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水鏡八奇之四——郭嘉,三國歷史上真正的奇才

在這裡, 我們先不討論郭嘉的能力高低, 而討論下其事蹟。 郭嘉的事蹟其實已經很多, 真正會來討論的我想早以耳熟能詳, 也不用我在此累敘。 觀其事蹟, 最佩服的一點是, 給郭嘉起外號鬼才的人, 此人實在是千古奇人。 沒有比鬼才這個稱呼更適合郭嘉了。

行非常人之言卻言之必中, 當真是鬼神莫策。 我在這說一下幾個喜歡貶低郭嘉的言論先吧, 常有人言, 郭嘉的十生十敗之說早以有人說過, 如荀彧及賈詡等。 所以郭嘉只是抄襲別人之話揉捏整合後添油加醋的這麼說上一通罷了。

每每看到此言我是搖頭苦歎, 為奉孝歎其無奈。

郭嘉能與荀彧及賈詡等人相比嗎?套用赤壁之戰前周喻勸孫權的一段話"爾等臣子盡皆可降而主君不可降"這是為何?因為曹操雄才大略, 江東臣子投降後依然會被曹操重用而得以繼續享受榮華富貴。 而袁紹呢?紹貌外寬而內忌,

任人而疑其心。 加之有審配逢紀之流排擠打壓, 荀彧及賈詡等人縱使投降也必難獲重用。 因此他們只能跟隨曹操, 死戰到底。 所以他們雖多要勵戰之言卻不能為曹操所信任, 因此一直下不了決戰到底的決心。

而郭嘉則不同, 郭嘉本有才名, 當其時又為袁紹謀士卻棄袁紹而投曹操, 沒人會拿自己的小命開玩笑, 郭嘉這等聰明之人更是不會。 所以如果郭嘉不是真的相信曹操必勝, 又哪會在決戰之前轉投曹操?也因此他的十勝十敗之說才能為曹操所重視而深信, 從而下定決心, 決戰到底。 因此官渡之戰, 要輪首功當屬郭嘉

在說下出奇至勝的征烏丸, 料事如神的霸王斃, 一言而定的疑劉備等事蹟。 其實這些事蹟在我看來, 或是說我以現代的眼光看來, 這種事就如同孔明借東風一樣, 實在是算不上什麼不可思議的事, 但卻能很好的體現了他們的才華。

我在這用現代的觀點來分析下這些事吧。

先說孔明的借東風, 其實說白了不就是氣象學嘛。 。 。 。 。 。 現在的天氣預報也可以預計幾天甚至數十百天后的天氣風向。

這已經證明了氣象的變動是有跡可尋的, 雖然那時沒有現在的科學儀器, 但古人自然有古人的智慧與經驗, 如同中醫不用儀器也可以治病一樣, 古人自有古人的方法來預知天氣, 雖然很難得很可貴, 但卻當不起鬼神之論。

在說回疑劉備和霸王斃。 其實不就是心理學嘛?疑劉備就不說了, 通過劉表的事蹟和他所做的事很容易分析出他是個疑心很重的人, 連自己家人兒女都不信的人會相信劉備?那才是有鬼了。 。 。 。 。 至於霸王斃, 要說複雜也複雜, 要簡單點說也可以說的很簡單。 仔細看下郭嘉對孫策的預測。

策新並江東, 所誅皆英豪雄傑, 能得人死力者也。 然策輕而無備, 雖有百萬之眾, 無異于獨行中原也。 若刺客伏起, 一人之敵耳。 以吾觀之, 必死於匹夫之手

這裡要分成三段來看。

第一段:所誅皆英豪雄傑, 能得人死力者也。 這表示了孫策只是剛得了江東, 但得江東過程中所殺的都是英雄豪傑, 都是能得人拼死為之效力的人。 這句話說明瞭孫策當時雖然打下了江東,但是同樣的讓不少人都想殺他而為兄弟君主報仇。

第二段:然策輕而無備,雖有百萬之眾,無異于獨行中原也。這一段的意思就是雖然有很多人想殺他,但孫策自己卻不以為意,輕視了這批人的能力。而且從側面放映出了郭嘉或是說曹魏有很強的情報網絡在江東給他提供情報,故才會說出策輕而無備的話。所以才會知道孫策經常一人落單,並不向曹操一樣,出入必有數百虎豹之士相隨。

第三段:正是因為知道了孫策經常一人落單,而又有一批死士要為他們的兄弟主公報仇,所以郭嘉大膽斷言,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似想下在戰亂的年代,有一批死士要為死去的兄弟主公報仇,而報仇的物件又經常落單一人,那麼從此推斷他必死于刺客之手其實只是很合理的推斷了。

所以很多人說郭嘉純粹是瞎貓碰到死老鼠,猜中了孫策會死於刺殺我是又為郭嘉一歎。

從郭嘉的幾次事蹟來看,郭嘉在那個年代,對戰爭的理解就已經很接近于現代對戰爭的理解了。什麼是現代的戰爭理解?美伊戰爭就很好的說明了,現代化的戰爭,是一場數位化,資訊化,科技化的戰爭。在三國那個年代,對於科技化戰爭的理解最深入的莫過於孔明瞭。但如果說到對數位化,資訊化戰爭的理解與運用,郭嘉絕對是當中的典範。而且如果說孔明借東風是體現了孔明上知天文,那麼奇襲烏恒則體現了郭嘉的下知地理。明地理,知人心,掌情報,善分析,敢奇謀,斷乾坤,這就是我對郭嘉的評價,也充分說明了郭嘉是真正的軍事大。如同孫子兵法流傳兩千年依然為人所稱道學習一樣。

真正的兵法大家體現在於他的軍事思想高低。可以說,郭嘉雖善奇謀卻是真正懂的用兵之道。以正守,以奇攻。所行之事雖看似匪疑所思,卻體現了真正的兵家之道。而諸葛看似平穩大度,卻喜好偏門之術,奈何木牛流馬,諸葛連弩雖一時無二,到現金卻以不存於世。因此郭嘉之才,當可受的的千秋多神機,千古一鬼才這一美喻了。

這句話說明瞭孫策當時雖然打下了江東,但是同樣的讓不少人都想殺他而為兄弟君主報仇。

第二段:然策輕而無備,雖有百萬之眾,無異于獨行中原也。這一段的意思就是雖然有很多人想殺他,但孫策自己卻不以為意,輕視了這批人的能力。而且從側面放映出了郭嘉或是說曹魏有很強的情報網絡在江東給他提供情報,故才會說出策輕而無備的話。所以才會知道孫策經常一人落單,並不向曹操一樣,出入必有數百虎豹之士相隨。

第三段:正是因為知道了孫策經常一人落單,而又有一批死士要為他們的兄弟主公報仇,所以郭嘉大膽斷言,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似想下在戰亂的年代,有一批死士要為死去的兄弟主公報仇,而報仇的物件又經常落單一人,那麼從此推斷他必死于刺客之手其實只是很合理的推斷了。

所以很多人說郭嘉純粹是瞎貓碰到死老鼠,猜中了孫策會死於刺殺我是又為郭嘉一歎。

從郭嘉的幾次事蹟來看,郭嘉在那個年代,對戰爭的理解就已經很接近于現代對戰爭的理解了。什麼是現代的戰爭理解?美伊戰爭就很好的說明了,現代化的戰爭,是一場數位化,資訊化,科技化的戰爭。在三國那個年代,對於科技化戰爭的理解最深入的莫過於孔明瞭。但如果說到對數位化,資訊化戰爭的理解與運用,郭嘉絕對是當中的典範。而且如果說孔明借東風是體現了孔明上知天文,那麼奇襲烏恒則體現了郭嘉的下知地理。明地理,知人心,掌情報,善分析,敢奇謀,斷乾坤,這就是我對郭嘉的評價,也充分說明了郭嘉是真正的軍事大。如同孫子兵法流傳兩千年依然為人所稱道學習一樣。

真正的兵法大家體現在於他的軍事思想高低。可以說,郭嘉雖善奇謀卻是真正懂的用兵之道。以正守,以奇攻。所行之事雖看似匪疑所思,卻體現了真正的兵家之道。而諸葛看似平穩大度,卻喜好偏門之術,奈何木牛流馬,諸葛連弩雖一時無二,到現金卻以不存於世。因此郭嘉之才,當可受的的千秋多神機,千古一鬼才這一美喻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