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開黑店的孫二娘真的與武松曖昧嗎?他們為何沒有走下去?

從《水滸傳》二十七回孫二娘一出場, 作者的筆下的母夜叉是“坐在窗檻邊, 露出綠紗衫, 插著一頭釵環, 鬢邊還別著野花”。 看見武松一行人路過, 上前迎接時“系一條鮮紅生絹裙, 擦一臉胭脂鉛粉, 敞開胸脯, 露出桃紅紗主腰, 上面一色金鈕”。 武松第一眼看上去, 這婆娘“眉橫殺氣, 眼露凶光”。

武松也是逗, 第一時間就發現了這店有問題, 也不吭聲。 可能他覺得以他的本事出不了什麼事。 心想這婆娘還是太年輕, 居然開始從言語上開始調戲孫二娘。 孫二娘什麼人?殺人不眨眼的女魔頭, 黑點老闆, 祖傳的人體解剖學專家。

居然有男人敢調戲她, 她第一反應是, 漢子, 敢調戲老娘, 你已經死了。 武松這個人性格也是很好玩, 就將計就計。 裝傻充愣, 讓孫二娘以為自己得逞了(其實以武松的本事完全可以直接開幹的)。

然後兩個漢子去抗武松, 扛不動。 孫二娘外套一脫, 穿著肚兜就把武松提了起來。 這時候武松“就勢抱住孫二娘, 把兩隻手一拘拘將攏來, 當胸前摟住”(這可是關明正大的鹹豬手, 要是他當初能對金蓮如此, 好多悲劇都是不會發生的), 原文就是這麼寫的, 所以你懂得。 接著孫二娘的老公, 菜園子張青來了, 走得老套路, 什麼敢問高姓大名啊, 爺爺名叫武松啊, 原來是打虎英雄武松啊, 是啊(古代人真好糊弄)。 然後就和好了。

這就是梁山好漢中的三個婆娘之一的孫二娘。

在梁山四個酒店中, 孫二娘和張清夫婦開設在十字坡的酒店, 生意是最好的, 一方面他們有人流量, 十字坡的地段非常好, 人流量多, 往來人員歇息吃飯住店的也多, 所以生意就好。

這只是其中一個因素之一, 孫二娘的酒店生意好, 最關鍵的還是因為孫二娘本人太優秀太出色, 太會做生意, 她充分掌握了從十字坡經過的南來北往的人的心思, 這些販夫走卒、為生意奔波勞苦的人, 其實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一些有想法、頭腦靈活的粗人。

他們整天忙於生意, 忙於應酬, 忙於周旋, 忙於輾轉, 身體和心靈都在這種長年的奮鬥中極度疲乏, 在經過十字坡酒店的時候, 他們需要放鬆, 喝酒吃肉看風景。

而孫二娘的酒店, 她的肉包子是最與眾不同的, 肉是新鮮的, 而且和一般的牛肉豬肉味道絕對不一樣。 這還不算什麼, 最厲害的是, 作為老闆娘的孫二娘, 從來都是自己親自在門口招攬客人。

她打扮奇怪, 但是卻又十分豪放, 雖然顏色十分怪異,

但重點是她敢於敞開胸懷迎接客人, 就這麼一招就直接帶動了店裡的生意。

那些經過十字坡做生意的人, 他們不是酸文人, 不懂得什麼曲徑通幽, 也不要什麼陽春白雪, 他們需要的就是直接的晃眼睛的刺激。 孫二娘雖然衣品差、心又黑, 但是她穿得很出眾, 穿得很符合這些人的心理啊, 完全可以憑藉自己的優勢就征服客人。

能讓武松喜歡的女人很少很少, 漂亮如潘金蓮, 也不能打動武松的心, 但是恰恰就是孫二娘, 卻深得武松喜歡。 為什麼長相並不甜美的孫二娘反而贏得了武松的心呢?關於這個問題其實已經有很多文章進行分析過, 其中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孫二娘給了武松一種安全感,加上他們有共同的成長經歷,特別是孫二娘無微不至的關懷,讓武松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溫暖,這對於一個從小跟著哥哥長大的孩子,而嫂子又被自己殺了的人來說,是尤其可貴的。

當然,孫二娘不是對誰都好,不是對誰都柔情似蜜,要知道她的專業是開酒店,是殺人做包子的,心狠手辣才是她的代名詞,所以才會給她送一個外號叫母夜叉。

儘管在水滸中我們都看到了孫二娘野蠻、殘忍的一面,但是很奇怪的是,即便明明知道孫二娘殺了很多人,甚至有很多是冤死的人,但是對她卻並無太多惡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充滿好感,特別是在看水滸傳電視劇的時候,對於這個外表並不嬌美,但是作風十分彪悍的女人充滿了嚮往,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難道是因為我們內心住著一個惡魔,還是因為她的所作所為在本質上並沒有達到讓人憎恨的程度?

這裡面有一個關鍵原因,那就是無論孫二娘殺了多少人,包了多少餃子,害了多少人性命,但是她對武松的感情,她在武松最困難的時候給予的關心,無微不至的關懷,讓人有一種如沐春風的體驗。

武松兩次路經十字坡,可以說,這兩次徹底改變了武松的命運,而且在這兩次的相處中,武松都得到了孫二娘的資助。從第一次武松和孫二娘不打不相識,然後拜孫二娘張青夫妻為兄嫂,孫二娘不但酒肉相待,而且還給了很多安慰。後來武松昏倒在路旁,又是孫二娘心急如焚四處尋找,孫二娘還把珍藏的雪花鑌鐵刀和頭骨念珠送給武松,讓他不要上梁山,而去落草二龍山。從這些一系列事情,都可以看出孫二娘對武松的用情之深。

所以,很多人是因為愛武松,所以愛上了孫二娘,這是愛屋及烏。

武松和孫二娘一開始的接觸,是因為孫二娘不懷好意要加害武松,而在此之前,孫二娘一副豪邁不拘束的打扮也調動了武松體內的原始力量,所以武松才會在語言上十分出格,後來又在打鬥上採取了非常規的招數,不是玉環步也不是鴛鴦腿,而是大力胸壓。說白了,這個就是要占對方便宜的姿勢。

所以,武松對於孫二娘的感情,是發乎於欲,而止乎于張青。

為何說是張青讓武松和孫二娘的感情持續不下去呢?

當時武松已經按倒孫二娘,但正在這個時候,張青挑著柴火回來了,他看到這個場景後,趕緊說:“好漢息怒!且饒恕了,小人自有話說。”武松看到這個場景,於是把左腳踏住婦人,提著雙拳。張青很虔誠地問:“願聞好漢大名。”武松道:“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都頭武松的便是!”張青一聽武松大名之後,馬上就拍馬屁:“莫不是景陽岡打虎的武都頭?”武松回道:“然也。”那人納頭便拜道:“聞名久矣,今日幸得拜識。”武松道:“你莫非是這婦人的丈夫?”那人道:“是小人的渾家,‘有眼不識泰山’,不知怎地觸犯了都頭。可看小人薄面,望乞恕罪。”正是:自古嗔拳輸笑面,從來禮數服奸邪。只因義勇真男子,降伏凶頑母夜叉。

武松見他如此小心,慌忙放起婦人來,便問:“我看你夫妻兩個,也不是等閒的人,願求姓名。”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武松和張青結拜成了兄弟,自然而然就不可能再和孫二娘有其他方面的瓜葛。

從上面一段描述中可以看出,其實張青才是拍馬屁高手,只用幾句話就把武松說得暈乎乎,同時也能看出武松對於打虎英雄這個名號太重視了,以至於成了罪犯,依然對此念念不忘。

從這件事情不難看出,當真正對於強人的時候,和他硬對硬不一定是解決辦法,或許採取其他辦法,讓他忘乎所以的高興,或許卻能達成自己的目的。

而這一點,張青無疑是做到了。

同樣是惡人,為什麼王婆遺臭萬年孫二娘沒有

水滸傳中,孫二娘是個殺人不眨眼的女魔頭。他與丈夫張青在十字坡的大樹旁邊開了一家酒店,專賣人肉包子。可以說是殺人無數,手段極其殘忍,想想真令人髮指!而王婆只是個唯利是圖的市儈,為了給兒子找工作,巴結西門慶,唆使潘金蓮與西門慶一起把丈夫武大郎殺害了。王婆與孫二娘相比,罪過小多了。但人們對孫二娘很少詬病,而王婆卻落得千古駡名!

孫二娘是在武松殺了潘金蓮和西門慶後,被押解孟州的途中才出現的。武松初見孫二娘"下面系一條鮮紅的生絹裙,搓一臉胭脂鉛粉,敞開胸脯,露出桃紅紗全腰,上面一色金鈕"。"眉橫殺氣,眼露凶光"。給人的感覺是強壯、妖豔、兇狠、不修邊幅。他們在十字坡"只等客商過往,有那入眼的,便把些蒙汗藥與他吃了便死,將大塊好肉切做黃牛肉賣,零碎小肉,做餡子包饅頭"。他們不害三種人:一種是雲遊僧道,他們"不曾受用過分了,又是出家的人";第二種是行院妓女,她們"沖州撞府,逢場作戲,賠了多少小心得來的錢物",不忍心打劫,又怕他們傳來傳去,編成戲文去戲臺上"說的我等江湖上好漢不英雄";第三種人是各處犯罪流配的人,"中間多有好漢在裡頭,切不可壞他"。所有受苦的、來回雲遊的、各處流竄的人都不殺,這樣傳播他們壞話的管道就少了很多。除了殺人孫二娘也沒有其他嗜好,因此落得駡名就少。

在看王婆,"為頭是做媒,又會做牙婆,也會抱腰,也會收小的,也會說風情,也會做馬泊六"。牙婆人口買賣的職業,馬泊六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拉皮條的。她從事的職業就是下三濫的。王婆沒有職業操守,什麼人的光都沾,尤其對下等人沒有同情心。在殺死武大郎這件事上,其實西門慶和潘金蓮開始並沒有那麼大膽子,王婆給他們以信心,然後具體定了計策,讓潘金蓮和西門慶一步步走向深淵。就為了巴結西門慶給兒子找工作,讓一個鮮活的生命消失了。最後王婆被"推上木驢,四道長釘,三條綁索,東平府尹判了一個‘刮’字,擁出長街",在東平府市中心被千刀萬剮,處以極刑。可以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孫二娘作案是在山林裡,王婆不管作案還是行刑是在鬧市區。孫二娘給人的感覺是恐懼,並且後來做了梁山好漢,從事的是相對正義的工作。王婆給人的感覺最多的是厭惡,因此遭到千古唾棄!

其中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孫二娘給了武松一種安全感,加上他們有共同的成長經歷,特別是孫二娘無微不至的關懷,讓武松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溫暖,這對於一個從小跟著哥哥長大的孩子,而嫂子又被自己殺了的人來說,是尤其可貴的。

當然,孫二娘不是對誰都好,不是對誰都柔情似蜜,要知道她的專業是開酒店,是殺人做包子的,心狠手辣才是她的代名詞,所以才會給她送一個外號叫母夜叉。

儘管在水滸中我們都看到了孫二娘野蠻、殘忍的一面,但是很奇怪的是,即便明明知道孫二娘殺了很多人,甚至有很多是冤死的人,但是對她卻並無太多惡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充滿好感,特別是在看水滸傳電視劇的時候,對於這個外表並不嬌美,但是作風十分彪悍的女人充滿了嚮往,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難道是因為我們內心住著一個惡魔,還是因為她的所作所為在本質上並沒有達到讓人憎恨的程度?

這裡面有一個關鍵原因,那就是無論孫二娘殺了多少人,包了多少餃子,害了多少人性命,但是她對武松的感情,她在武松最困難的時候給予的關心,無微不至的關懷,讓人有一種如沐春風的體驗。

武松兩次路經十字坡,可以說,這兩次徹底改變了武松的命運,而且在這兩次的相處中,武松都得到了孫二娘的資助。從第一次武松和孫二娘不打不相識,然後拜孫二娘張青夫妻為兄嫂,孫二娘不但酒肉相待,而且還給了很多安慰。後來武松昏倒在路旁,又是孫二娘心急如焚四處尋找,孫二娘還把珍藏的雪花鑌鐵刀和頭骨念珠送給武松,讓他不要上梁山,而去落草二龍山。從這些一系列事情,都可以看出孫二娘對武松的用情之深。

所以,很多人是因為愛武松,所以愛上了孫二娘,這是愛屋及烏。

武松和孫二娘一開始的接觸,是因為孫二娘不懷好意要加害武松,而在此之前,孫二娘一副豪邁不拘束的打扮也調動了武松體內的原始力量,所以武松才會在語言上十分出格,後來又在打鬥上採取了非常規的招數,不是玉環步也不是鴛鴦腿,而是大力胸壓。說白了,這個就是要占對方便宜的姿勢。

所以,武松對於孫二娘的感情,是發乎於欲,而止乎于張青。

為何說是張青讓武松和孫二娘的感情持續不下去呢?

當時武松已經按倒孫二娘,但正在這個時候,張青挑著柴火回來了,他看到這個場景後,趕緊說:“好漢息怒!且饒恕了,小人自有話說。”武松看到這個場景,於是把左腳踏住婦人,提著雙拳。張青很虔誠地問:“願聞好漢大名。”武松道:“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都頭武松的便是!”張青一聽武松大名之後,馬上就拍馬屁:“莫不是景陽岡打虎的武都頭?”武松回道:“然也。”那人納頭便拜道:“聞名久矣,今日幸得拜識。”武松道:“你莫非是這婦人的丈夫?”那人道:“是小人的渾家,‘有眼不識泰山’,不知怎地觸犯了都頭。可看小人薄面,望乞恕罪。”正是:自古嗔拳輸笑面,從來禮數服奸邪。只因義勇真男子,降伏凶頑母夜叉。

武松見他如此小心,慌忙放起婦人來,便問:“我看你夫妻兩個,也不是等閒的人,願求姓名。”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武松和張青結拜成了兄弟,自然而然就不可能再和孫二娘有其他方面的瓜葛。

從上面一段描述中可以看出,其實張青才是拍馬屁高手,只用幾句話就把武松說得暈乎乎,同時也能看出武松對於打虎英雄這個名號太重視了,以至於成了罪犯,依然對此念念不忘。

從這件事情不難看出,當真正對於強人的時候,和他硬對硬不一定是解決辦法,或許採取其他辦法,讓他忘乎所以的高興,或許卻能達成自己的目的。

而這一點,張青無疑是做到了。

同樣是惡人,為什麼王婆遺臭萬年孫二娘沒有

水滸傳中,孫二娘是個殺人不眨眼的女魔頭。他與丈夫張青在十字坡的大樹旁邊開了一家酒店,專賣人肉包子。可以說是殺人無數,手段極其殘忍,想想真令人髮指!而王婆只是個唯利是圖的市儈,為了給兒子找工作,巴結西門慶,唆使潘金蓮與西門慶一起把丈夫武大郎殺害了。王婆與孫二娘相比,罪過小多了。但人們對孫二娘很少詬病,而王婆卻落得千古駡名!

孫二娘是在武松殺了潘金蓮和西門慶後,被押解孟州的途中才出現的。武松初見孫二娘"下面系一條鮮紅的生絹裙,搓一臉胭脂鉛粉,敞開胸脯,露出桃紅紗全腰,上面一色金鈕"。"眉橫殺氣,眼露凶光"。給人的感覺是強壯、妖豔、兇狠、不修邊幅。他們在十字坡"只等客商過往,有那入眼的,便把些蒙汗藥與他吃了便死,將大塊好肉切做黃牛肉賣,零碎小肉,做餡子包饅頭"。他們不害三種人:一種是雲遊僧道,他們"不曾受用過分了,又是出家的人";第二種是行院妓女,她們"沖州撞府,逢場作戲,賠了多少小心得來的錢物",不忍心打劫,又怕他們傳來傳去,編成戲文去戲臺上"說的我等江湖上好漢不英雄";第三種人是各處犯罪流配的人,"中間多有好漢在裡頭,切不可壞他"。所有受苦的、來回雲遊的、各處流竄的人都不殺,這樣傳播他們壞話的管道就少了很多。除了殺人孫二娘也沒有其他嗜好,因此落得駡名就少。

在看王婆,"為頭是做媒,又會做牙婆,也會抱腰,也會收小的,也會說風情,也會做馬泊六"。牙婆人口買賣的職業,馬泊六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拉皮條的。她從事的職業就是下三濫的。王婆沒有職業操守,什麼人的光都沾,尤其對下等人沒有同情心。在殺死武大郎這件事上,其實西門慶和潘金蓮開始並沒有那麼大膽子,王婆給他們以信心,然後具體定了計策,讓潘金蓮和西門慶一步步走向深淵。就為了巴結西門慶給兒子找工作,讓一個鮮活的生命消失了。最後王婆被"推上木驢,四道長釘,三條綁索,東平府尹判了一個‘刮’字,擁出長街",在東平府市中心被千刀萬剮,處以極刑。可以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孫二娘作案是在山林裡,王婆不管作案還是行刑是在鬧市區。孫二娘給人的感覺是恐懼,並且後來做了梁山好漢,從事的是相對正義的工作。王婆給人的感覺最多的是厭惡,因此遭到千古唾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