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你還在相信日軍拼刺刀前退子彈嗎?這可能只是一場誤會?

不知為何, 很多影視及文學作品中經常反映日軍步兵在拼刺之前退子彈的問題, 無論是風靡一時的《亮劍》還是2005年的大片《太行山上》, 都反映過這一情節。 但其實這應該是一種訛傳, 更可能是為了藝術效果而創造的。

三八式步槍是日俄戰爭後設計定型的一種旋轉後拉槍機式非自動彈倉式步槍。 儘管它的設計參照了德制1898式步槍, 但是它又有一些獨特的特點。 三八式步槍的安全裝置就是位於槍機尾部的一個圓形缺口。 將槍機打開, 壓入五發彈夾並閉鎖後, 缺口為豎直位置, 即“待發”, 但將缺口按下並右旋45度之後, 即可鎖定槍機與撞針, 進入“保險”狀態;而這個操作並不複雜。

退一步說, 即使擔心在意外情況下保險被誤碰後擊發(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那麼只要在進入白刃戰之前將槍膛內的子彈射出即可, 由於槍膛內還有彈殼, 顯然是不可能“走火”的。 沒有必要在進入白刃戰之前, 重複退彈-上膛的動作。

日本陸軍在明治31年(1898年)、昭和7年(1932年)和昭和15年(1940年)所頒佈的《步兵操典》, 根本就沒有發現這項規定。 在最為詳細的昭和7年版步兵操典中, 講述單兵戰術的“突擊”一節中曾提到過, 在突擊發起的時候, 如果聽到“準備射擊”的命令後, 要打開保險, 然後根據“射擊”命令射擊, 也就是說, 在突擊發起前, 步槍保險應該是由士兵自行關閉的, 這是一個常識。

至於為什麼在很多回憶錄中提到“退子彈”的問題, 很可能與三八式的結構有關。 這種步槍在關閉保險時, 需要用右手掌心下部按住保險蓋, 然後右旋45度;這個動作在較遠的距離上看時, 與“退子彈”的動作很相似。 這也許就是謠言的來源了吧。

喜歡閱讀可關注bingjian118

喜歡閱讀可關注bingjian118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