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字裡藏醫》之——淚(下)

2012年3月29日, 一位大媽初診, 問知其出生地是唐山, 順口問一句76年大地震是怎麼過來的, 老人一聽眼圈就紅了, 說當時房屋倒塌, 小姨和表弟就被壓死在身邊, 她靠塊石頭支撐, 留下呼吸空間得救, 全家一夜死6口。 此後處於抑鬱、驚悸、內疚、負罪、失眠狀態至今, 其心下瘀結堅硬, 點穴之時痛哭失聲。 事情已經過去35年半多, 誰說時間能治癒一切?

2012年4月13日, 昨天大媽複診, 高高興興如同換了個人。 睡眠好了, 多年反復做得幾個夢, 比如關門關不上, 驚恐害怕, 比如走進骯髒的廁所裡面等等噩夢都不見了。 胸悶心痛也減輕了。 大媽說以前覺得活得沒意思, 能活到60看到閨女結婚也就算了。 現在想活到80了!腹診, 心結減輕三分之一, 點穴也不那麼疼了, 也沒哭。

患者女兒記錄回憶說:“我至今仍然記得第一次帶媽媽看徐老師的場景。 把脈, 腹診, 扎針。 腹診時徐老師大呼“抑鬱症!”按完肚子紮上針,

媽媽哇一聲哭了出來, 那種哭是我從來沒見過的, 撕心裂肺!爸爸在旁邊拉著她的手說, 別哭了, 別哭了。 徐老師說“讓她哭!想哭就哭!”就這樣, 行針半個小時, 媽媽整整哭了半個小時。 那間屋子兩張床, 另一張床徐老師沒有安排病人。 當時我們一家人看著她哭的狀態都極度擔心, 覺得60歲的老太太, 讓她這麼哭, 可別出點啥事兒。 起針後, 媽媽很疲勞的樣子, 但是她的臉上好像有了點紅暈。 從北京到天津, 一路上媽媽都在打嗝放屁。

從那之後, 大概半年的時間, 每隔半個月到一個月, 就去找徐老師看診一次。 媽媽的狀態越來越好, 人的精神頭兒一點一點足起來了, 走路呼呼帶風。 有一天我們突然發現她自己做著做著家務哼起了小曲兒。

最有意思的是, 媽媽說, 發現看自己的老頭兒越來越順眼了。 連她自己都好奇怪的跟我說, “為什麼以前怎麼看你爸怎麼不順眼?現在怎麼瞧他怎麼覺得這老頭兒不錯?”媽媽整個人有一種脫胎換骨的感覺, 這種變化是由內而外的, 身心合一的。 心結一打開, 整個人都開朗了起來。 ”

其實哭泣流淚本身的背後, 是人體自我調節氣機和心神的過程, 這是自然本能的反應, 如果被人為有意識地壓抑控制, 就會長期積聚在體內形成難以化解的心結, 持續影響人的情緒、情感和精神。

我媽的中醫師傅大同名醫馬衡樞先生曾經治療一位產後突然回奶的患者, 馬先生切脈後回答說:“不需吃藥, 今天中午到背陰地兒大哭一場, 奶水就有了。 ”婦女不信, 馬先生說:“照我說的辦, 否則吃藥也不行!”第二天, 婦女欣喜地跑到馬先生家說:“馬先生, 有奶了, 有奶了!”馬先生笑著說:“我通過切脈, 估計你和丈夫或別人吵了架, 生了氣, 這就叫氣憋奶。 氣順了, 奶自然就有了。 ”

馬先生的治療方法可謂獨特, 是非藥物療法或稱時空療法, 時間是中午, 方位是背陰地兒。 方法是大哭一場, 如果加上捶胸頓足, 按揉膻中穴或乳頭外上方的天池穴效果就更好了。 馬先生三十歲時曾得大病, 後改行學醫。 自知氣弱, 所以從來不給患者扎針點穴, 小方小藥、簡便廉驗是他的拿手。

很多人問,生氣不是傷肝嗎?怎麼會傷心,中醫不是說大喜才傷心嗎?這事兒吧,要看是多大的事兒,更要看發生在誰身上了。中醫按五行細分了五種情緒的歸屬,但是只要動情緒,都是動心,輕則動心包,重則動心神。《黃帝內經》講:“膻中者,喜樂出焉”講的是常態,心氣足自然心曠神怡,心氣虛容易憂悲,心內藏邪,容易變得陰毒嫉恨狐疑。心火過亢,容易狂妄自大、目空一切。

無論是各種情緒變化,過多或過於劇烈最終都會消耗人的精氣神,最終變得麻木抑鬱,或者變得心胞破損、傷心失神。我曾經接診過一位余小姐,也是抑鬱症,自稱曾經哭過24小時,中間出了吃飯上廁所,幾乎沒停過。《金匱要略·婦人雜病》篇:“婦人臓躁,喜悲傷欲哭,象如神靈所作,數欠伸,甘麥大棗湯主之。”這個湯裡面都是食材,口感甜美,能補益氣血,養心安神。這種情況擱在今天,應該給她吃甜巧克力,或者其他甜品。

相對有痛苦不哭出來來講,對身心傷害的另一種情況就是沒痛苦卻要哭,或者總是把自己設計沉浸在某種悲傷的場景和氛圍中讓自己哭。這種情況于影視戲劇演員或哭喪的人為多見。

職業哭喪的人或演技派演員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和技巧,不動心但是能達到哭泣流淚的效果,真正做到了哀而不傷。演技差的的除了用眼藥水催情以外就會走向純情入戲的道路,最終陷入其中難以自拔,現實生活和戲劇人物混為一談,入戲難,出戲更難,最終導致人生悲劇。

我一直難忘傅彪在《大腕》的時候對著人體模型很快入戲哭的稀裡嘩啦的樣子,我也一直認為傅彪是個敬業的好演員,只是這樣入戲難免要傷身傷心傷神。

小方小藥、簡便廉驗是他的拿手。

很多人問,生氣不是傷肝嗎?怎麼會傷心,中醫不是說大喜才傷心嗎?這事兒吧,要看是多大的事兒,更要看發生在誰身上了。中醫按五行細分了五種情緒的歸屬,但是只要動情緒,都是動心,輕則動心包,重則動心神。《黃帝內經》講:“膻中者,喜樂出焉”講的是常態,心氣足自然心曠神怡,心氣虛容易憂悲,心內藏邪,容易變得陰毒嫉恨狐疑。心火過亢,容易狂妄自大、目空一切。

無論是各種情緒變化,過多或過於劇烈最終都會消耗人的精氣神,最終變得麻木抑鬱,或者變得心胞破損、傷心失神。我曾經接診過一位余小姐,也是抑鬱症,自稱曾經哭過24小時,中間出了吃飯上廁所,幾乎沒停過。《金匱要略·婦人雜病》篇:“婦人臓躁,喜悲傷欲哭,象如神靈所作,數欠伸,甘麥大棗湯主之。”這個湯裡面都是食材,口感甜美,能補益氣血,養心安神。這種情況擱在今天,應該給她吃甜巧克力,或者其他甜品。

相對有痛苦不哭出來來講,對身心傷害的另一種情況就是沒痛苦卻要哭,或者總是把自己設計沉浸在某種悲傷的場景和氛圍中讓自己哭。這種情況于影視戲劇演員或哭喪的人為多見。

職業哭喪的人或演技派演員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和技巧,不動心但是能達到哭泣流淚的效果,真正做到了哀而不傷。演技差的的除了用眼藥水催情以外就會走向純情入戲的道路,最終陷入其中難以自拔,現實生活和戲劇人物混為一談,入戲難,出戲更難,最終導致人生悲劇。

我一直難忘傅彪在《大腕》的時候對著人體模型很快入戲哭的稀裡嘩啦的樣子,我也一直認為傅彪是個敬業的好演員,只是這樣入戲難免要傷身傷心傷神。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