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讀經明義丨《春秋》:與鄰為善 厚道做人

作者:朱偲

導讀:《春秋》天子之事也。 ”孔子以《春秋》為後世確立王法和不易之規矩, 褒獎善舉以勸導後人為善, 貶斥惡行為多行不義之人敲響警鐘。 《周易》中“積善之家, 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 必有餘殃”說得其實也是這個意思。

齊桓公是春秋五霸之首。 在“南夷與北狄交, 中國不絕如縷”的情況下, 他挺身而出, 尊王攘夷, 為中原諸國救危扶難, 為華夏文明的薪火相傳立下了汗馬功勞。 推究桓公成就不世之功的訣竅, 可以說三個“救”字是關鍵。

一是救邢存衛。 自桓公入主齊國以來, 憑藉其雄厚的國力屢次召集會盟, 進展都不順利, 北杏首次會盟後不久, 就有參與會盟的國家不服從桓公號令, 甄、幽之盟情況也類似, 可謂是摁下葫蘆起來瓢。 不久後, 邢國、衛國因為狄人的侵略先後亡國, 這時桓公不因為此前邢國、衛國或沒有參與會盟、或一度背叛盟誓就見死不救,

而是展現出霸主的胸懷、不計前嫌, 派遣軍隊去重建了邢國和衛國。 桓公的仁義之行感動了各國, 由此霸業初成。

二是救魯之患。 魯國是周公之後, 是春秋時期的望國。 當時魯莊公去世不久, 夫人哀姜與公子慶父私通, 先後殺死了繼位的子般、閔公, 魯國連續兩任君主被弑,

賢臣季友流亡國外, 國人人心惶惶, 國家處於深刻的危難之中。 這時齊桓公並沒有趁火打劫、落井下石, 而是派正卿高傒帶領軍隊前來安定魯國, , 並協助季友等縊殺亂首哀姜、公子慶父、立魯僖公為新君。 魯國人感念桓公的恩德, 從此成為桓公霸業的堅定支持者。

三是救鄭伐楚。 南方的楚國強盛起來, 不但僭稱王, 還屢屢興兵侵擾鄭、許等國。 顯然桓公不是個欺軟怕硬的主, 見楚國如此強橫, 他就帶領諸國軍隊救鄭, 順勢伐楚, 強迫楚國簽訂合約, 在此後十幾年內不敢北進中原。 齊桓霸業由此大成。

與此相反, 《春秋》中也有一些相反的例子。 春秋初期, 宋國內亂, 華督殺害宋殤公和大夫孔父, 擁立公子馮為君, 是為宋莊公。 陳鄭魯齊等國得知後, 一度要替宋國討賊、主持正義, 但事實證明, 這不過是一次趁火打劫而已, 後來各國紛紛收受宋莊公、華督的賄賂作罷。 事情到此還沒完, 這些趁火打劫的國家在幾年之後也先後經歷了內亂, 陳國有公子佗殺害世子、鄭國忽、突兩公子之爭、魯國有桓公橫死國外、齊國則有公孫無知弑齊襄公自立。

後來乾隆帝在總結這段歷史後提出一個著名的論斷:“利人之亂未有不自亂者也。 ”

這一歷史的經驗被後來的政治家自覺繼承, 即使在漢唐極盛時期, 中國也不像其他很多國家那樣熱衷於窮兵黷武, 而是秉持一種與鄰為善的態度, 類似行為在史書中多有記載。

縱覽中國歷史, “周雖舊邦, 其命維新”是一個獨特規律, 中國沒有像其他國家那樣曇花一現後, 就是長期的一蹶不振, 而是不斷地復興, 不斷地自我革新, 生生不息。 這或許與中國人身上所特有的內心善良和政治家秉持的人為善的態度有一定關係。

處理國際關係如此,處理人際關係也如此。人是社會的動物,秉持與人為善的態度,杜絕落井下石的行為,同樣有助於我們在社會中立足並優遊的生活。

處理國際關係如此,處理人際關係也如此。人是社會的動物,秉持與人為善的態度,杜絕落井下石的行為,同樣有助於我們在社會中立足並優遊的生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