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大秦帝國之崛起,竟源于秦獻公的這個決定

我們都知道, 秦國在商鞅變法之後, 吊打了六國上百年, 結果最終橫掃六合而一統天下, 建立起一個強大統一的大秦帝國。

但其實,

在商鞅變法之前, 特別是戰國以前的春秋時代, 秦國卻一直是被東方列強吊打的存在, 究其原因, 其根本就在於秦國一項極其醜惡的制度, 將秦國的人才一次次的毀滅殆盡, 也讓東方的人才一直不肯為秦效力, 秦國又如何能強大?事實上, 在春秋五霸之中, 秦穆公的霸位也是水分最大的, 偷襲個小小鄭國都不行, 還在回師途中被晉國包了餃子, 最後只能從西方野蠻民族那裡討點兒便宜, 最後只混了個“遂霸西戎”。 而秦穆公的後人就更不行了, 東與三晉則搶不過函谷關所在的河西地、南與楚國則搶不過武關所在商於地, 最可笑的是陰晉之戰, 秦國傾國而出五十萬大軍去與魏國爭奪河西之地, 卻被吳起五萬河西兵打了個落花流水,
真丟死人也, 所以就連秦孝公自己也承認秦國從前是“國家內憂, 未遑外事, 諸侯卑秦, 醜莫大焉!”

那麼這項醜惡的制度, 是什麼制度呢?

就是人殉制度。

中國的人殉制度, 源於氏族社會晚期, 興盛于夏商之時, 而到了周代, 周禮與孔子都對此野蠻制度表示了堅決的反對,

孔子甚至連陶俑陪葬都反對, 他說“始作俑者, 其無後乎。 ”所以東方諸國雖然也偶有人殉, 但規模都比較小, 一般都是找一兩個寵愛的妃子陪葬, 最多再殺些牲畜過過癮。 (如齊景公墓的殉馬坑)

(圖:殉馬坑)

但秦國不同,

其因僻居西垂, 受周禮的影響比較小, 所以頗有些奴隸社會殘餘, 史書記載, 自秦武公(西元前697年—西元前678年在位)統一關中開始, 秦就有了殉葬的傳統, 而且大多是拉親近大臣或近侍去地下陪自己, 比如秦武公的人殉就有六十六人, 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前659年—前621年在位)則有一百七十七人之眾, 秦景公(西元前576年—西元前537年在位)更是足有一百八十六人陪葬, 簡直就是步步升級, 愈演愈烈。

在我的印象中, 秦穆公這個人還是比較厚道的, 無論是對晉惠公、晉文公, 還是對百里奚、孟明視, 都仁厚有餘, 做事情也比較有底線, 但就是這位老實人, 臨死前竟遺囑殺177人為他殉葬, 其中還包括品德高尚、才能出眾、人民愛戴的“三良”, 即子車氏三兄弟奄息、仲行和針虎,

又叫車家三良。 人們痛恨這種殉葬的暴行, 痛惜三良之死, 作了一首《黃鳥》詩, 曰:

交交黃鳥, 止於棘。 誰從穆公?子車奄息。 維此奄息, 百夫之特。 臨其穴, 惴惴其栗。 彼蒼者天, 殲我良人!如可贖兮, 人百其身!

交交黃鳥, 止于桑。 誰從穆公?子車仲行。 維此仲行, 百夫之防。 臨其穴, 惴惴其栗。 彼蒼者天, 殲我良人!如可贖兮, 人百其身!

交交黃鳥, 止于楚。 誰從穆公?子車針虎。 維此針虎, 百夫之禦。 臨其穴, 惴惴其栗。 彼蒼者天, 殲我良人!如可贖兮, 人百其身!

蒼天啊蒼天!我們的好人一個不留!如果准我們贖他的命, 拿我們一百換他一個!好一首悲傷的《黃鳥》, 真是聞者傷心, 聽者流淚!於是, 史書記載, 秦穆公殉葬之後, 天下的君子們都說:“秦穆公不為諸侯盟主, 亦宜哉。死而棄民,收其良臣而從死。且先王崩,尚猶遺德垂法,況奪之善人良臣百姓所哀者乎?是以知秦不能複東征也。”在這種情況下,東方的那些賢人們誰還敢入秦?而秦國的賢人們誰還願為國效力?就算官當的再大,功立的再多,到最後不還是跟“三良”那樣,落個人殉的下場,豈不作死?

秦國殘忍的人殉制度,在考古發掘上也得到了證實,春秋晚期的秦景公大墓,是迄今為止中國發掘的最大古墓(足足有兩個國際標準籃球場大,考古隊足足挖了十年才挖完),墓內發現有186具殉人,乃中國自西周以來發現殉人最多的墓葬,墓裡密密麻麻佈滿了殉葬箱,圍繞著墓主,這些殉葬者均是他生前身邊的有用之人,包括妾侍、大臣、奴僕、侍從。

更誇張的是,秦景公墓所用的“黃腸題湊”(槨室四周用柏木堆的跟個木材廠似的,可折騰死盜墓賊)乃中國迄今發掘的周、秦時代最高等級的葬具,本是周天子才可享用,春秋時的秦景公卻敢僭越,可見秦人的野心由來已久了。

如果不是秦獻公(秦孝公之父)即位之初廢除了人殉制度,商鞅又哪裡敢來秦國效力?如此,秦人野心恐怕再過多少年也實現不了吧!

亦宜哉。死而棄民,收其良臣而從死。且先王崩,尚猶遺德垂法,況奪之善人良臣百姓所哀者乎?是以知秦不能複東征也。”在這種情況下,東方的那些賢人們誰還敢入秦?而秦國的賢人們誰還願為國效力?就算官當的再大,功立的再多,到最後不還是跟“三良”那樣,落個人殉的下場,豈不作死?

秦國殘忍的人殉制度,在考古發掘上也得到了證實,春秋晚期的秦景公大墓,是迄今為止中國發掘的最大古墓(足足有兩個國際標準籃球場大,考古隊足足挖了十年才挖完),墓內發現有186具殉人,乃中國自西周以來發現殉人最多的墓葬,墓裡密密麻麻佈滿了殉葬箱,圍繞著墓主,這些殉葬者均是他生前身邊的有用之人,包括妾侍、大臣、奴僕、侍從。

更誇張的是,秦景公墓所用的“黃腸題湊”(槨室四周用柏木堆的跟個木材廠似的,可折騰死盜墓賊)乃中國迄今發掘的周、秦時代最高等級的葬具,本是周天子才可享用,春秋時的秦景公卻敢僭越,可見秦人的野心由來已久了。

如果不是秦獻公(秦孝公之父)即位之初廢除了人殉制度,商鞅又哪裡敢來秦國效力?如此,秦人野心恐怕再過多少年也實現不了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