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南京易讀錯的14個地名,你能對幾個?

南京有些地名表面上一眼就認識,

其實卻很容易讀錯。

即使是南京人也不能倖免!

01盋(bō)山

這個地方, 很多南京人都應該知道, 盋山其實就在清涼山公園南,

虎踞北路東側、烏龍潭公園的西側, 這是一個海拔僅45.3米的小山, 叫做山, 也真是很迷你的樣子, 不過它的歷史倒是很悠久, 據說古時候有一種陶器, 外形像盆, 卻比較小, 專門用來盛飯, 被稱為“盋”, 盋山的外形正像一隻盋。

02

訾(zǐ)營

這是個村名,

在六合橫樑。 據稱, 清道光年間, 一個姓訾的家族從徽州遷到這裡定居, 村子就叫“訾營”。

03

郤(qiè)坊

位於湯山, 因為郤氏定居得名。 郤姓同樣少見, 讀音為“qiè”(切)。

04

巽(xùn)離村

巽(xùn)離村在棲霞八卦洲, xùn, 音同“訓”, 巽和離都是周易八卦中的卦名。

05

篻(piáo)郎頭

在江寧橫溪, 此村有一口水塘, 塘邊長滿一種堅硬的竹子, 這種竹子學名為“篻”, 音“piáo”, 村子因此被叫做“篻塘頭”, 後來訛傳為“篻郎頭”。

06

丁解(xiè)

解是個破音字,

用作姓氏時應該讀(xiè), 位於江北的丁解, 大部分人會念成丁解(jiè), 但這裡的“解”表示的是姓氏, 因為丁解村形成於清代末年, 村中姓丁和姓解的人比較多而得名, 所以推出這裡的解應該讀(xiè) 。

07

周家凹(wā)

南京有很多**凹, 大部分人會讀成āo, 其實凹是個破音字, 可讀āo或者wā, 讀āo的時候指的是周圍高,中間低的地方;讀wā的時,意同“窪”,在南京有很多*家凹,都應該讀wā。

08

大校(jiào)場

“大校場”對南京人來說並不陌生,大校場最初是明代軍隊的校場,稱為“教場”,後來衍生為“校場”,康熙南巡時在這裡搞過閱兵,因此很明顯這裡的“校”正確讀音是“jiào”。

09

小行(háng)

《金陵十記》中稱:小航乃南京著名四大浮航之一,依地理位置考察,古小航即今安德門外之小行(háng)。民間傳說,小行(háng)得名是因為街上各設米行。可見無論從史書記載也好,民間的說法也罷,發音都應是小行(háng)。

10

北圩(wéi)路

很多人一看到圩,就會脫口而出(xū),但其實圩是破音字,讀(wéi)時,指江低窪地區周圍防水的堤;讀(xū)時,指湘、贛、閩、粵等地區的集市。

11

蓁(zhēn)巷

“蓁”是草木茂盛的意思。清代時,南京城北較為荒蕪,那時的蓁巷就是荊棘叢生的荒地。

12

虎賁(bēn)倉

賁讀(bì)時指文飾,裝飾得很好;讀(bēn)時,指奔走,快跑。虎賁,勇士也,賁同奔,像虎一樣勇猛有力。虎賁倉是太平天國時期,東王府的遺址之一,時隔近一百三十年的今天,東王府遺址還留有原名虎賁倉、黃鸝巷、羅廊巷、侯家橋、華藏庵等地名。

13膺(yīng)福街

膺,胸也。膺福街位於中華門城堡東北處, 原名“英府街”,因明代英國公張輔府第在此而得名。清同治年間,兩江總督李鴻章取“膺祥得福”之意,遂改名為膺福街。

14

笪(dá)橋

建鄴路南側,評事街北端的笪橋,是明代南京元宵燈市所在地。笪橋的笪是一個姓,正確讀音是“dá”。相傳此橋是茅山第二十六代笪宗師所建,以建橋人姓氏取名。

南京的這14個地名

你讀對了幾個呀?

來源 | 南京旅遊、南京吃喝玩樂

讀āo的時候指的是周圍高,中間低的地方;讀wā的時,意同“窪”,在南京有很多*家凹,都應該讀wā。

08

大校(jiào)場

“大校場”對南京人來說並不陌生,大校場最初是明代軍隊的校場,稱為“教場”,後來衍生為“校場”,康熙南巡時在這裡搞過閱兵,因此很明顯這裡的“校”正確讀音是“jiào”。

09

小行(háng)

《金陵十記》中稱:小航乃南京著名四大浮航之一,依地理位置考察,古小航即今安德門外之小行(háng)。民間傳說,小行(háng)得名是因為街上各設米行。可見無論從史書記載也好,民間的說法也罷,發音都應是小行(háng)。

10

北圩(wéi)路

很多人一看到圩,就會脫口而出(xū),但其實圩是破音字,讀(wéi)時,指江低窪地區周圍防水的堤;讀(xū)時,指湘、贛、閩、粵等地區的集市。

11

蓁(zhēn)巷

“蓁”是草木茂盛的意思。清代時,南京城北較為荒蕪,那時的蓁巷就是荊棘叢生的荒地。

12

虎賁(bēn)倉

賁讀(bì)時指文飾,裝飾得很好;讀(bēn)時,指奔走,快跑。虎賁,勇士也,賁同奔,像虎一樣勇猛有力。虎賁倉是太平天國時期,東王府的遺址之一,時隔近一百三十年的今天,東王府遺址還留有原名虎賁倉、黃鸝巷、羅廊巷、侯家橋、華藏庵等地名。

13膺(yīng)福街

膺,胸也。膺福街位於中華門城堡東北處, 原名“英府街”,因明代英國公張輔府第在此而得名。清同治年間,兩江總督李鴻章取“膺祥得福”之意,遂改名為膺福街。

14

笪(dá)橋

建鄴路南側,評事街北端的笪橋,是明代南京元宵燈市所在地。笪橋的笪是一個姓,正確讀音是“dá”。相傳此橋是茅山第二十六代笪宗師所建,以建橋人姓氏取名。

南京的這14個地名

你讀對了幾個呀?

來源 | 南京旅遊、南京吃喝玩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