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足球城市·北京|甯知白首之心,不墜青雲之志!

序.『這兒是北京』

燕都景致難相見。 想當年、文人墨客, 諸多稱讚。 太后園中游畫舫, 歌舞昇平湖畔。 八大處、松林叢灌。 紅葉香山秋打扮。 景山前、又見皇家院。 燈火處, 故宮看...

從1994到2009, 歷經十六載, 漫漫冠軍路。 年年歲歲隊相似, 歲歲年年人不同。 從“兩峰一波”到“京城四少”, 從“三杆洋槍”到“澳洲兄弟連”, 從老帥金志揚到少帥魏克興, 從紅星大帥彼得洛維奇再到韓國鐵帥李章洙…

60年後再回首, 我們的腦海中縈繞的都是那些與獎盃和功勳聯繫在一起的名字。

但是光陰荏苒, 春去春回, 一個個熟悉的身影, 輕輕的走來又輕輕的走遠, 不佔據太多記憶的記憶體, 卻凝聚了某個瞬間, 組成了北京足球的歷史座標……

1.『天子腳下 得天獨厚』(20世紀40年代-50年代)

早在上世紀40年代,

北京便有了平民進行足球運動的足跡。 許多個人與企業均有組建球隊, 各種比賽更是絡繹不絕。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並定都北京, 時任國家体委主任的賀龍將軍認為新中國的首都作為門面絕不能落後。 多名北京政要也有相符的觀點, 其中就包括了足球。

經過細心調研, 國家足球紅隊最終落戶北京, 以此加強首都足球發展。 隨之建立的北京足球隊擁有比後來的大連實德與廣州恒大更豪華的配置。 包括年維泗、張衡和張宏根等足壇泰斗, 共計20多名國家隊球員,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此後北京隊連續捧得奪得1957、1958甲級聯賽冠軍。 在次年舉行的首屆全運會中, 由於國家隊東歐集訓比賽, 北京隊實力大大受損, 不出所料的與冠軍失之交臂。

年輕時的年維泗

2.『十年浩劫 技術巔峰』(60年代-70年代)

當國家的幫扶政策走到盡頭時, 屬於北京人自己的足球正在孕育。 60年代初,火車頭和火星體協足球隊併入北京青年足球隊,北京隊開始培養屬於自己的“足球少年”。其中,隊內不乏有金志揚、郭瑞龍和商瑞華等曾經的中國足壇傳奇。

1963年北京隊奪冠紀念照

此時的隊伍雖然比不上輝煌的五十年代,但整體水準依舊保持在國內前列。1964年,北京隊在面對有史以做客中國的第一支職業球隊巴西馬杜雷拉隊時雖以1:2失利,但頑強的作風與巧妙的配合還是給老一輩的北京球迷留下了很深的烙印。

年輕時的史萬春

在文革期間,各地的足球運動接連遭到破壞,作為首都的北京也沒有倖免。北京隊也無奈在這個時期長時間裡停止訓練。恢復訓練後,史萬春與曾雪麟兩任教頭,以“小快靈”的打法樹立了技術型的球隊風格。這個時期的北京隊延續了60年代的打法,這一波球員代表著當時技術流派的巔峰!

前排左起:路建人、李惟淼、李英琪、馬元安、劉德利、李惟霄、商瑞華、金志揚、陳巨同。

後排左起:史萬春(主教練)、謝鴻鈞(教練)、杜醫生、郭瑞龍、楊祖武、張衡、常健、張曉光、楊友成、趙利華、張希崗、楊卓元、齊崇利、溫遠、洪元碩、方中申、周廣達(領隊)、成文寬(教練)。

3.『改革開放 走在前沿』(80年代)

從七十年代中後期,曾雪麟便逐漸開始重用了沈祥福、劉利福等球員,並發現李公一、魏克興和劉清等新秀。在曾雪麟的帶領下,北京隊重獲全國聯賽冠軍。如今的國安副董,著名解說員張路老師與國安的功勳教練洪元碩也同樣是這個時期的北京球員。

沈祥福與劉利福的“二福戰線”

80年代的北京隊的實力雖無法輕易連霸冠軍,但依然可以被列為強隊。可是一次錯誤的決定,卻改變了北京足球當時的現狀與未來。北京隊在1982年、1984年奪得兩次甲級聯賽冠軍,次年又在天津的全國杯賽登頂。

人才濟濟的北京隊正向著1987年的全運會冠軍發起衝擊,但最終北京隊卻無緣前三。事後,北京體委重新組隊,國家隊主力楊朝暉、國家青年隊的主力李建棟、董玉剛、宮磊、張焱等球員被清理出隊。

曾獲世界足球先生提名的宮磊

這批平均年齡24歲的球員事後走入平凡生活的人占絕大多數,開飯館,開的士的各有各的職業。後來的十強賽中,戚務生也感歎這批球員的消失,特別是在鋒線上前鋒李公一這種單兵突破能力強的前鋒可以豐富當時國足的打法。從此,北京足球與球員再無領跑中國足壇。

4.『工體不敗 永爭第一!』(90年代)

翻開中國足球的史冊可謂“愁雲慘澹”,但在這其中也不乏亮點,比如同職業化聯賽一同誕生的“工體不敗”就是其中之一。儘管神話最終破滅,但“工體不敗”永遠留在了一代北京球迷和中國球迷心中,成為一個經典記憶。

1992年12月29日,北京市體委和大型國有企業中信國安集團在北京足球隊的基礎上共同組建了北京國安足球俱樂部,並於1994年首次參加首屆甲A職業聯賽。首場比賽的對手是廣東宏遠,北京國安以2-0取勝,同時也是首場職業比賽的勝利,為北京打入第一粒職業聯賽入球的是中國足壇的傳奇楊晨。

在主教練唐鵬舉的率領下,北京國安只取得了第八名的成績,位列倒數第五,進42球丟34球,攻強守弱的特點也成了甲A元年的北京足球記憶。1995年,金志揚接替唐鵬舉成為了球隊的主教練。同時,在國安董事會確定新一年球隊目標的會議上,俱樂部領導提出國安隊“永遠要爭第一”。

此時的球隊完成了較大的人員交接,高洪波和符賓等球員進入球隊,楊晨、周甯、謝峰、高峰等球員受到重用。在完成新老交替後,北京國安前十輪領跑積分榜。但在關鍵戰役中負於廣東宏遠與上海申花失去爭冠希望,最終只獲得亞軍。

同年,北京國安在工人體育場的商業表演賽上也是風光無限,先後戰勝阿森納和弗拉門戈,常規時間內對AC米蘭與韓國現代老虎保持不敗,“工體不敗”就此誕生。此次國安的成功也為未來的中國足球商業比賽掀開了新的篇章。

前一年的良好影響使得北京隊在次年加大了投入,但國安名次卻不如去年,最終位列第四。更令人傷心的在於“二高”高峰與高洪波賽季末將離開北京,但在離開前,北京國安以4-1擊敗山東魯能拿到職業時代第一座冠軍獎盃——足協杯,為兩位功臣餞行。

1997年,俱樂部於該年2月與北京市體育局脫離關係,北京足球也徹底的完成了職業化。除了衛冕足協杯冠軍,北京國安隊更是在此年以9:1的懸殊比分戰勝了老對手上海申花,為後來的京滬大戰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90年代末的北京隊連續兩年獲得季軍,加上之前的杯賽成績鞏固了自己在中國足球中的獨特地位。

9:1的結果離不開“三竿洋槍”的發威

5.『國安三少 終迎冠軍』(21世紀00年代)

在連續的人才流失後,徐雲龍、楊璞和邵佳一等球員所組成的新國安隊揚帆起航。但由於年輕球員未成熟與經驗的缺乏,球隊未在聯賽中有所作為,足協杯也連續兩年屈居亞軍。

“國安三少”

球隊見此現狀便開始加大了投入,但最後結果事與願違,北京國安依舊無緣聯賽冠軍,最好成績也是在2002年獲得聯賽季軍(與深圳同分撲克牌抽籤負于對手)。不過在杯賽中,北京國安卻有非一般的表現。

令人哭笑不得的抽牌決定亞軍

2003年,北京國安依靠楊昊的金球以3:2取勝進入決賽。但在比賽中國安隊卻與裁判發生爭執,最後足協判罰雷吉納爾多被停賽10場,罰款人民幣50000元,徐雲龍和張帥被停賽5場,罰款20000元。缺兵少將的北京國安卻在足協杯決賽中爆發,憑藉科內塞的梅開二度以及楊昊的錦上添花以3:0戰勝了大連實德隊,成為第一支拿到三次足協杯冠軍的球隊。

此後,北京國安便進入了一小段的低谷時期。在進入中超時代後甚至由於裁判問題險些退出中超,但最終還是留在了聯賽。2006年,由於工人體育場改擴建,北京國安主場只能遷址豐台體育中心。

這個賽季球隊放棄了傳統的綠色而變成了皇馬的白色,換顏色的國安隊在賽季初期失去了找到獲勝的感覺,球隊也最終向球迷妥協,把球衣顏色改回綠色。主帥沈祥福信奉防守至上的理念雖然保證了後防的強大,但卻導致了鋒線的萎靡。只丟16球的國安隊在該年只攻進了27個進球,最終排名第三。

新“國安三少”

2007年,李章洙執掌球隊,俱樂部加大了投入的力度,在球員引進上花費了鉅資,多名著名外援與國內球員前後投奔首都球隊。李章洙也以北京傳統的“小快靈”打造攻勢足球,最終克服不利的賽程因素在聯賽中奮勇向前,在賽季末領跑積分榜的情況下,倒數幾輪輸給該年的冠軍長春亞泰後與陝西隊戰平,這樣的連續丟分也宣告了聯賽冠軍將再一次與北京國安失之交臂,最終僅差一分獲得亞軍。

不過球隊也因此第一次晉級亞冠小組賽。次年,在雙線作戰的經驗缺失下,北京國安再一次在領跑積分榜後被對手超越,比前年退步只獲得季軍。雖然如此,但在李章洙的提攜下,楊昊、王珂、杜文輝、黃博文等一些新人的崛起也使得北京在該年裡受益良多。

杜文輝

2008年末,李章洙與國安續約一年。國安高層也打下了今年就奪冠的目標,球隊的主場也從豐台搬回了工人體育場。引進眾多如澳洲大小格里菲斯兄弟、威廉•保羅、馬季奇等強力球員。雖然在亞冠開局良好,但在進入聯賽後,雙線作戰的疲憊導致球隊不得不放棄亞冠來保住聯賽。

更要命的是喬爾格里菲斯、周挺先後被足協停賽,此時的北京國安雪上加霜。客場輸給杭州綠城後,雖然獲得聯賽半程冠軍,但在場均積分上為歷屆最低,只有1.8分。賽季中後期,在輸給重慶隊後,李章洙表示自己做好了辭職的準備。雖然是一時衝動,但也為後來的下課埋下了伏筆。

此後,連續的丟分也讓工體中回蕩著李章洙的下課聲。最後,國安隊徘徊不定的成績也導致了李章洙下課。此時的技術顧問洪元碩走馬上任,在技戰術上,北京國安也變成了防守反擊。

在克服四連客後,一路狂飆的三連勝幫助北京國安在最後時刻一一分的優勢戰勝長春亞泰奪取第一個職業聯賽的冠軍,報了前一年的一分之差的一箭之仇。16年的等待,永遠爭第一的口號,也在這一刻修成正果!

結語.『老豪門 新時代』

奪冠後,在次年的亞冠中,北京國安隊首度小組出線,不過最後還是倒在了第一輪淘汰賽。聯賽中更是不進反退,獲得第五,失去了亞冠資格。隨著廣州恒大的崛起,金元足球一下在在中國足壇中刮起一道旋風,北京國安與中國足壇正遭受的巨大的變革。

黃博文、楊昊、徐亮等球員先後離隊,保守的經營理念也導致了北京國安的下滑。雖然球隊靠著一幫精兵強將維持著戰績,在2011和2014年獲得亞軍,但與新貴廣州恒大的差距仍然不小。國安隊也從一支亞冠球隊逐漸沉淪,一度徘徊在聯賽的中游。

在商業上尋求突破的北京國安也在此吃了虧,2016年初達成戰略的“北京國安樂視”也在賽季中期宣告流產。球隊頻繁換帥,在轉會投入中過度保守,高層的極端言論,也遭到了球迷與各方媒體的討伐。如今的北京國安正在尋找著職業足球裡的新方向。

世道無常,但不變的是工體依舊有著傲人的上座率與北京球迷對國安無怨無悔的支持!雖然收到諸多質疑,但無論如何,國安就是北京球迷的信仰!

風裡雨裡,工體等你!

60年代初,火車頭和火星體協足球隊併入北京青年足球隊,北京隊開始培養屬於自己的“足球少年”。其中,隊內不乏有金志揚、郭瑞龍和商瑞華等曾經的中國足壇傳奇。

1963年北京隊奪冠紀念照

此時的隊伍雖然比不上輝煌的五十年代,但整體水準依舊保持在國內前列。1964年,北京隊在面對有史以做客中國的第一支職業球隊巴西馬杜雷拉隊時雖以1:2失利,但頑強的作風與巧妙的配合還是給老一輩的北京球迷留下了很深的烙印。

年輕時的史萬春

在文革期間,各地的足球運動接連遭到破壞,作為首都的北京也沒有倖免。北京隊也無奈在這個時期長時間裡停止訓練。恢復訓練後,史萬春與曾雪麟兩任教頭,以“小快靈”的打法樹立了技術型的球隊風格。這個時期的北京隊延續了60年代的打法,這一波球員代表著當時技術流派的巔峰!

前排左起:路建人、李惟淼、李英琪、馬元安、劉德利、李惟霄、商瑞華、金志揚、陳巨同。

後排左起:史萬春(主教練)、謝鴻鈞(教練)、杜醫生、郭瑞龍、楊祖武、張衡、常健、張曉光、楊友成、趙利華、張希崗、楊卓元、齊崇利、溫遠、洪元碩、方中申、周廣達(領隊)、成文寬(教練)。

3.『改革開放 走在前沿』(80年代)

從七十年代中後期,曾雪麟便逐漸開始重用了沈祥福、劉利福等球員,並發現李公一、魏克興和劉清等新秀。在曾雪麟的帶領下,北京隊重獲全國聯賽冠軍。如今的國安副董,著名解說員張路老師與國安的功勳教練洪元碩也同樣是這個時期的北京球員。

沈祥福與劉利福的“二福戰線”

80年代的北京隊的實力雖無法輕易連霸冠軍,但依然可以被列為強隊。可是一次錯誤的決定,卻改變了北京足球當時的現狀與未來。北京隊在1982年、1984年奪得兩次甲級聯賽冠軍,次年又在天津的全國杯賽登頂。

人才濟濟的北京隊正向著1987年的全運會冠軍發起衝擊,但最終北京隊卻無緣前三。事後,北京體委重新組隊,國家隊主力楊朝暉、國家青年隊的主力李建棟、董玉剛、宮磊、張焱等球員被清理出隊。

曾獲世界足球先生提名的宮磊

這批平均年齡24歲的球員事後走入平凡生活的人占絕大多數,開飯館,開的士的各有各的職業。後來的十強賽中,戚務生也感歎這批球員的消失,特別是在鋒線上前鋒李公一這種單兵突破能力強的前鋒可以豐富當時國足的打法。從此,北京足球與球員再無領跑中國足壇。

4.『工體不敗 永爭第一!』(90年代)

翻開中國足球的史冊可謂“愁雲慘澹”,但在這其中也不乏亮點,比如同職業化聯賽一同誕生的“工體不敗”就是其中之一。儘管神話最終破滅,但“工體不敗”永遠留在了一代北京球迷和中國球迷心中,成為一個經典記憶。

1992年12月29日,北京市體委和大型國有企業中信國安集團在北京足球隊的基礎上共同組建了北京國安足球俱樂部,並於1994年首次參加首屆甲A職業聯賽。首場比賽的對手是廣東宏遠,北京國安以2-0取勝,同時也是首場職業比賽的勝利,為北京打入第一粒職業聯賽入球的是中國足壇的傳奇楊晨。

在主教練唐鵬舉的率領下,北京國安只取得了第八名的成績,位列倒數第五,進42球丟34球,攻強守弱的特點也成了甲A元年的北京足球記憶。1995年,金志揚接替唐鵬舉成為了球隊的主教練。同時,在國安董事會確定新一年球隊目標的會議上,俱樂部領導提出國安隊“永遠要爭第一”。

此時的球隊完成了較大的人員交接,高洪波和符賓等球員進入球隊,楊晨、周甯、謝峰、高峰等球員受到重用。在完成新老交替後,北京國安前十輪領跑積分榜。但在關鍵戰役中負於廣東宏遠與上海申花失去爭冠希望,最終只獲得亞軍。

同年,北京國安在工人體育場的商業表演賽上也是風光無限,先後戰勝阿森納和弗拉門戈,常規時間內對AC米蘭與韓國現代老虎保持不敗,“工體不敗”就此誕生。此次國安的成功也為未來的中國足球商業比賽掀開了新的篇章。

前一年的良好影響使得北京隊在次年加大了投入,但國安名次卻不如去年,最終位列第四。更令人傷心的在於“二高”高峰與高洪波賽季末將離開北京,但在離開前,北京國安以4-1擊敗山東魯能拿到職業時代第一座冠軍獎盃——足協杯,為兩位功臣餞行。

1997年,俱樂部於該年2月與北京市體育局脫離關係,北京足球也徹底的完成了職業化。除了衛冕足協杯冠軍,北京國安隊更是在此年以9:1的懸殊比分戰勝了老對手上海申花,為後來的京滬大戰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90年代末的北京隊連續兩年獲得季軍,加上之前的杯賽成績鞏固了自己在中國足球中的獨特地位。

9:1的結果離不開“三竿洋槍”的發威

5.『國安三少 終迎冠軍』(21世紀00年代)

在連續的人才流失後,徐雲龍、楊璞和邵佳一等球員所組成的新國安隊揚帆起航。但由於年輕球員未成熟與經驗的缺乏,球隊未在聯賽中有所作為,足協杯也連續兩年屈居亞軍。

“國安三少”

球隊見此現狀便開始加大了投入,但最後結果事與願違,北京國安依舊無緣聯賽冠軍,最好成績也是在2002年獲得聯賽季軍(與深圳同分撲克牌抽籤負于對手)。不過在杯賽中,北京國安卻有非一般的表現。

令人哭笑不得的抽牌決定亞軍

2003年,北京國安依靠楊昊的金球以3:2取勝進入決賽。但在比賽中國安隊卻與裁判發生爭執,最後足協判罰雷吉納爾多被停賽10場,罰款人民幣50000元,徐雲龍和張帥被停賽5場,罰款20000元。缺兵少將的北京國安卻在足協杯決賽中爆發,憑藉科內塞的梅開二度以及楊昊的錦上添花以3:0戰勝了大連實德隊,成為第一支拿到三次足協杯冠軍的球隊。

此後,北京國安便進入了一小段的低谷時期。在進入中超時代後甚至由於裁判問題險些退出中超,但最終還是留在了聯賽。2006年,由於工人體育場改擴建,北京國安主場只能遷址豐台體育中心。

這個賽季球隊放棄了傳統的綠色而變成了皇馬的白色,換顏色的國安隊在賽季初期失去了找到獲勝的感覺,球隊也最終向球迷妥協,把球衣顏色改回綠色。主帥沈祥福信奉防守至上的理念雖然保證了後防的強大,但卻導致了鋒線的萎靡。只丟16球的國安隊在該年只攻進了27個進球,最終排名第三。

新“國安三少”

2007年,李章洙執掌球隊,俱樂部加大了投入的力度,在球員引進上花費了鉅資,多名著名外援與國內球員前後投奔首都球隊。李章洙也以北京傳統的“小快靈”打造攻勢足球,最終克服不利的賽程因素在聯賽中奮勇向前,在賽季末領跑積分榜的情況下,倒數幾輪輸給該年的冠軍長春亞泰後與陝西隊戰平,這樣的連續丟分也宣告了聯賽冠軍將再一次與北京國安失之交臂,最終僅差一分獲得亞軍。

不過球隊也因此第一次晉級亞冠小組賽。次年,在雙線作戰的經驗缺失下,北京國安再一次在領跑積分榜後被對手超越,比前年退步只獲得季軍。雖然如此,但在李章洙的提攜下,楊昊、王珂、杜文輝、黃博文等一些新人的崛起也使得北京在該年裡受益良多。

杜文輝

2008年末,李章洙與國安續約一年。國安高層也打下了今年就奪冠的目標,球隊的主場也從豐台搬回了工人體育場。引進眾多如澳洲大小格里菲斯兄弟、威廉•保羅、馬季奇等強力球員。雖然在亞冠開局良好,但在進入聯賽後,雙線作戰的疲憊導致球隊不得不放棄亞冠來保住聯賽。

更要命的是喬爾格里菲斯、周挺先後被足協停賽,此時的北京國安雪上加霜。客場輸給杭州綠城後,雖然獲得聯賽半程冠軍,但在場均積分上為歷屆最低,只有1.8分。賽季中後期,在輸給重慶隊後,李章洙表示自己做好了辭職的準備。雖然是一時衝動,但也為後來的下課埋下了伏筆。

此後,連續的丟分也讓工體中回蕩著李章洙的下課聲。最後,國安隊徘徊不定的成績也導致了李章洙下課。此時的技術顧問洪元碩走馬上任,在技戰術上,北京國安也變成了防守反擊。

在克服四連客後,一路狂飆的三連勝幫助北京國安在最後時刻一一分的優勢戰勝長春亞泰奪取第一個職業聯賽的冠軍,報了前一年的一分之差的一箭之仇。16年的等待,永遠爭第一的口號,也在這一刻修成正果!

結語.『老豪門 新時代』

奪冠後,在次年的亞冠中,北京國安隊首度小組出線,不過最後還是倒在了第一輪淘汰賽。聯賽中更是不進反退,獲得第五,失去了亞冠資格。隨著廣州恒大的崛起,金元足球一下在在中國足壇中刮起一道旋風,北京國安與中國足壇正遭受的巨大的變革。

黃博文、楊昊、徐亮等球員先後離隊,保守的經營理念也導致了北京國安的下滑。雖然球隊靠著一幫精兵強將維持著戰績,在2011和2014年獲得亞軍,但與新貴廣州恒大的差距仍然不小。國安隊也從一支亞冠球隊逐漸沉淪,一度徘徊在聯賽的中游。

在商業上尋求突破的北京國安也在此吃了虧,2016年初達成戰略的“北京國安樂視”也在賽季中期宣告流產。球隊頻繁換帥,在轉會投入中過度保守,高層的極端言論,也遭到了球迷與各方媒體的討伐。如今的北京國安正在尋找著職業足球裡的新方向。

世道無常,但不變的是工體依舊有著傲人的上座率與北京球迷對國安無怨無悔的支持!雖然收到諸多質疑,但無論如何,國安就是北京球迷的信仰!

風裡雨裡,工體等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