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年人的焦慮:一邊不甘,一邊不忍

在職場, 我們還可以去拼盡全力, 而在父母和孩子這裡, 我們往往只有深深的無力感。

中年焦慮的真正來源, 不是欲望未滿足,

而是面對孩子嗷嗷待哺、父母漸漸老去時的無助感。

前幾天到北京參加一個新媒體寫作者大會, 行程原本安排的是兩天, 結果深夜接到家裡的電話, 老人孩子都生病, 頓時心憂如焚, 立馬改變原本的行程安排, 訂了第二天最早的動車票, 火急火燎地趕了回去。

所幸的是, 都沒什麼大礙。

曾經和一個90後聊起中年焦慮這個話題, 他現在才20多歲, 他懷疑自己已經提前進入了中年焦慮。 因為他老是覺得自己有很多事情已經來不及去做, 於是陷入深深的不安和焦慮之中。

我告訴他, 如果你沒有孩子, 你們家老人身體還算康健, 而你也幾乎很少出現在醫院, 你幾乎根本不會體會到什麼是中年人真正的焦慮。

去年有段時間, 我手上有好幾個項目在同時推進,

而且有好幾項都已經到了deadline。 不巧的是, 孩子和老人在那段時間同時住院, 一個住在兒科病房, 一個住在心內科病房。

我常常需要兩個病區跑, 在醫院裡的吃穿用度、用藥醫囑每一樣都需要得到安排, 還得一遍遍地去跟醫生溝通, 為什麼孩子已經發燒3天始終未能退燒, 老人的心腦血管疾病怎樣治療才是最好的方案。

往往是這邊剛安頓好因生病而哭鬧的孩子, 那頭又接到需要去護士站簽字的電話, 分身乏術, 疲憊不堪。

而項目的推進從來就不可能因為我的缺席而暫停, 所以我總是在醫院裡辦公。

安頓好老小, 只要有空, 就見縫插針趕緊翻出電腦, 舉著移動WiFi打越洋電話, 在嘈雜的醫院裡, 一遍遍地確認資料、溝通方案、修改PPT……

身體的困乏和疲憊尚可克服, 心理的壓力卻是無處遁形。

有天晚上, 我在走廊裡背著第二天演講的演說稿, 在那麼一瞬間, 好幾天來集聚的擔心、焦慮、疲憊、委屈和無助, 劈頭蓋腦而來, 深深地將我包裹進去, 淚水噴薄而出。

晚上的醫院走廊, 依然有家屬出出入入, 一位大媽上來拍拍我的背, 對我說:“沒事, 孩子, 一切都會好的!”

人到中年, 便會多了很多顧慮和牽掛, 擔心孩子在學校會發生意外, 擔心家裡老的少的會生病, 擔心作為頂樑柱的我們會垮掉, 擔心明天自己就會失業。

人到中年, 作為一名30+的職場媽媽, 才發現最讓我們擔心的, 不是職場上的廝殺, 最擔心的是, 白天接到學校老師打來的電話,

深夜裡接到老家父母打來的電話。

在職場, 我們還可以去拼盡全力, 而在父母和孩子這裡, 我們往往只有深深的無力感。

中年焦慮的真正來源, 不是欲望未滿足, 而是面對孩子嗷嗷待哺、父母漸漸老去時的無助感。

那日, 在ICU的親屬休息間裡見到了Jack, 在一堆隨意邋遢、橫躺豎臥的陪護人員中, Jack顯得那麼格格不入。

他穿著整齊筆直的西裝, 抱著一台Mac電腦, 沒有鋪蓋卷、飯盒及各種食品的圍繞, 也沒有那麼多鼓噪的、來來往往前來看望的親戚, 只有一隻銀色的旅行箱陪著他。

倦了, 就靠著牆閉會眼, 恢復一點精神後, 繼續把自己埋在電腦後面, 偶爾從電腦後面露出個頭, 滿臉都是失落和困倦。

他今年38歲, 在國內有名的諮詢公司兢兢業業工作了十年, 今年即將升為合夥人。

他接到醫院電話的時候, 正在客戶的會議室裡眉飛色舞地演示著自己的方案, 電話那頭告訴他, 他的父親因為腦溢血被送進了急診室。

待他十萬火急地趕回來後, 父親已經進了ICU, 每天只有十分鐘的探視時間。 他一時間,很難把那個跟自己喝酒,鼓勵自己放手去博的矍鑠老頭,同眼前這個頭上打著洞,全身插滿管子,進食只能靠鼻飼管的病人聯繫起來。

他告訴我,就算父親蘇醒過來,很大的可能也是癱瘓或者偏癱,而且智力也可能會受損。現在擺在他面前的就兩條路:第一,乘勝追擊,當上合夥人,突破自己的事業瓶頸;第二,放棄奮鬥了十年的所有,辭職回家照料自己的父親。

他有無助,也有不甘。

我特別能理解他的不甘。

人進入中年以後,總是需要拼命工作來保住自己拼搏了十年的職場地位。

面臨著職場上越來越明顯的天花板,在職場的賽道上,每走一步,都是戰戰兢兢、步步驚心,擔心過了職場的黃金年齡,隨時會被拍出局。

而父母年事愈高,身體每況愈下,這一點無法用錢解決,甚至連陪伴都覺得是奢侈。

一面是個人職場的沉浮,一面是無法陪伴父母孩子的無奈。

中年人的焦慮,一邊不甘,一邊不忍;一面自責,一面無能為力。

在心內科病房裡住了一位腦出血後昏迷的老太太,由兩個兒子輪流照料,這兩個兒子看起來老實巴交,卻總是不靠譜。

他們的衣服總是髒兮兮,頭髮總是亂糟糟,衣服扣子總是扣錯,褲子的拉鍊總是拉不上,褲腿老是夾在襪子裡,而鞋永遠都是趿拉著……

他們的病床也永遠都是那麼不可名狀,不是在床上灑了菜汁,就是某頓吃剩的飯菜在角落裡默默地散發著難以名狀的怪味……

他們在走廊裡大聲地講電話,在病房裡旁若無人地鼾聲震天。同病房的人,對他們怨聲載道……

我甚至覺得這麼不靠譜的哥倆兒,堅持不了兩天一定會放棄治療。

但是,哥倆對自己的媽媽卻是溫暖又貼心。這兩個看起來極其不靠譜的大老爺們,還真是把自己的媽媽照顧得非常好。

他們認真地跟護士學習了如何用鼻飼管推食物,如何進食進水,食物的熱量如何控制,怎樣進行身體清潔,怎樣進行按摩,怎樣幫助排除痰液,怎樣處理大小便……

他們就算是躺在病床旁鼾聲如雷,也會突然應急醒來,看看媽媽是否心跳脈搏正常,是否需要進食或拍痰。

這哥倆兒來自農村,家裡沒有多少錢, 為了給老人家看病, 問親戚朋友借了一圈的錢,可還是不夠老太太住院和手術的開銷。

於是,哥倆在醫院附近的一處工地上,找了一份出苦力的活,哥哥白天去,弟弟夜裡去,不出工的那個,就在醫院裡照料老太太。

有一次我在辦公室裡遇到主治醫生正在跟哥哥談話,大體是在說他母親的病情,說會再安排一次開顱手術,但蘇醒的概率並不樂觀,希望做好心理準備等等。

當我回病房的時候,我發現這個四十多歲的糙老爺們,在病房外雙淚縱橫,失聲痛哭,哭了一會,拿出手機,給自己幹活的工地小領導打電話,問能不能提前預支工資,說自己老娘要做手術。

然後開始給農村的七姨八嬸打電話借錢,一邊打一邊哭,說自己不能沒有媽,說自己現在在工地上幹活每天可以掙200多塊錢,很快就可以攢夠了還上……

他們依然每天辛勞工作,然後吃住都在病房裡;

他們依然邋遢,把環境搞得亂七八糟;

他們也依然在病房裡鼾聲如雷,但是大家對他們開始變得寬容和關心起來。

大家常常會關切地告訴哥倆兒,不要太拼,要注意自己的身體。

他們總是呵呵一笑,說自己身體特別皮實。

他們不是不想休息,是不敢休息;

他們不是不想讓自己輕鬆一點,而是比起讓自己輕鬆的生活,他們更怕的是自己沒錢。

而沒有錢的中年人真的是太難了!

人到中年,很多的時候,都怕自己挺不過去,但是卻又沒有倒下的權利。

生活還很長,困難也會不少,昂著頭,挺著胸,以中流砥柱之姿,義無反顧地向前沖。

沿途,無論是冰天雪地,還是陽光明媚,都將是眼底的風景!

羅曼·羅蘭說過: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識到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這,便是中年人!

他一時間,很難把那個跟自己喝酒,鼓勵自己放手去博的矍鑠老頭,同眼前這個頭上打著洞,全身插滿管子,進食只能靠鼻飼管的病人聯繫起來。

他告訴我,就算父親蘇醒過來,很大的可能也是癱瘓或者偏癱,而且智力也可能會受損。現在擺在他面前的就兩條路:第一,乘勝追擊,當上合夥人,突破自己的事業瓶頸;第二,放棄奮鬥了十年的所有,辭職回家照料自己的父親。

他有無助,也有不甘。

我特別能理解他的不甘。

人進入中年以後,總是需要拼命工作來保住自己拼搏了十年的職場地位。

面臨著職場上越來越明顯的天花板,在職場的賽道上,每走一步,都是戰戰兢兢、步步驚心,擔心過了職場的黃金年齡,隨時會被拍出局。

而父母年事愈高,身體每況愈下,這一點無法用錢解決,甚至連陪伴都覺得是奢侈。

一面是個人職場的沉浮,一面是無法陪伴父母孩子的無奈。

中年人的焦慮,一邊不甘,一邊不忍;一面自責,一面無能為力。

在心內科病房裡住了一位腦出血後昏迷的老太太,由兩個兒子輪流照料,這兩個兒子看起來老實巴交,卻總是不靠譜。

他們的衣服總是髒兮兮,頭髮總是亂糟糟,衣服扣子總是扣錯,褲子的拉鍊總是拉不上,褲腿老是夾在襪子裡,而鞋永遠都是趿拉著……

他們的病床也永遠都是那麼不可名狀,不是在床上灑了菜汁,就是某頓吃剩的飯菜在角落裡默默地散發著難以名狀的怪味……

他們在走廊裡大聲地講電話,在病房裡旁若無人地鼾聲震天。同病房的人,對他們怨聲載道……

我甚至覺得這麼不靠譜的哥倆兒,堅持不了兩天一定會放棄治療。

但是,哥倆對自己的媽媽卻是溫暖又貼心。這兩個看起來極其不靠譜的大老爺們,還真是把自己的媽媽照顧得非常好。

他們認真地跟護士學習了如何用鼻飼管推食物,如何進食進水,食物的熱量如何控制,怎樣進行身體清潔,怎樣進行按摩,怎樣幫助排除痰液,怎樣處理大小便……

他們就算是躺在病床旁鼾聲如雷,也會突然應急醒來,看看媽媽是否心跳脈搏正常,是否需要進食或拍痰。

這哥倆兒來自農村,家裡沒有多少錢, 為了給老人家看病, 問親戚朋友借了一圈的錢,可還是不夠老太太住院和手術的開銷。

於是,哥倆在醫院附近的一處工地上,找了一份出苦力的活,哥哥白天去,弟弟夜裡去,不出工的那個,就在醫院裡照料老太太。

有一次我在辦公室裡遇到主治醫生正在跟哥哥談話,大體是在說他母親的病情,說會再安排一次開顱手術,但蘇醒的概率並不樂觀,希望做好心理準備等等。

當我回病房的時候,我發現這個四十多歲的糙老爺們,在病房外雙淚縱橫,失聲痛哭,哭了一會,拿出手機,給自己幹活的工地小領導打電話,問能不能提前預支工資,說自己老娘要做手術。

然後開始給農村的七姨八嬸打電話借錢,一邊打一邊哭,說自己不能沒有媽,說自己現在在工地上幹活每天可以掙200多塊錢,很快就可以攢夠了還上……

他們依然每天辛勞工作,然後吃住都在病房裡;

他們依然邋遢,把環境搞得亂七八糟;

他們也依然在病房裡鼾聲如雷,但是大家對他們開始變得寬容和關心起來。

大家常常會關切地告訴哥倆兒,不要太拼,要注意自己的身體。

他們總是呵呵一笑,說自己身體特別皮實。

他們不是不想休息,是不敢休息;

他們不是不想讓自己輕鬆一點,而是比起讓自己輕鬆的生活,他們更怕的是自己沒錢。

而沒有錢的中年人真的是太難了!

人到中年,很多的時候,都怕自己挺不過去,但是卻又沒有倒下的權利。

生活還很長,困難也會不少,昂著頭,挺著胸,以中流砥柱之姿,義無反顧地向前沖。

沿途,無論是冰天雪地,還是陽光明媚,都將是眼底的風景!

羅曼·羅蘭說過: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識到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這,便是中年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