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咳嗽家長只給做小兒推拿,延誤病情最終轉成肺炎一度病危

孩子生病, 家長心疼, 送醫院打針吃藥, 既怕人多交叉感染, 又怕拍片有輻射、藥物副作用大。 而“小兒推拿”不打針不吃藥治療兒科常見疾病的金字招牌一出, 大受家長們的歡迎, 但“小兒推拿”療法真的可以治療所有的小兒疾病嗎?

近日, 某知名新聞社記者報導的一則有關新聞, 使大家對於“神奇的小兒推拿”開始有了懷疑。

據報導, 高先生有一名2歲的女兒甯甯, 在一家名為“甘之堂”的小兒推拿機構進行推拿治療咳嗽。 但就是由於所謂的推拿療法, 導致甯甯被延誤了就診, 一場小咳嗽演變得越來越嚴重,

最終在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被醫生診斷得了肺炎, 三次住院治療, 期間一度病危。

高先生介紹說, 甯甯的體質和腸胃功能都不太好, 在妻子同事的介紹下知道了這家名為“甘之堂”的小兒推拿機構。

由於妻子的同事說該小兒推拿機構效果不錯,

外加不想讓甯甯總是吃藥, 之後高先生夫妻倆就帶甯甯去體驗了, 再後來有幾次甯甯普通感冒、發熱、咳嗽, 夫妻倆也選擇了帶甯甯去做推拿。

在此過程中, 前後為甯甯充值了3次消費卡, 共花費人民幣3000元。 此外, 甯甯的媽媽也在“甘之堂”報了一個“媽媽推拿學習班”, 花了學費1200元。

9月25日, 甯甯出現了咳嗽症狀。 開始兩天由於症狀並沒有那麼嚴重, 家人選擇了先觀察。 之後在27日和28日分別都去該機構做了2次推拿治療, 國慶放假期間暫停了, 但之後10月4日到6日都去了“甘之堂”連續做了3天的推拿。

但這一次, 甯甯的咳嗽卻一直沒有好轉。

緊接著, 到了10月6日的晚上, 甯甯的咳嗽變得異常嚴重。

在甯甯被送到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後, 經過醫生診斷, 甯甯所患病症為社區獲得性肺炎, 也就是感染性的肺炎, 根本不是“甘之堂”所說的一般的小感冒咳嗽。

當晚, 甯甯就因為咳嗽異常嚴重而住院, 在10月17日出院後僅隔2天, 再次出現高燒, 原來除了肺炎外, 甯甯還感染了EB病毒, 不得不再次住院治療,

期間甚至一度病危, 險些住進ICU病房, 一直到11月3日才出院。 不過, 11月4日, 甯甯又一次因為同樣的肺炎回到醫院, 這一次, 甯甯一直到11月14日才出院。

前後三次住院, 共計花費人民幣近4萬餘元。

高先生認為:“後兩次住院雖說不是他們直接導致的, 但也是有間接關係的,

是他們誤導耽擱了治療。 ”

此外, “甘之堂”負責人熊女士與甯甯媽媽的聊天過程中, 對他們懷疑甯甯是不是患了支氣管炎的說法予以了否認, 讓他們用所謂“中醫思維”去思考疾病。

高先生覺得正是這樣才導致了孩子就醫的延誤, 同時披露“甘之堂”還存在非法行醫的問題:“他們有在做相應的治療, 但是並沒有行醫資質。 ”

而對於高先生的說法, “甘之堂”創始人熊女士並不認同, 她說:“小兒推拿是幫助提高體質, 保健調理, 緩解身體不適, 加速咳嗽恢復的輔助調理作用, 並不存在行醫行為。 ”

同時回應說:“回家後吃了什麼東西, 喝了什麼東西, 就不知道了, 導致病症加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且他(指高先生)有擅自用藥的問題, 我們有一套的流程, 但他離開這裡後的行為我們沒法掌握,但在這裡至少是穩定的。”並推測孩子後續病症的加重會與醫院有關係:“為什麼不找醫院,要找我們呢?”

甯甯出院後,高先生曾到“甘之堂”進行聲討,同時投訴到了區衛計局。衛計局綜合監督科工作人員之後便對“甘之堂”進行了現場檢查。

相關工作人員回復說:“甘之堂”的確沒有行醫資質,但推拿本來也不需要行醫資質,在現場檢查中,也沒有發現相關的行醫器械,暫時沒有發現其有從事醫療活動的證據。

之後,衛計局向“甘之堂”下達了衛生監督意見書,並提出要求,要求其在經營宣傳過程中,不得出現醫療專業術語、醫療效果等,與醫療診斷相關的詞彙。同時,針對高先生的投訴,要求“甘之堂”退還其在店內的消費。

其實小兒推拿是一種中醫治療的手段,但並不像某些商家宣傳的那麼神奇,對小兒的所有問題都有效。但小兒推拿對於一些慢性功能性疾病是具有效果的,但對於突發性感染性疾病,則效果不大,甚至沒有效果,迷信小兒推拿“萬金油”般的“奇效”只會耽誤病情。

而在一般的醫院,在做推拿時除了這相關的專業知識,還需要行醫資格證,但自從“小兒推拿療法”備受推崇,而市場上相關機構的監督管理卻沒有跟上,並沒有對從業人員的資格有相應的要求。

孩子生病後,最好要先到醫院進行診療,即使選擇推拿治療,也要到醫院等正規的醫療機構進行,千萬不要盲目相信店家的所謂宣傳,以免延誤病情。

文:父母堂(askjane)原創 || 父母堂每天在這裡與你分享育兒知識,喜歡就關注我們吧!

但他離開這裡後的行為我們沒法掌握,但在這裡至少是穩定的。”並推測孩子後續病症的加重會與醫院有關係:“為什麼不找醫院,要找我們呢?”

甯甯出院後,高先生曾到“甘之堂”進行聲討,同時投訴到了區衛計局。衛計局綜合監督科工作人員之後便對“甘之堂”進行了現場檢查。

相關工作人員回復說:“甘之堂”的確沒有行醫資質,但推拿本來也不需要行醫資質,在現場檢查中,也沒有發現相關的行醫器械,暫時沒有發現其有從事醫療活動的證據。

之後,衛計局向“甘之堂”下達了衛生監督意見書,並提出要求,要求其在經營宣傳過程中,不得出現醫療專業術語、醫療效果等,與醫療診斷相關的詞彙。同時,針對高先生的投訴,要求“甘之堂”退還其在店內的消費。

其實小兒推拿是一種中醫治療的手段,但並不像某些商家宣傳的那麼神奇,對小兒的所有問題都有效。但小兒推拿對於一些慢性功能性疾病是具有效果的,但對於突發性感染性疾病,則效果不大,甚至沒有效果,迷信小兒推拿“萬金油”般的“奇效”只會耽誤病情。

而在一般的醫院,在做推拿時除了這相關的專業知識,還需要行醫資格證,但自從“小兒推拿療法”備受推崇,而市場上相關機構的監督管理卻沒有跟上,並沒有對從業人員的資格有相應的要求。

孩子生病後,最好要先到醫院進行診療,即使選擇推拿治療,也要到醫院等正規的醫療機構進行,千萬不要盲目相信店家的所謂宣傳,以免延誤病情。

文:父母堂(askjane)原創 || 父母堂每天在這裡與你分享育兒知識,喜歡就關注我們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