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穿五顏六色的衣服排隊槍斃是最先進的戰術?前裝槍時代的戰鬥奇觀

這個問題困擾我太久太久太久了, 16世紀至19世紀整整四百年時間裡放眼歐洲的各種戰爭和衝突, 最大的特點是什麼?沒錯, 穿的花花綠綠排隊槍斃, 為什麼啊?, 腦子被擠了?那也不至於所有將軍的腦子都被擠了啊

其實在當時這的確是最先進的戰術:線列步兵戰術。 火藥武器的出現使盔甲失去了它的作用, 而既然盔甲沒有用了, 那麼就沒有必要穿盔甲了, 那個時代又沒有防彈衣, 金屬的冶煉也不發達, 要做出防得住子彈的盔甲恐怕要變成人形坦克了, 到在地上自己起不來, 太不現實, 而為了方便辨別敵我, 當時的軍隊普遍採取不同的顏色的軍服來區分, 以免誤傷。

說了衣服的事, 那為啥要排隊呢, 站成一排那不是讓人打嗎, 為啥不分小組作戰, 和現代一樣呢?還是因為工藝, 相比大家都聽說過那時代的武器精度很差吧, 具體差到一個什麼境界?放一張圖

根本就是子彈出去就不知道去哪啊!那還不如用弓箭啊!其實槍能夠淘汰弓箭是有它的道理的, 槍的致命性之強是之前的任何武器都無法比擬的, 所以即使一分鐘之內之內發射3或4次也比弓箭更加致命

因為精度太差, 所以只能用數量去彌補, 而如果把士兵分散開來, 前裝槍的各種弊端就會被顯現出來比如卡膛, 早期前裝槍火藥量不是固定的, 士兵用火藥壺或分好的小火藥包去裝填武器, 一旦裝藥過多就會炸膛, 裝藥量少有可能會卡膛, 而南北戰爭中一個士兵創造了卡膛子彈最多的記錄,

23發, 它開一槍沒打出去, 裝一發開一槍又沒有打出去, 而打著打著發現他的槍滿了...

在武器的限制下往往會出現我們所看見的排隊槍斃的情況, 而在哪個時期最厲害的軍隊應該就是英國了, 秘訣非常簡單, 放近了打(八路軍:?)

在這一戰術下, 士兵表現出異乎尋常的冷血和團結, 一個倒下一個人馬上補上, 承受著戰友不停的死傷卻不會後退, 等到離近了火力全開, 而英國士兵武器殺傷力強的另一個秘訣就是一次裝兩個子彈, 這樣的火力幾乎就是翻倍了, 全軍的一次打擊就可以消滅幾百人, 這在許多年中無往而不利。

終極了排隊槍斃的戰術的是自動武器的出現和後膛槍的普及,馬克沁機槍強大的殺傷力讓線性陣列真的變成了排隊槍斃,而後膛槍將作戰距離拉到了1000米,最後的線性陣列戰術應該在索姆河戰役,德軍的重機槍群讓英國一天時間陣亡了幾萬人,至此陸戰的線性陣列徹底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而海上的戰列作戰依然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

時至今日,戰列慢慢演變成了我們在閱兵式中看見的方陣,這種戰術變成了一種儀式傳承了下來,而很少有人知道方陣的含義:我們是堅不可催的軍團,我們是一個整體,我們為我們的國家而戰,哪怕下一秒犧牲也絕不後退一步,我們同生共死,並肩向前!

發起戰爭的是人,但改變戰爭的是武器

——著名武器評論家 槍炮管弦樂團

槍炮的轟鳴是最美的管弦樂,我們是鐵與火的演奏者

這在許多年中無往而不利。

終極了排隊槍斃的戰術的是自動武器的出現和後膛槍的普及,馬克沁機槍強大的殺傷力讓線性陣列真的變成了排隊槍斃,而後膛槍將作戰距離拉到了1000米,最後的線性陣列戰術應該在索姆河戰役,德軍的重機槍群讓英國一天時間陣亡了幾萬人,至此陸戰的線性陣列徹底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而海上的戰列作戰依然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

時至今日,戰列慢慢演變成了我們在閱兵式中看見的方陣,這種戰術變成了一種儀式傳承了下來,而很少有人知道方陣的含義:我們是堅不可催的軍團,我們是一個整體,我們為我們的國家而戰,哪怕下一秒犧牲也絕不後退一步,我們同生共死,並肩向前!

發起戰爭的是人,但改變戰爭的是武器

——著名武器評論家 槍炮管弦樂團

槍炮的轟鳴是最美的管弦樂,我們是鐵與火的演奏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