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西施,四大美人之首,下場如此淒涼,實在令人惋惜

“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 是有沉魚之貌的絕代佳人。 而之所以能夠名載史冊主要還是因為她在吳越兩國的戰爭中起到的至關重要的政治作用。

網路圖片-西施

春秋時期, 越王勾踐在第二次姑蘇之戰中大敗于吳王夫差, 為了復仇, 他臥薪嚐膽, 同時還進獻美人西施給吳王夫差。 西施漂亮溫婉, 吳王夫差對她寵愛有加, 也對越過放鬆了警惕。 七年之後, 越王勾踐偷襲吳國, 並最終一舉殲滅了整個吳國。 那吳國滅國之後, 西施究竟是作為母國的功臣頤養天年還是作為吳國的家眷被發配處置了呢?

蔚山之戰

記得在我小時候看的一部關於西施的電視劇裡邊, 是說西施最終是跟越國大夫范蠡一起歸隱田園了。 杜牧所作的《杜秋娘詩》中也寫到“西子下姑蘇, 一舸逐鴟夷”也是默認西施是和範蠡一塊雙宿雙飛了。 甚至現在民間還有一些紀念西施和範蠡愛情故事的場所, 說是範蠡在送西施去吳國的途中, 兩人心生愛慕, 還一塊生下一子。 在吳越之間的地界, 還有一“愛子庭”, 用於紀念西施和範蠡的愛情結晶。 東漢袁康所作的《越絕書》也有記載:“吳亡後, 西施複歸範蠡, 同泛五湖而去”。 如此來看, 雖然是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但是西施好歹還是有一個幸福美滿的歸宿的。

網路圖片-範蠡西施

不過還有另一學術上比較認同的說法, 西施其實也沒能倖免紅顏薄命的下場。 雖立功, 卻最終是被越王裝進皮袋, 沉到江裡。 關於這一說法, 有大量的古人文獻資料為佐證,

如《墨子.親士》篇說:“西施之沈(“沈”通“沉”), 其美也。 ”《太平御覽》引東漢趙曄所撰《吳越春秋》中西施的記載:“吳亡後, 越浮西施于江, 隨鴟夷以終。 ”這些文獻資料都說明西施最終是以沉水而亡謝幕。

西施浣紗

關於範蠡和西施,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與《貨殖列傳》都提到範蠡,

卻沒有提到西施, 大概在司馬遷的考證中, 範蠡和西施是沒有太大關係的吧。 至於是司馬遷確實沒考證到相關資料, 還是刻意不寫進去, 這就不得而知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