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李莉:閱讀因“非連續”而豐富——語文“非連續性文本”評價探討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第四學段的“學段目標與內容”中增加了“閱讀由多種材料組合、較為複雜的非連續性文本, 能領會文本的意思, 得出有意義的結論”。 為了達到這一目標, 對日常教學進行有效的引導, 多地市在考試評價上做了有益的探索。 筆者搜集了2015年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具有代表性的中考試卷, 對其中涉及“非連續性文本”考試評價部分的各個層面進行了研討。

一、考試評價目標探索

語文閱讀教學因“非連續性文本”的加入而豐富。 通過培養學生的“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能力, 能讓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

因此, 在對“非連續性文本”的考試評價中, 各地市語文試題命制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目標評價。

1.尋找資訊。 作為一個高效的閱讀者, 要能結合自己已有的知識結構, 重新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 通過閱讀, 熟練地尋找自己所需的資訊, 更好地理解文本。 尋找適當有效的資訊是閱讀的最基本能力, 也是更好地形成解釋、遷移運用、反思評價的基礎。

在考試評價中, 通過設問, 引導學生能夠從句子(或段落)中, 或隱藏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句子(或段落)裡尋找有用的資訊, 形成對文本的廣泛全面的理解。 如江蘇鎮江卷中出現央視《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熱播後引發相關的三段言論, 讓考生依據材料, 說說當下民眾在漢字運用與書寫上的現狀;又如四川樂山卷提供三則關於“電子閱讀與紙質閱讀”的材料,

讓學生篩選其中的關鍵資訊等。

2.形成解釋。 好的閱讀者能根據不同來源的材料, 提取資訊, 並解釋其中的關聯, 確定自己的主要觀點。 這也是非連續性文本閱讀中學生比較難以把握的部分。

在考試評價中, 提供不同來源的資料, 讓學生解釋關係, 得出屬於自己的觀點。 如江蘇南通卷中出現了三則材料——漫畫《少一點》、電視連續劇《虎媽貓爸》對白(節選)、楊東平的《家庭教育的核心價值——再論孩子會不會輸在起跑線上》一文。 讓考生就“孩子會不會輸在起跑線上”這一問題, 談談自己的看法。

3.遷移運用。 根據閱讀文本中提供的內容進行運用,

吸收文本中提供的範例, 結合前後提供的資訊, 要求學生把在文本中找到的資訊與其他的知識相聯繫, 有創意地遷移運用, 這也是對評價目標設置的一個新嘗試。 如福建廈門卷中根據前文對於文房四寶的介紹, 在範例的引導下, 將筆墨紙硯與生活物品結合, 能清晰地說明自己的創意;又如上海卷中關於宣傳推廣“上海弄堂遊戲”中的“賞郵看畫我參與”板塊的設計, 觀郵寫郵實則是基於前文的三則關於弄堂遊戲的材料介紹。

二、考試評價內容探索

在對“非連續性文本”的考試評價中, 通過題目的設置, 讓學生學會閱讀圖表、資料文字等不連續的內容, 進而達到尋找資訊、形成解釋、遷移運用、反思評價的目的。

對語文學科來說, 還有更重要的一面則是體現在對評價內容的選擇上。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基於此, 在對於試題內容的選擇上, 各地市中考語文考試評價做了許多新嘗試。

1.傳承傳統文化, 展示民俗風情。 語文學科對於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 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 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 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 因此在考試評價中注重命題的價值取向, 選材方面回歸傳統文化、品味經典詩文, 引導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 感受祖國語言文字豐富的內涵, 增強民族自豪感;通過品鑒傳統文化及富有民俗風情的內容, 引導學生感受其中所蘊含的愛國熱情。 在今年各地市的中考試卷“非連續性文本”閱讀考查中,

一方面傳統文化成為考查主題, 比如多地以漢字聽寫大會、傳統書法、京劇行當等為主題;另一方面, 民俗風情也成為很好的載體, 比如上海的弄堂遊戲、廈門的閩南端午習俗等。 這些都是為了讓學生在傳統文化和民俗風情中體味愛國情懷。

2.體現生活實踐, 培養生存能力。 生活處處有語文, 在“非連續性文本”考查內容的選擇上, 各地都力圖與考生的生活實際結合在一起。 比如各地的試卷中出現了“數字時代, 我們的大腦被改變了”(廣東廣州卷)、“無線城市掌上公交”APP的使用(福建廈門卷)等與學生生活相關的考查主題。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 類似的對數位時代的各類產品介紹及使用說明也層出不窮, 語文的學習和運用必須與時俱進,絕不能故步自封。只有與生活緊密聯繫的學習,才能煥發出永恆的生機和魅力。

三、考試評價方式探索

今年各地市的中考語文試卷,將“非連續性文本”的考試評價與口語交際、閱讀、綜合性學習等課程目標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對其考試評價方式做了有益的探索。

1.在口語交際考查中體現閱讀能力。福建廈門卷在口語交際部分考查了“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能力。

中山公園公交站牌前,一位中年婦女正焦急地張望著,你上前熱心詢問:“(1)”她說:“我急著要到輪渡和旅行團會合,可等了很久也沒車。公車啥時能到這兒呢?”你馬上拿出手機,查了“無線城市掌上公交”之後,告訴她:“(2)”

試卷提供了32路公交行程圖,讓考生根據行程圖將對話補充完整。“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較傾向于應用型的閱讀,而口語交際部分是語文教學中最貼近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兩者可以較好地融合。在考試評價中,很貼近時代地選擇了“無線城市掌上公交”這一APP的使用,把它與語文學習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另外,對百度地圖、列車時刻表、藥品說明書等的閱讀,也是“非連續性文本”閱讀的一部分,都可以與口語交際部分結合起來考查。

2.在名著閱讀考查中體現閱讀能力。北京卷在名著閱讀部分考查了“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能力。試卷中讓考生閱讀“空城計”的連環畫,完成試題。

(1)連環畫中有一幅是通過司馬懿的專注神情來表現諸葛亮的臨危不亂,這幅畫是第___幅。

(2)從連環畫的內容來看,足智多謀的諸葛亮臨危不亂,使用①的計謀嚇退了司馬懿,化險為夷。同樣能表現諸葛亮足智多謀的故事在小說《三國演義》中還有很多,比如②。

(3)諸葛亮的形象經常出現在京劇舞臺上。從連環畫和下面的連結材料可以看出,京劇舞臺上的諸葛亮應當由生行中的___來扮演。

名著閱讀是學生課外閱讀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課標關於課外讀物的建議,各地明確了中考語文的名著考查範圍。在名著閱讀考查中加入“非連續性文本”閱讀的元素是一種很好的嘗試。圖文結合,既考查了學生對名著的閱讀體驗,又考查了學生閱讀由插圖、文字等多種材料組合的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能力,引導他們領會插圖的意思,得出有意義的結論。這考查的不僅僅是識記、理解層面,而且上升到考查評價、應用層面。“非連續性文本”閱讀的介入,讓名著閱讀的考查更豐富多彩了。

3.在綜合性學習考查中體現閱讀能力。在綜合性學習的日常教學中,學生大量搜集資料,而這些資料的整合和評價反思,都與閱讀“非連續性文本”的能力密不可分。各地市對綜合性學習板塊的考查多以“非連續性文本”閱讀的形式出現。閱讀“非連續性文本”,讓學生學會獲取、處理、評價資訊,考查學生根據材料提供的線索和情境獲取、分析和解釋資訊,對新資訊做出判斷和評價的能力。同時,一個有效的情境的創設也可以考查學生在綜合性學習中語文綜合運用、展示與交流學習成果的能力。

四、考試評價方向借鑒

自從2011版課標推出這個概念之後,各地市中考語文考試評價中一直進行了多種嘗試。命題者力圖通過對“非連續性文本”考試評價的嘗試,有效整合滲透核心價值觀,以愛國、平等、和諧等核心關鍵字為經線,以口語交際、名著閱讀、綜合性學習等為緯線,設計具有引導性的試題,為一線教師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評價方式。但是這種將“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能力與各個板塊的目標和內容要求結合在一起,事實上也只是一種非典型性的考查方式。今後的評價方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索:

1.評價目標高階化。縱觀各地市的中考試卷,“非連續性文本”閱讀的評價目標多針對閱讀能力中的尋找資訊、形成解釋及簡單的遷移運用層面,對於更高層次的評價反思,如針對提供的各種不同類型、不同表達方式的材料的篩選組合評價能力的考查尚屬摸索狀態。隨著教學研究及考試評價研究的深入,今後考查的目標應該向更全面,更高層次的能力發展。

2.評價內容廣泛化。滲透傳統文化這是“非連續性文本”閱讀的一大特色,但同時也是一把“雙刃劍”。“非連續性文本”閱讀更強調生活化、實用性,如果選擇的考查文本文學色彩太過濃郁,反而不利於學生在生活中運用語文能力的培養。因此,評價內容應該在堅持自己特色的基礎上,更符合“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特點,力爭在評價內容上取材更廣泛、更實用。

3.評價方式多樣化。各地市中考語文試題命制時,在口語交際、名著閱讀、綜合性學習等板塊都進行了“非連續性文本”的考試評價嘗試。事實上,“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能力更應該體現在對於大量的碎片化的文本的整合處理上,今後可以嘗試在現代文閱讀、寫作中考查這種閱讀能力。比如在泛讀中通過大量的圖表、資料、文字、圖畫等的結合閱讀,真正考查學生的“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能力。也可以在寫作的引導中嘗試引入“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材料,刺激學生進行辯證思維。

(福建省廈門市教育科學研究院361003)

語文的學習和運用必須與時俱進,絕不能故步自封。只有與生活緊密聯繫的學習,才能煥發出永恆的生機和魅力。

三、考試評價方式探索

今年各地市的中考語文試卷,將“非連續性文本”的考試評價與口語交際、閱讀、綜合性學習等課程目標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對其考試評價方式做了有益的探索。

1.在口語交際考查中體現閱讀能力。福建廈門卷在口語交際部分考查了“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能力。

中山公園公交站牌前,一位中年婦女正焦急地張望著,你上前熱心詢問:“(1)”她說:“我急著要到輪渡和旅行團會合,可等了很久也沒車。公車啥時能到這兒呢?”你馬上拿出手機,查了“無線城市掌上公交”之後,告訴她:“(2)”

試卷提供了32路公交行程圖,讓考生根據行程圖將對話補充完整。“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較傾向于應用型的閱讀,而口語交際部分是語文教學中最貼近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兩者可以較好地融合。在考試評價中,很貼近時代地選擇了“無線城市掌上公交”這一APP的使用,把它與語文學習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另外,對百度地圖、列車時刻表、藥品說明書等的閱讀,也是“非連續性文本”閱讀的一部分,都可以與口語交際部分結合起來考查。

2.在名著閱讀考查中體現閱讀能力。北京卷在名著閱讀部分考查了“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能力。試卷中讓考生閱讀“空城計”的連環畫,完成試題。

(1)連環畫中有一幅是通過司馬懿的專注神情來表現諸葛亮的臨危不亂,這幅畫是第___幅。

(2)從連環畫的內容來看,足智多謀的諸葛亮臨危不亂,使用①的計謀嚇退了司馬懿,化險為夷。同樣能表現諸葛亮足智多謀的故事在小說《三國演義》中還有很多,比如②。

(3)諸葛亮的形象經常出現在京劇舞臺上。從連環畫和下面的連結材料可以看出,京劇舞臺上的諸葛亮應當由生行中的___來扮演。

名著閱讀是學生課外閱讀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課標關於課外讀物的建議,各地明確了中考語文的名著考查範圍。在名著閱讀考查中加入“非連續性文本”閱讀的元素是一種很好的嘗試。圖文結合,既考查了學生對名著的閱讀體驗,又考查了學生閱讀由插圖、文字等多種材料組合的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能力,引導他們領會插圖的意思,得出有意義的結論。這考查的不僅僅是識記、理解層面,而且上升到考查評價、應用層面。“非連續性文本”閱讀的介入,讓名著閱讀的考查更豐富多彩了。

3.在綜合性學習考查中體現閱讀能力。在綜合性學習的日常教學中,學生大量搜集資料,而這些資料的整合和評價反思,都與閱讀“非連續性文本”的能力密不可分。各地市對綜合性學習板塊的考查多以“非連續性文本”閱讀的形式出現。閱讀“非連續性文本”,讓學生學會獲取、處理、評價資訊,考查學生根據材料提供的線索和情境獲取、分析和解釋資訊,對新資訊做出判斷和評價的能力。同時,一個有效的情境的創設也可以考查學生在綜合性學習中語文綜合運用、展示與交流學習成果的能力。

四、考試評價方向借鑒

自從2011版課標推出這個概念之後,各地市中考語文考試評價中一直進行了多種嘗試。命題者力圖通過對“非連續性文本”考試評價的嘗試,有效整合滲透核心價值觀,以愛國、平等、和諧等核心關鍵字為經線,以口語交際、名著閱讀、綜合性學習等為緯線,設計具有引導性的試題,為一線教師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評價方式。但是這種將“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能力與各個板塊的目標和內容要求結合在一起,事實上也只是一種非典型性的考查方式。今後的評價方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索:

1.評價目標高階化。縱觀各地市的中考試卷,“非連續性文本”閱讀的評價目標多針對閱讀能力中的尋找資訊、形成解釋及簡單的遷移運用層面,對於更高層次的評價反思,如針對提供的各種不同類型、不同表達方式的材料的篩選組合評價能力的考查尚屬摸索狀態。隨著教學研究及考試評價研究的深入,今後考查的目標應該向更全面,更高層次的能力發展。

2.評價內容廣泛化。滲透傳統文化這是“非連續性文本”閱讀的一大特色,但同時也是一把“雙刃劍”。“非連續性文本”閱讀更強調生活化、實用性,如果選擇的考查文本文學色彩太過濃郁,反而不利於學生在生活中運用語文能力的培養。因此,評價內容應該在堅持自己特色的基礎上,更符合“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特點,力爭在評價內容上取材更廣泛、更實用。

3.評價方式多樣化。各地市中考語文試題命制時,在口語交際、名著閱讀、綜合性學習等板塊都進行了“非連續性文本”的考試評價嘗試。事實上,“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能力更應該體現在對於大量的碎片化的文本的整合處理上,今後可以嘗試在現代文閱讀、寫作中考查這種閱讀能力。比如在泛讀中通過大量的圖表、資料、文字、圖畫等的結合閱讀,真正考查學生的“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能力。也可以在寫作的引導中嘗試引入“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材料,刺激學生進行辯證思維。

(福建省廈門市教育科學研究院361003)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