原本約了稱“老酒葫蘆”的朋友酒聚, 但下午必須約牙醫, 並拔掉一隻困惑已久的牙齒, 手術順利, 時以秒計, 那只人體零件就被棄之如敝了…。

跟了自己七十多年的近衛戰士, 整天與人撕咬, 堅毅頑強, 寧死不屈, 下場卻是一隻小小的垃圾桶。 俺頗有忘恩負義, 過河拆橋, 孤情寡義的內疚!

當然, 他也咬開過無數啤酒瓶蓋, 經歷過無數次白酒、黃酒、紅酒甚至混酒的洗禮, 成為“酒精考驗”的戰士, 如今卻離我而去…。

而那只軟弱的什麼重活也沒做過的舌頭, 卻還苟活著, 乘機從缺失牙齒的空洞處, 削尖腦袋, 露出醜陋的身體。 ”

這裡邊講的“今天”是二0一六年六月十二日。

由於少、青、壯年時代, 從來不重視對於牙齒的保護, 更由於到了這把年紀, 身體零件都磨損, 牙齒從十多年以前就開始逐個損壞, 逐個拔掉。

之後根據牙醫的判斷, 所有的牙都已經到了風燭殘年的地步, 必須全部拔掉, 否則將長期受到牙床感染的折磨。

果不然, 這幾年, 口腔裡的問題無日無之,

有時牙齦發炎痛到在地上打滾的程度, 如此的折磨連暫時止一止的辦法也沒有。

所以早就跟醫生約到今天, 二0一七年十二月十五日上午, 到其診所, 一個字“拔”。

把車停在停車場, 投幣, 停三小時的額度。

醫生是好朋友, 早就做好準備。 告訴他我停車用了三小時的額度, 他大笑說, 二十分鐘就夠了, 哪裡需要三小時?

我有點驚訝, 畢竟二十來隻牙齒, 一分鐘一隻?

坐在手術椅子上, 有點忐忑。 打麻藥, 有幾針比較痛, 但一會就麻木了。 停幾分鐘, 整個嘴都麻木了, 醫生開始拔牙。 只見一把小的金屬工具, 嚓、嚓、嚓、嚓…。 先是上面一排, 接著是下面一排, 就像《水滸傳》裡形容黑旋風李逵砍人頭似的。 我身體的二十來個“四品帶刀侍衛”, 就這麼被一股腦兒給“砍”了…。

一路開車回家, 口裡總血水流淌, 用紗布吸幹, 後來索性和血吞下。 想起一句俗語:“打掉牙齒和血吞”…哈哈, 這個味道不好受。

麻藥的勁慢慢退去, 嘴唇總感覺閉不攏, 對著鏡子一看, 原來是那條舌頭, 由於沒有牙的阻擋自己伸出來直接頂著嘴唇…。

想起大先賢“老子”關於舌頭和牙齒的故事。

根據“劉向”《說苑·敬慎》記載:“常摐(chuang)”有疾, 老子往問焉, 曰:“先生疾甚矣, 無遺教可以語諸弟子者乎?”常摐曰:“子雖不問, 吾將語子。 ”常摐曰:“過故鄉而下車, 子知之乎?”老子曰:“過故鄉而下車, 非謂其不忘故耶?”常摐曰:“嘻, 是已。 ”常摐曰:“過喬木而趨, 子知之乎?”老子曰:“過喬木而趨, 非謂敬老耶?”常摐曰:“嘻, 是已。 ”張其口而示老子曰:“吾舌存乎?”老子曰:“然。 ”“吾齒存乎?”老子曰:“亡。 ”常摐曰:“子知之乎?”老子曰:“夫舌之存也, 豈非以其柔耶?齒之亡也, 豈非以其剛耶?”常摐曰:“嘻, 是已。 天下之事已盡矣, 無以複語子哉。 ”

“常摐”據說是“老子”的師傅,另在一部《高士傳》裡,又說“老子”見的是一個叫“商容”的。

但這裡面講了三件事:

一,過故鄉有沒有下車。正好這幾天臺灣的大陸詩人“余光中”故去。不評論他的詩,只說他在可以回到大陸的故鄉,甚至在故鄉人真誠邀請之下仍然不肯回鄉這件事上,我對此是不以為然的。又不是不讓你回去,又不是回不去,又不是回去了要你怎樣…。

當然,這裡“老子”是到了故鄉下車的。

二,過大樹的時候有沒有快步走?從字面上看“趨”是快步走的意思。為什麼見了“喬木”要快步走就是代表尊敬老者咱不太明白,這裡先不去考證,總之“老子”是明白這個道理的。

這裡主要是講下面一件事。

三,牙齒和舌頭的事。師傅伸出舌頭,“老子”回答:“在”;師傅再問:牙呢?“老子”回答說:沒了。師傅說:天底下的事都包括了,不用再說什麼了…。給“老子”留下來自己思考。

這恐怕就是“老子”一套處世哲學裡最經典的“以柔克剛”思想的啟發。

“老子”後來在帶著學生“顏回”來請教的“孔子”面前,也如此這般地演繹了一遍。把這種“以柔克剛”和“反著道之動,弱者道之用”,“水滴石穿”等理論灌輸到後來影響中國近三千年的處世之道裡面,彌久不衰。

好了不說了,人會說拔個牙麼,有這麼多話囉嗦…。

所以不說了,就此打住。

有詩為證:

帶刀侍衛苦功高

讒饞懶舌逸待勞

柔弱剛強世間事

躊躇之間莫顛倒

海老KK

2017/12/15於匹茲堡自寓小樓

作者:海老KK,本名計冠光,美國匹茲堡中華文化中心董事長,匹茲堡中華文化語言學院校長,中國海外流協會第六屆理事。詩社用名“海老”,常用名“KK”。

“常摐”據說是“老子”的師傅,另在一部《高士傳》裡,又說“老子”見的是一個叫“商容”的。

但這裡面講了三件事:

一,過故鄉有沒有下車。正好這幾天臺灣的大陸詩人“余光中”故去。不評論他的詩,只說他在可以回到大陸的故鄉,甚至在故鄉人真誠邀請之下仍然不肯回鄉這件事上,我對此是不以為然的。又不是不讓你回去,又不是回不去,又不是回去了要你怎樣…。

當然,這裡“老子”是到了故鄉下車的。

二,過大樹的時候有沒有快步走?從字面上看“趨”是快步走的意思。為什麼見了“喬木”要快步走就是代表尊敬老者咱不太明白,這裡先不去考證,總之“老子”是明白這個道理的。

這裡主要是講下面一件事。

三,牙齒和舌頭的事。師傅伸出舌頭,“老子”回答:“在”;師傅再問:牙呢?“老子”回答說:沒了。師傅說:天底下的事都包括了,不用再說什麼了…。給“老子”留下來自己思考。

這恐怕就是“老子”一套處世哲學裡最經典的“以柔克剛”思想的啟發。

“老子”後來在帶著學生“顏回”來請教的“孔子”面前,也如此這般地演繹了一遍。把這種“以柔克剛”和“反著道之動,弱者道之用”,“水滴石穿”等理論灌輸到後來影響中國近三千年的處世之道裡面,彌久不衰。

好了不說了,人會說拔個牙麼,有這麼多話囉嗦…。

所以不說了,就此打住。

有詩為證:

帶刀侍衛苦功高

讒饞懶舌逸待勞

柔弱剛強世間事

躊躇之間莫顛倒

海老KK

2017/12/15於匹茲堡自寓小樓

作者:海老KK,本名計冠光,美國匹茲堡中華文化中心董事長,匹茲堡中華文化語言學院校長,中國海外流協會第六屆理事。詩社用名“海老”,常用名“KK”。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