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這位皇帝在位42年,聰明程度超過了諸葛亮,卻被後人誤解為蠢材

一部《三國演義》, 讓多少人知道了魏蜀吳三國爭鋒, 迷上了絕世將領和絕代軍師, 可又有多少人誤解了三國。

而劉禪, 那個大名鼎鼎的“扶不起的阿斗”, 便是被誤解的其中一人。

可憐的是, 直到現在, 人們還用“扶不起的阿斗”來形容碌碌無為的人, 劉禪要是知道後世會這樣評價自己, 恐怕會氣得咬牙吧。

劉禪從出生開始, 就是亂世, 懵懂之時, 眼見皆是權謀相爭, 身邊皆是居心叵測之人, 這樣一個人, 怎麼會長成單純愚笨的樣子呢?

最敗壞劉禪名聲的, 莫過於“樂不思蜀”這件事。

司馬昭同劉禪一起歡宴, 特地為劉禪演唱劉禪故國蜀地的樂音舞蹈, 在旁的人們都為劉禪的亡國感到悲傷, 而劉禪卻歡樂嬉笑, 無動於衷。 司馬昭看見這種情形就對賈充說:“想不到劉禪竟糊塗到了這種地步, 即使諸葛亮活到這時, 也幫助不了這個昏庸的君主, 何況是薑維呢!”

賈充說:“他要是不這樣昏庸, 殿下您又怎麼能吞併他呢。 ”

又另一天, 司馬昭問劉禪:“你很思念蜀國嗎?”劉禪說:“這裡很快樂, 我不思念蜀國。 ”

聽到這樣的故事, 誰都會以為劉禪是個無情的人, 沒心沒肺, 蠢笨直接, 沉醉奢靡, 不思故國, 可真的是這樣嗎?

當然不是!

試問:一個蠢材, 怎麼可能在劉備和諸葛亮相繼離世之後, 將蜀國治理的國泰民安呢?

不過是適時地示弱裝蠢罷了, 識時務者, 當為俊傑。

最好的例子是, 劉禪廢除了丞相制, 任命蔣琬為大司馬, 主管行政, 兼管軍事, 又任命費禕為大將軍, 主管軍事, 兼管行政。 行政和軍事分開, 將權力一分為二, 並且權力互相交叉互相監視, 這是帝王之術, 權力分散卻又互相制約, 這樣的帝王平衡之術, 不可謂不聰明了。

劉禪在位41年,實際執政30年,在這30年裡面,國家安定,百姓樂業,要知道,在那之前,兩戰大敗,蜀國損失了近十萬大軍以及大批良將,諸葛亮再是曠世奇才,也挽救不了天下大勢,諸葛亮死後,魏晉帝國對南方吳蜀幾乎是壓制性優勢,劉禪就是在這樣的頹勢下登上了大位,他能在這樣的局勢下,做到百姓安居樂業,誰能說他一句蠢材呢?

連那位寫下名垂千古《陳情表》的李密,也稱劉禪“得諸葛亮而抗魏,任黃皓而喪國,恰如齊桓公得管仲而霸,用豎刁而蟲流”,將劉禪與一匡天下的春秋霸主齊桓公相提並論。

然而,這樣一個明君,卻偏偏因為局勢之下的投降,被後世抹去了所有的功績。

劉禪在位41年,實際執政30年,在這30年裡面,國家安定,百姓樂業,要知道,在那之前,兩戰大敗,蜀國損失了近十萬大軍以及大批良將,諸葛亮再是曠世奇才,也挽救不了天下大勢,諸葛亮死後,魏晉帝國對南方吳蜀幾乎是壓制性優勢,劉禪就是在這樣的頹勢下登上了大位,他能在這樣的局勢下,做到百姓安居樂業,誰能說他一句蠢材呢?

連那位寫下名垂千古《陳情表》的李密,也稱劉禪“得諸葛亮而抗魏,任黃皓而喪國,恰如齊桓公得管仲而霸,用豎刁而蟲流”,將劉禪與一匡天下的春秋霸主齊桓公相提並論。

然而,這樣一個明君,卻偏偏因為局勢之下的投降,被後世抹去了所有的功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