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如何建立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06)–學會寫長文字

很多人問我有什麼方法學會獨立思考, 其實我懂大家的意思是有沒有捷徑掌握?

其實我覺得任何專業都是有捷徑的, 否則你無法解釋機遇, 天資和努力程度都差不多的人, 最後的成就差距很大。

不過當我提到捷徑時, 有兩個潛臺詞。 第一、你看到我在走捷徑, 你也一定要看到從你的出發點到我的捷徑之間往往有一條鴻溝, 你要先學會跳過去;第二、捷徑只是指我走的直線距離短, 但我會背負更重的品質行走。 換句話說:捷徑往往也要求你你對品質有更高的要求, 要做的功還是一樣的, 只不過我付出的時間可能相對短。

(這句話很適合圖解, 希望有朋友幫忙畫一個)

堅持做自我總結就是學會獨立思考的一條捷徑, 要學會獨立思考, 起點是質疑, 但是最重要的要害在於學會自省, 而不是只有批判。 很多人往往誤解為有了批判能力就是在獨立思考, 沒有自省的批判能力往往導致更大的邪惡, 這一點你們可以翻翻歷史…

蘇格拉底說:未經審視的生活, 不值得一過。 我覺得這句話還可以引申為, 未經總結的思想, 不值得交流。

證明一個人經常在自省的最佳手段就是看他是否經常寫總結, 而且寫得還很有品質。 當你開始認真總結時, 就是開始思考自己和現實關係的過程, 這個過程各種滋味都會有, 總結得越深入,

有時候也越痛, 痛到你想放棄總結, 逃避一下現實, 這也可能。

在總結的方法裡面, 我最認同的方法是寫長文章, 寫長文章, 特別是一個人嘗試寫兩篇一萬字以上, 沒有什麼廢話的議論文, 是可以讓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快速提升幾個臺階的訓練方法。

1、為什麼是寫長文這個方法最好?

首先你得學會表達你的思想。 我有時候覺得真沒有什麼必要談獨立思考, 你要是連中文表達都不過關, 你又如何證明你的思考有品質?

我遇到一個需要思考的問題, 我往往會選擇先寫出文字, 在寫的過程中我會被迫謹慎思考自己的觀點, 辨析自己的邏輯, 希望它的立論和論證, 還有表達都能夠完整不被曲解表達我的想法, 當然做到這一點非常難,

為了避免觀點有失偏頗, 最後文章難免越寫越長。 但正因為這樣, 才有思維訓練的價值。

事實上我反對新手一開始就去學PPT, 很多和我合作過的朋友都知道, 我做PPT包括要求他們做PPT第一件事情都是寫文案, 我需要儘量看清你思考的邏輯, 才能比較深入判斷你的PPT是否架構合理, 用何種表達形式會更加符合主題。

而且把你思考的內容變成PPT, 還有思維導圖還不是最後的思想, 很多看起來頭頭是道的PPT或者思維導圖, 你可以嘗試變成一篇長文字試試, 你會發現看起來很有邏輯的結構, 真要做到上下銜接非常困難。

PPT和思維導圖的優點是視覺化, 用你的經驗感代入替換很多複雜的細節論證, 所以一旦形成文字, 你就發現很多細節經不起推敲。

所以某種意義上, 視覺化也是最好的欺騙性武器, 因為視覺最容易煽動情感的力量, 而不是理性。 Ppt往往是跳過細節和定義, 展示浮沙上的完美邏輯。

寫長文, 就會逼你反復思考你觀點下面每一個論據論證的細節, 你會發現這個過程讓人痛苦不堪, 灰心喪氣乃至放棄。 我有很多文字草草寫了個開頭就無法繼續, 因為我根本無法寫出有品質的思考, 我的意思是, 即便是寫一篇2000字的短文, 我發現我都不知道自己到底要表達什麼觀點。

我做重要的演講, 都會老老實實準備一個長幻燈片, 如果時間允許, 我甚至會把我在2個小時裡面要說的話全部寫下來, 這樣的事情在我剛剛出道的時候, 幹過很多次,

2個小時的演講大概要寫2~3萬字, 寧可多寫, 也不能少寫, 沒經驗的演講者, 往往語速會偏快, 很快就沒詞了。

其實我自己有主動隔一段時間找一個話題寫深度分析長文的習慣, 假如各位有印象的話, 比如我寫過

憤青網友是怎樣煉成的?–有感清華美女破譯北斗

一個人, 能又通又專嗎?

《棋與人生》讀後感

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系列長文15篇

70manU盤銷售經驗反思長文10篇

包括你們現在看到的獨立思考系列長文, 這些文章基本特點就是一開頭就4,5000字起, 很多長達萬言。

我今天再次回答一下:

這是我為自己在做艱苦的腦力訓練, 你愛看不看, 我管不了, 你同意不意我的觀點, 我更管不了。

你有沒有頭腦, 其實是看你平時愛不愛折磨不折磨你的大腦。

不過寫這樣有品質的長文,帶來的回報就是捷徑,這個捷徑的含義一方面是指提升你思考能力的捷徑,一方面也是幫你打開交往圈子的捷徑。很多朋友抱怨不在大城市,缺乏交流的機會,這都是糊塗想法。

你就算在大城市生活,你就能接觸到有品質的圈子?除非你先成為一個有品質的人,真正有才華的人在一個自媒體時代,是不那麼容易被湮沒的。網路上至少有一千萬個人能寫出一個好段子,但是能寫出一篇好長文章的人,你馬上可以把那個1000萬除以10萬,不到100個人。

在2012年初,我寫了一篇長文《思八達的劉一秒該倒了》,這篇文字寫得很艱苦,所有的材料來自自己搜索,分析判斷這個神秘的組織還要得出相對不是那麼情緒化的判斷,最後寫了1萬6千多字,經過刪減調整,發表在《中歐商業評論》上,有品質的長文還讓我認識了《哈佛商業評論》的朋友,讓我交往到兩位隱在中國企業裡面的高人,我們後面有各種形式的交流和合作。這種有品質的文字一下子就可以讓你打開你的人際交往圈,算不算捷徑?算,但是選擇走這條捷徑的人,你也願意付出這樣的努力麼?

2、寫長文就是要做好被批判的準備

有句電影臺詞說得好:知道自己在反對什麼是很容易的,但是知道自己為何而反對很難。

而寫長文字,恰恰讓自己的觀點最大程度被暴露,也就讓明眼人看出你觀點裡面的漏洞,甚至是無知。

但是我要請各位不要怕自己的觀點有漏洞,寫長文就是要準備被人批駁的,唯有經過嚴肅的批駁,你的思想體系才能進步。下一次寫文章才能更完備,更全面,更深刻。

比較沒有品質的批評是這樣的:你的這篇文章寫的太沒原則,太沒水準!如果你女兒被輪奸,你還能寫這樣的文章出來,我就佩服你!又比如好好做你的PPT吧,你就別跨界講話了。

有一些朋友的意見就值得我思考,比如這樣的:小孩子做了錯事父母有本事擺平,他就不怕做錯事了。而他父母的本事是體制給的,這是體制內的戲子,可不是簡單的歌星這麼簡單。如何幫孩子?這問題好比如何幫體制。李天一受到的關懷太多了,這才是病根子!

仔細思考我這篇文章,我覺得文章為什麼引起爭議?

第一,這個社會習慣性撕裂,其實大部分人還不習慣大家都在說“是”的時候,有人有說“不”的自由;

第二,網友閱讀很快,沒有完整理解我的文字表達,比如把寬容等同於減輕法律懲罰,把寬容人性等同于關懷李天一,這是誤解我的原意,但是我行文如何避免這樣的曲解?這是我要提高的。

第三,我的文章只談李天一,忽略了對弱者的心理關懷,這是讓很多人心裡不舒服的根源,這個批評是有道理的。如果大談對受害者的心理關懷,估計就是一片叫好,但是這不是我想寫的文章,我沒有必要為了討好所有的人,去寫一篇立場一定正確的文章。

其實你寫的長文未必就是在網路上公開,也許審閱你文章的是你的編輯,也許是你的導師,也許是你的領導,也許是你的客戶,所有慢慢建立獨立思考能力的人,我都懷疑他們在人生中的某個階段,經歷過把自己的長長的思考變成文字,然後交給別人無情批評的階段。

唯有經歷這種無情的批評,你才能真正經歷成長。

你觀察事物的角度決定了你的深度,你接納批評的胸懷決定了你的格局。

3、如何寫長文章?

寫長文章很難,你也不能一蹴而就,所以我想提一些方法給大家參考。

1、從你最熟悉的文體開始,從短的開始。

工作中使用的長文字類型很多,最能提升獨立思考能力的當然是議論文。

一位網友留言說:如果你能夠用多個”維度”的資料“講故事”——1、敘述過去的問題(記敘文);2、說明當前的現狀(說明文);3、提供未來的建議(議論文)…在老闆和客戶面前,你就更容易達到目標。

這裡面顯然記敘文最簡單,說明文更能一些,因為需要好的組織,而議論文就需要很多假設分析和推導,就比較複雜,如果你沒有寫長文字的習慣,不妨先從寫簡單明白清楚的記敘文開始。

如果你是大學生,不妨每天堅持寫日記,記下一天的感悟,儘量模仿一些自己看到的好文字風格有意識練習,只當訓練寫作的習慣,積累寫作的文筆。

如果你是小白領,不妨每天堅持寫工作總結,把一天的心得感悟寫下來,長期堅持會對自己職業成長有好的幫助。如果你有機會做PPT,請記得,先寫提綱,至少從寫提綱開始。PPT做完以後,如果要演講,爭取把演講詞都寫出來。

先不要追求一下子寫很長,寫一兩百字,慢慢到一兩千字,慢慢更長,我想大部分人在工作中能寫出3000字有條理的文章已經非常好了,有了這個基礎再追求更高的臺階。

其實寫到幾萬字後追求的目標又變成寫短文字,能夠短但是清楚,這個更難。

2、撿起我們在中學中學的知識。

在中學我們學過寫議論文,講過關於寫議論文的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論點要有針對性,不要面面俱到,最重要的一點是論點要同一。在論證過程中要保持思維的確定性,防止出現違反同一性的要求、偷換論題或轉移論題的現象。這一條是邏輯上最容易出問題的。

論據當然要真實,典型,新鮮,但關鍵是充分,不能以偏概全。

論證就是推導的邏輯,大的方向一是立論,這種最難,因為要證明自己是對的,而駁論只需要證明你的一個點有錯誤,可能就能推翻你的立論。但是駁論和立論都要避免抓住一點,不看全域是非的錯誤。

圍繞這些論證過程,我們中學其實學過總分總結構,學會從現象找問題,從問題裡找原因,從原因裡找主要矛盾,從矛盾裡看辯證轉化率的思維,我們也學過先破後立的建設性思考模式,只是這些訓練,我們都荒廢了,其實教育制度不好,不代表教育內容就全是錯的。

好好複習如何寫議論文,對你的職業成長幫助會非常大,這點我有絕對的自信。我們的議論文寫作裡面的知識遠遠超過麥肯錫的《金字塔原理》裡面的分享。

我培訓時常常調侃很多人ppt做得不好,一是因為語文不好,二是因為數學不好。大家笑,但我說的是真話。

3、把寫長文和你的興趣結合起來。

寫長文很累,堅持不下來怎麼辦?

我的建議是和你的一樣興趣結合起來。

你喜歡看電影,就寫一篇好影評,去豆瓣時光和愛看電影的人分享,也是一種樂趣。

你喜歡觀察生活,就寫日記,把這些零碎素材積累起來,順便加上一副手繪,誰知道哪天沒准你就是中國的高木直子。

你喜歡寫點思考,就開一個博客,慢慢和同樣愛好的人形成一個圈子,你的世界也就借助網路可以打開很多新的視窗。

如果他寫的文字沒有品質,這可能嗎?

其實最重要的不是長,而是要有品質。

我記得我說過:對品質沒有標準的人,生活也會陷入各種敷衍。

不過寫這樣有品質的長文,帶來的回報就是捷徑,這個捷徑的含義一方面是指提升你思考能力的捷徑,一方面也是幫你打開交往圈子的捷徑。很多朋友抱怨不在大城市,缺乏交流的機會,這都是糊塗想法。

你就算在大城市生活,你就能接觸到有品質的圈子?除非你先成為一個有品質的人,真正有才華的人在一個自媒體時代,是不那麼容易被湮沒的。網路上至少有一千萬個人能寫出一個好段子,但是能寫出一篇好長文章的人,你馬上可以把那個1000萬除以10萬,不到100個人。

在2012年初,我寫了一篇長文《思八達的劉一秒該倒了》,這篇文字寫得很艱苦,所有的材料來自自己搜索,分析判斷這個神秘的組織還要得出相對不是那麼情緒化的判斷,最後寫了1萬6千多字,經過刪減調整,發表在《中歐商業評論》上,有品質的長文還讓我認識了《哈佛商業評論》的朋友,讓我交往到兩位隱在中國企業裡面的高人,我們後面有各種形式的交流和合作。這種有品質的文字一下子就可以讓你打開你的人際交往圈,算不算捷徑?算,但是選擇走這條捷徑的人,你也願意付出這樣的努力麼?

2、寫長文就是要做好被批判的準備

有句電影臺詞說得好:知道自己在反對什麼是很容易的,但是知道自己為何而反對很難。

而寫長文字,恰恰讓自己的觀點最大程度被暴露,也就讓明眼人看出你觀點裡面的漏洞,甚至是無知。

但是我要請各位不要怕自己的觀點有漏洞,寫長文就是要準備被人批駁的,唯有經過嚴肅的批駁,你的思想體系才能進步。下一次寫文章才能更完備,更全面,更深刻。

比較沒有品質的批評是這樣的:你的這篇文章寫的太沒原則,太沒水準!如果你女兒被輪奸,你還能寫這樣的文章出來,我就佩服你!又比如好好做你的PPT吧,你就別跨界講話了。

有一些朋友的意見就值得我思考,比如這樣的:小孩子做了錯事父母有本事擺平,他就不怕做錯事了。而他父母的本事是體制給的,這是體制內的戲子,可不是簡單的歌星這麼簡單。如何幫孩子?這問題好比如何幫體制。李天一受到的關懷太多了,這才是病根子!

仔細思考我這篇文章,我覺得文章為什麼引起爭議?

第一,這個社會習慣性撕裂,其實大部分人還不習慣大家都在說“是”的時候,有人有說“不”的自由;

第二,網友閱讀很快,沒有完整理解我的文字表達,比如把寬容等同於減輕法律懲罰,把寬容人性等同于關懷李天一,這是誤解我的原意,但是我行文如何避免這樣的曲解?這是我要提高的。

第三,我的文章只談李天一,忽略了對弱者的心理關懷,這是讓很多人心裡不舒服的根源,這個批評是有道理的。如果大談對受害者的心理關懷,估計就是一片叫好,但是這不是我想寫的文章,我沒有必要為了討好所有的人,去寫一篇立場一定正確的文章。

其實你寫的長文未必就是在網路上公開,也許審閱你文章的是你的編輯,也許是你的導師,也許是你的領導,也許是你的客戶,所有慢慢建立獨立思考能力的人,我都懷疑他們在人生中的某個階段,經歷過把自己的長長的思考變成文字,然後交給別人無情批評的階段。

唯有經歷這種無情的批評,你才能真正經歷成長。

你觀察事物的角度決定了你的深度,你接納批評的胸懷決定了你的格局。

3、如何寫長文章?

寫長文章很難,你也不能一蹴而就,所以我想提一些方法給大家參考。

1、從你最熟悉的文體開始,從短的開始。

工作中使用的長文字類型很多,最能提升獨立思考能力的當然是議論文。

一位網友留言說:如果你能夠用多個”維度”的資料“講故事”——1、敘述過去的問題(記敘文);2、說明當前的現狀(說明文);3、提供未來的建議(議論文)…在老闆和客戶面前,你就更容易達到目標。

這裡面顯然記敘文最簡單,說明文更能一些,因為需要好的組織,而議論文就需要很多假設分析和推導,就比較複雜,如果你沒有寫長文字的習慣,不妨先從寫簡單明白清楚的記敘文開始。

如果你是大學生,不妨每天堅持寫日記,記下一天的感悟,儘量模仿一些自己看到的好文字風格有意識練習,只當訓練寫作的習慣,積累寫作的文筆。

如果你是小白領,不妨每天堅持寫工作總結,把一天的心得感悟寫下來,長期堅持會對自己職業成長有好的幫助。如果你有機會做PPT,請記得,先寫提綱,至少從寫提綱開始。PPT做完以後,如果要演講,爭取把演講詞都寫出來。

先不要追求一下子寫很長,寫一兩百字,慢慢到一兩千字,慢慢更長,我想大部分人在工作中能寫出3000字有條理的文章已經非常好了,有了這個基礎再追求更高的臺階。

其實寫到幾萬字後追求的目標又變成寫短文字,能夠短但是清楚,這個更難。

2、撿起我們在中學中學的知識。

在中學我們學過寫議論文,講過關於寫議論文的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論點要有針對性,不要面面俱到,最重要的一點是論點要同一。在論證過程中要保持思維的確定性,防止出現違反同一性的要求、偷換論題或轉移論題的現象。這一條是邏輯上最容易出問題的。

論據當然要真實,典型,新鮮,但關鍵是充分,不能以偏概全。

論證就是推導的邏輯,大的方向一是立論,這種最難,因為要證明自己是對的,而駁論只需要證明你的一個點有錯誤,可能就能推翻你的立論。但是駁論和立論都要避免抓住一點,不看全域是非的錯誤。

圍繞這些論證過程,我們中學其實學過總分總結構,學會從現象找問題,從問題裡找原因,從原因裡找主要矛盾,從矛盾裡看辯證轉化率的思維,我們也學過先破後立的建設性思考模式,只是這些訓練,我們都荒廢了,其實教育制度不好,不代表教育內容就全是錯的。

好好複習如何寫議論文,對你的職業成長幫助會非常大,這點我有絕對的自信。我們的議論文寫作裡面的知識遠遠超過麥肯錫的《金字塔原理》裡面的分享。

我培訓時常常調侃很多人ppt做得不好,一是因為語文不好,二是因為數學不好。大家笑,但我說的是真話。

3、把寫長文和你的興趣結合起來。

寫長文很累,堅持不下來怎麼辦?

我的建議是和你的一樣興趣結合起來。

你喜歡看電影,就寫一篇好影評,去豆瓣時光和愛看電影的人分享,也是一種樂趣。

你喜歡觀察生活,就寫日記,把這些零碎素材積累起來,順便加上一副手繪,誰知道哪天沒准你就是中國的高木直子。

你喜歡寫點思考,就開一個博客,慢慢和同樣愛好的人形成一個圈子,你的世界也就借助網路可以打開很多新的視窗。

如果他寫的文字沒有品質,這可能嗎?

其實最重要的不是長,而是要有品質。

我記得我說過:對品質沒有標準的人,生活也會陷入各種敷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