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俞敏洪:做好這三件事,是成為好媽媽的開始

文/俞敏洪

讀者提問:我現在是剛剛有一個孩子的母親, 如何才能當一個好媽媽?

我相信天下沒有一個女人不曾思考過如何當好媽媽,

但是能成為好媽媽的女人, 其實並不是那麼多。 在我看來, 在中國能稱為真正合格母親的人數可能不到百分之三十, 其他母親除了把孩子養大, 對孩子的成長其實沒有起到什麼作用, 有一部分母親起到的實際上是負面作用或者反作用。

中國有一句古話叫做“子不教父之過”, 字面意思大概是父親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應該起到重大作用, 而母親似乎不起作用。 但是這句話的語境是在古代, 古代的中國家庭通常是男人做主, 家裡的一切事物都由男人掌控, 女人處於非常卑微的地位。 因此, 古代的家庭中孩子出生後, 對他的前途、學習、做事甚至人格人品的培養, 幾乎都是由父親出面來完成, 在這種情況下“子不教父之過”,

是一個正確的說法。

即使在古代, 母親在孩子的成長中也起到了重大作用。 很多古代著名的人物或者說成功的人士, 他們的成長基本上是依靠母親培養。 例如孟子, 大家都聽過孟母三遷的故事, 如果沒有孟子的母親, 那麼也就沒有孟子後來的成就。 同理, 我們也可以斷言孔子的母親對他的影響一定也是巨大的。 因為在孔子出生的時候, 他的父親已經70多歲了, 推測一下, 可能在孔子很年輕的時候, 他的父親就去世了。 很顯然孔子對於文化的熱愛一定與他的母親有著某種聯繫。 再比如劉備, 劉備的成長過程, 幾乎是在與她母親一起要飯中度過的, 他身上的忠義、才能一定與他的母親相關。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綜上, 我們可以發現母親對孩子的成長有重大的作用。

到了現代社會, 很多家庭都是一個孩子, 隨著國家開放二胎政策, 以後最多是兩個, 而男人們一般是在外打拼, 回家的時間非常少。 這種情況下, 女人理所當然成為了持家的主力軍。 並且由於男女平等的現代社會觀念影響, 在中國的家庭中, 母親已經越來越成為主導, 不僅主導男人們也主導著孩子。

儘管大部分母親依舊要和父親一樣去工作來養家糊口, 但是母親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 卻比以前更多。 她們要操心學校的接送、孩子的飲食起居等等, 孩子的生活習慣一般都是在母親的引導下形成的。 在這種前提下, 一個好女人或者是一個好母親, 在“帶出一個好孩子來”這件事上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

一個現代家庭的母親, 如何在孩子出生以後依然能兼顧工作和家庭, 並把孩子帶好呢?我覺得最重要的有如下三個要素:

第一個要素是, 母親必須要保持心平氣和的心態, 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眾所周知, 一個脾氣無常的母親一定會使孩子無所適從, 會讓孩子缺乏安全感。 相反母親做事情心平氣和、講道理、有比較豁達的胸懷, 那麼孩子就容易產生安全感, 也就是說, 他的脾氣就會比較正常。

心平氣和, 是母親處事的一種狀態。 這種狀態是指不抱怨、不責備、不隨便批判、不隨便和人吵架, 在孩子面前不和自己的丈夫無理取鬧。 這種家庭氣氛對孩子至關重要, 也就是說, 要讓孩子有一個安定溫馨的成長環境。

營造適合成長的家庭環境, 父母雙方都有責任, 但我認為母親可能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

第二個要素是, 母親需要從小和孩子一起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規矩。 我最擔憂的是自己都沒有良好的生活習慣, 但是卻對孩子進行各種各樣的訓斥和指責的母親。 讓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非常重要。 例如, 讓孩子從小就知道把自己玩的東西歸類整理, 能對自己的小臥室進行整理, 不管是疊被子還是掃地。 慢慢長大一些, 孩子可以學著在洗衣機裡洗衣服, 甚至再大一點孩子可以學著每個禮拜都參與做一頓飯。 總而言之, 對孩子要有一些規矩, 這些規矩不能隨著父母的心意改變(家長脾氣好的時候孩子做什麼都可以, 家長脾氣不好了孩子就什麼都不能),而是說不管什麼情況之下,都要有合理的規矩和良好的生活習慣,這對孩子未來很重要。

我在印度的時候碰到過一位母親,她告訴我她的孩子長大以後很有出息。我問她為什麼,她說她只做一件事情,就是要求孩子每天必須把自己的房間打掃整理乾淨,否則不允許出門。我認為這就是某種規矩意識。我們看到大部分長大後出問題的孩子,都是因為從小父母沒有明確的規矩意識,孩子每天都要看著父母的臉色行事。父母臉色好的時候,對孩子寵愛無度;不好的時候,孩子畏首畏尾。這對孩子的成長和個性的發展十分不利。

第三個要素是,要養成孩子的讀書習慣。在我看來不論父母自身的文化水準如何,都應該讓孩子養成讀書的習慣,在這方面母親的影響比較大。那麼如何養成這個習慣呢?一般來說從兩三歲開始一直到七八歲,如果母親能在睡覺之前和孩子一起共同閱讀個半小時,孩子就可以養成閱讀習慣。一個孩子如果養成了喜歡閱讀的習慣,他就能夠在知性上不斷地發展,情感更加豐富(閱讀詩歌散文會使人的情感豐富),交流水準也會相應的提高(詞彙量會增加)。每讀一本書都會從不同的角度去解讀世界,因此孩子看問題的角度會變得更加開闊,思想也會變得更加豐富,所以讀書對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我認為兩歲開始到七八歲這段時間,讀書比學英語、數學要重要得多,因為在書本中會建立孩子的思想性、想像力、創造力、邏輯思維能力。在養成這個習慣的過程中,父母需要以身作則,如果說父母不讀書而是在打麻將,卻要求孩子讀書,那麼孩子是無法養成讀書習慣的。我建議可以規定一個讀書時間,這個時間內,父母和孩子一起讀書,或者在孩子認字不多的時,父母可以給孩子讀書。

能把以上這三件事情做好,一個母親就基本上能夠引導孩子健康成長。當然,要把一個孩子培養成健全的、快樂的、聰慧的孩子,光靠這三件事還遠遠不夠,還需要父母的共同努力。

夫妻除了要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讓孩子從父母的身上獲取知識以外,還要通過學校的學習、社會的歷練等途徑共同促進孩子健康成長。例如,在適當的時候帶著孩子去行走世界,讓孩子多和其他的同學交往,在人群中間逐漸長大,在與小夥伴建立良好關係的基礎上,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和領導力。

總而言之,一個孩子的成長不容易。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能把事情做對很重要。其中,重中之重是要給孩子充分的關愛、理解、交流和溝通。同時,也請記住不要讓關愛和理解,變成偏愛和寵愛,一旦開始沒有原則地對孩子偏愛和寵愛,很容易讓孩子的成長偏離軌道。

家長脾氣不好了孩子就什麼都不能),而是說不管什麼情況之下,都要有合理的規矩和良好的生活習慣,這對孩子未來很重要。

我在印度的時候碰到過一位母親,她告訴我她的孩子長大以後很有出息。我問她為什麼,她說她只做一件事情,就是要求孩子每天必須把自己的房間打掃整理乾淨,否則不允許出門。我認為這就是某種規矩意識。我們看到大部分長大後出問題的孩子,都是因為從小父母沒有明確的規矩意識,孩子每天都要看著父母的臉色行事。父母臉色好的時候,對孩子寵愛無度;不好的時候,孩子畏首畏尾。這對孩子的成長和個性的發展十分不利。

第三個要素是,要養成孩子的讀書習慣。在我看來不論父母自身的文化水準如何,都應該讓孩子養成讀書的習慣,在這方面母親的影響比較大。那麼如何養成這個習慣呢?一般來說從兩三歲開始一直到七八歲,如果母親能在睡覺之前和孩子一起共同閱讀個半小時,孩子就可以養成閱讀習慣。一個孩子如果養成了喜歡閱讀的習慣,他就能夠在知性上不斷地發展,情感更加豐富(閱讀詩歌散文會使人的情感豐富),交流水準也會相應的提高(詞彙量會增加)。每讀一本書都會從不同的角度去解讀世界,因此孩子看問題的角度會變得更加開闊,思想也會變得更加豐富,所以讀書對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我認為兩歲開始到七八歲這段時間,讀書比學英語、數學要重要得多,因為在書本中會建立孩子的思想性、想像力、創造力、邏輯思維能力。在養成這個習慣的過程中,父母需要以身作則,如果說父母不讀書而是在打麻將,卻要求孩子讀書,那麼孩子是無法養成讀書習慣的。我建議可以規定一個讀書時間,這個時間內,父母和孩子一起讀書,或者在孩子認字不多的時,父母可以給孩子讀書。

能把以上這三件事情做好,一個母親就基本上能夠引導孩子健康成長。當然,要把一個孩子培養成健全的、快樂的、聰慧的孩子,光靠這三件事還遠遠不夠,還需要父母的共同努力。

夫妻除了要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讓孩子從父母的身上獲取知識以外,還要通過學校的學習、社會的歷練等途徑共同促進孩子健康成長。例如,在適當的時候帶著孩子去行走世界,讓孩子多和其他的同學交往,在人群中間逐漸長大,在與小夥伴建立良好關係的基礎上,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和領導力。

總而言之,一個孩子的成長不容易。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能把事情做對很重要。其中,重中之重是要給孩子充分的關愛、理解、交流和溝通。同時,也請記住不要讓關愛和理解,變成偏愛和寵愛,一旦開始沒有原則地對孩子偏愛和寵愛,很容易讓孩子的成長偏離軌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