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古代官員退休待遇特別好?在古代,父母健在時存私房錢會被定罪?

如今, 我國男性的退休年齡為60周歲。 那麼我國古代官員的退休年齡為多少呢?退休後又可享受那些待遇呢?

我國的退休制度自古就有,

源于周代, 漢代以後形成制度, 只不過古代官員的正常退休被稱作是“致仕”。 說到退休, 退休年齡就成了人們分外關注的點。 在古代, 大部分朝代都沿襲先秦七十而致仕的規則, 把官員退休的年齡限制在70周歲。 但是由於統治者的不同, 退休年齡也在不斷浮動。

現如今如果把退休年齡提到70周歲, 恐怕會引起大多數人極力的反對。 還記得古代官員上班遲到要被打板子, 現在又知道他們得幹到70歲才能退休, 不自覺的為他們默哀。 畢竟人生七十古來稀, 在古代能活到70歲的大臣恐怕是極少數吧, 還沒福氣享受退休福利就為國家“死而後已”了。

在漢代, 並不是所有官員都有資格享受退休福利的, 即使你到了退休年齡, 官級不夠也是沒有退休金的。 漢朝規定, 俸祿超過2000石的高級官員退休後能拿到原俸祿的三分之一, 這麼高的俸祿只有州刺史級別以上的官員才能拿到, 官級相當於如今的省部級官員。 通俗點講絕大部分的官員退休後是沒有一點退休金的, 只能自給自足。

一些退休老人只能回去當當私塾先生、種種地, 賺點生活費。

不過古代制度向來是針對多數人的, 總有例外。 比如功勳卓著的官員退休後能享受原俸, 而且還能拿到不少賞賜, 像黃金、房屋、糧草等等。 漢元帝時, 御史大夫薛廣德退休時獲一輛高級馬車, 還有60斤黃金。 60斤黃金, 這得多大一筆財富啊!再如, 皇上也會挑選一些有德行並且身體強壯的七十歲以上的官員繼續為國家效犬馬之勞。

到了唐朝, 官員們的致仕待遇好了不止一丁點。 三品以上官員退休後能拿到原俸, 仍能參與國事;五品以上的官員能拿到一半的薪水;六品以下的官員雖然拿不到養老金, 可是至少能獲得一些田地保衣食無憂。 這與漢代比起來, 那些普通官員可是幸運極了。

有趣的是唐朝還是個看臉的時代, 如果官員長得太著急, 即使沒到退休年齡也會被勸退, 求這些官員心理陰影面積;體弱多病的官員不到70歲也會被皇帝退職, 這還是很人性化的;不過有一位官員是個例外, 皇上不讓他下崗,

一直工作到85歲直到逝世, 他就是武則天時期的宰相蘇良嗣。

宋朝的官員是最幸福的, 退休待遇極好, 估計進入官場成了當時每個人夢寐以求的事。 在宋朝, 不管你身在什麼職位, 70歲退休之後養老金和你當官時的俸祿是一樣的。 到了宋仁宗時, 不光能拿到退休金,政治待遇也能繼續保留,後代還能蔭補官職。不得不說宋朝官員的待遇是最好的,不過武官的退休年齡高達80周歲。

明朝時,官員只要年滿60就鼓勵退休,退休年齡提前了十年以上。神奇的是,儘管明朝官員的退休年齡是最低的,可是提前退休的人數確實最高的。那是由於一般情況下明代官員是沒有退休金的,如果家裡特別困難的話,可申請獲得幾石糧食,保溫飽。

清朝官員的致仕福利相比明朝還是不錯的,都是60歲退休。在清代,如果因病提前退休是沒有絲毫退休金的;年滿退休而且還有世職的可以拿到原俸的一半;那些有特殊功績的官員能拿到全部俸祿,如打仗負傷人員。

養老金的存在不過是為了老人們能過得好一點罷了。那麼以唐朝為例,講一講晚輩贍養老人的那些事。

在唐朝,父母如果在世,子孫是不能出遠門的,也不能分家,更不能存私房錢,否則就是犯罪,會被治罪的。聽起來有點不可思議,可是這規定何曾不是老人們的福音。

希望如今的退休制度更加完善,也希望老人能安享晚年·····

不光能拿到退休金,政治待遇也能繼續保留,後代還能蔭補官職。不得不說宋朝官員的待遇是最好的,不過武官的退休年齡高達80周歲。

明朝時,官員只要年滿60就鼓勵退休,退休年齡提前了十年以上。神奇的是,儘管明朝官員的退休年齡是最低的,可是提前退休的人數確實最高的。那是由於一般情況下明代官員是沒有退休金的,如果家裡特別困難的話,可申請獲得幾石糧食,保溫飽。

清朝官員的致仕福利相比明朝還是不錯的,都是60歲退休。在清代,如果因病提前退休是沒有絲毫退休金的;年滿退休而且還有世職的可以拿到原俸的一半;那些有特殊功績的官員能拿到全部俸祿,如打仗負傷人員。

養老金的存在不過是為了老人們能過得好一點罷了。那麼以唐朝為例,講一講晚輩贍養老人的那些事。

在唐朝,父母如果在世,子孫是不能出遠門的,也不能分家,更不能存私房錢,否則就是犯罪,會被治罪的。聽起來有點不可思議,可是這規定何曾不是老人們的福音。

希望如今的退休制度更加完善,也希望老人能安享晚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