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清朝期間為什麼出嫁後的格格都沒有孩子?

翻開清宮醫案,披閱清代史書,可以發現這樣一個現象:格格極少有生兒育女者,並且十之有九得了相思病而死亡。 格格,滿語,意為小姐。 為清皇族女兒的統一稱謂,也被用於尊稱其他位顯貴的女性。 清朝親王的低階妾有時也被叫做格格。 清朝格格們出生後,一般都由奶媽喂乳照料,難得與生母見上一面,自出生至婚配,母女見面次數屈指可數。  

 清代史書,可以發現這樣一個現象:清代的格格極少有生兒育女者,並且十之有九得了相思病而死亡,因為她們平日很難見到自己的駙馬一面。

皇室規矩,公主出嫁的時候即被欽賜一座宅子出宮另住,還有陪嫁的奶娘,這奶娘通常都是皇后家的親信。 但不得和駙馬的兄弟姐妹同住。 因為,雖然做了夫妻,格格畢竟還是格格,尊卑不能亂,所以做了丈夫的,也只能住在格格府第的外舍,不能像民間夫妻般相親相近。

公公婆婆要見格格媳婦,還要行三跪九叩的大禮。

同時駙馬也礙于公主尊貴的身份,相信“醉打金枝”都聽說過吧,駙馬本來就可能對公主敬而遠之,也不可能每天對公主登門造訪。

公主和駙馬都要花費許多錢才能見面,因為權力都在奶娘手上。

公主若不向奶娘行賄,奶娘一定多加阻攔,甚至罵公主無恥。 格格自小就在這些奶娘控制下長大,大都懦弱、羞澀,哪敢據理力爭,只有聽任擺佈。 有機會對著自己母親的時候,一來感情疏遠,二來羞於開口。 所以,很多格格鬱鬱寡歡、相思成疾。 如果格格不賄賂奶媽,即使格格宣召,奶媽必尋找藉口多方阻攔,甚至責以恥笑。

作為封建社會的青年女性,格格本來懦弱、羞澀,哪敢為此據理力爭,只好聽任奶媽的擺佈。 即使進宮拜見母親,也就是她們的皇額娘,格格們也羞於啟齒。 由於長期不能與駙馬團聚,不僅生兒育女的機會甚少,而且許多格格因長期思夫成病,以致過早地離開人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