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長沙建築·瀏陽譚嗣同故居

(譚嗣同故居前堂)

譚嗣同故居位於瀏陽市圭齋路口, 原為其父譚繼洵“大夫第官邸”。 譚繼洵官至湖北巡撫, “誥授光祿大夫”。 譚嗣同青少年時代就在此宅第度過。

故居始建於明末清初, 今存建築面積762平方米, 坐西南朝東北, 磚木結構, 通高8米, 二進院佈局, 封火山牆, 小青瓦。 前棟面闊五間, 進深兩間, 共有大小房舍24間, 門窗雕工頗為精美。 中堂與後堂之間有一過亭, 歇山頂, 東側有園圃, 頗具江南庭院式民宅特色。 譚嗣同自題居室為“莽蒼蒼齋”, 用以抒懷述志,

(譚嗣同雕像

聯雲:

家無儋後;氣雄萬夫。

譚嗣同故居

譚嗣同書齋精巧幽雅, 譚自取名為“石菊影廬”, 題聯雲:人在有情天, 得此群山, 暫舍事事;生豈無懷世, 每當九日, 亦自欣欣。 譚嗣同(1865—1898), 字複生。
在湖南維新運動中, 譚嗣同是最活躍的人物, 他倡設南學會, 辦《湘報》, 宣傳變法, 抨擊舊政。 1898年6月光緒帝詔其進京, 任四品卿銜軍機章京, 參預新政。 同年9月西太后發動政變, 譚嗣同被捕, 慷慨就義於北京菜市口, 為戊戌六君子之一。 1996年譚嗣同故居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譚嗣同故居臨街大門)

(譚嗣同故居俯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