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近期南寧將在60多條道路上占道施工,車主們堅強!要笑著活下去

從上個月開始, 南寧施工圍擋的新聞就一波接著一波地來。 本來已經心碎的小編, 在看到了今天的大boss之後, 間的覺得之前的那些就是小魚小蝦米來的!

大家坐穩了, 噩耗:為了消除建成區內的黑臭水體, 實現長治久清, 從本月底開始, 南寧將實施三大雨汙綜合改造及水生態提升工程, 工程涉及路段將陸續開始圍擋施工。

據悉, 南寧將有60條路被進行占道施工, 工程將持續到3月20號!

安慰一下大家, 反正這麼多條路都圍擋, 沒有什麼不平衡的。 路是要圍擋的, 班也是要上的。 趕緊來看看, 你還有哪條路可走吧!

“七一總幹渠工程”綜合改造提升工程

建設範圍:

由民族大道-新民路-園湖北路-建政路-長堽路-長湖路-茶花園路所圍合的區域。

(點擊可看大圖)

值得注意的是, 這塊區域上東葛路和新竹路將會有較長路段的圍擋

南寧交警支隊秩序科韋東明副科長:

從東葛古城路口到東葛園湖路口300米範圍要全面開挖, 佔用的是靠近南側輔道的第一條半機動車道, 要佔用5米寬的路幅, 現在東葛路雙向四車道, 施工要佔用一條半車道。

從新竹思賢到新竹鯉灣路口, 新竹鯉灣到新竹園湖路口, 新竹園湖到新竹茶花園路口,

一段一段分別施工。 哪一段施工哪一段就實行全天候單向通行, 所有公車繞行民族大道, 利用思賢路、鯉灣路、園湖路、茶花園路繞成迴圈。

民族大道維修整治專案

道路維修改造工程(竹溪大道-楓林路段管網提升改造工程)涉及範圍:

西起竹溪大道, 東至楓林路, 北側邊線為民族大道-鳳凰嶺路-鳳嶺19、20路, 南側是東盟商務區, 流域面積453.8公頃。

(點擊可看大圖)

幸運的是, 這塊區域並沒有什麼較長的路段會被圍擋起來, 都是道路上的一小塊施工點。 但是小編也要提醒大家, 路上的施工點比較多, 行車路上一定要特別小心!

南寧市鳳嶺沖溝水生態提升工程:

整治範圍:

位於鳳嶺北片區, 西至竹排江, 東至楓林路, 北至佛子嶺路, 南至白雲路。

(點擊可看大圖)

關於這塊圍擋區域, 需要注意的是:鳳嶺沖溝水生態提升工程影響最大的道路分別是白雲路和雲景路, 一旦圍擋施工開始, 兩條路段剩餘的路幅只能滿足單向通行的要求。

交警蜀黍也將利用白雲路、雲景路周邊的路網形成一個閉環的單迴圈通行方式。

交警提示

施工期間過往東葛路的車輛可經民族大道、古城路、民主路繞行。

竹塘路施工期間, 機動車無法通行, 可以繞行望園路、茶花園路。

方園路、長園路、金花路施工期間, 車輛可以正常通行, 但是由於施工圍擋, 道路變窄,過往車輛注意緩行。

值得注意的是,新竹路在施工期間,車輛只能單向通行。

質疑:

為何在這個節點選擇多過程同時施工?

2017年還有幾天就要過去了,在這個時間節點上這麼多工程同時施工,有關部門到底有沒有考慮過市民出行的需要?相信很多人可能和小編有同樣的疑問,是不是相關單位存在年底突擊花錢的問題?

對此,有關負責人表示:

國家頒佈了“水十條”要求是在2017年底完成對黑臭水體治理,實際上這個工作我們一直在做,竹排江上游一直在治理。但是錯接漏接排查工作到現在才能開展?

因為排查工作真的花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這個排查還在進行,但是我們已經等不及所有的排查完才開工。

實際上錯漏接是歷史遺留問題,如果管網裡的錯漏接沒有解決,污水照樣還是排到雨水管裡,照樣進入河道。

所以我們必須要犧牲交通壓力解決這個問題,這也是不能不走這一步。

雖然這麼多條路都有圍擋施工,

但是對黑臭水體的治理也是為了讓我們大南寧變得更好呀!

小編提醒大家:

行車路上,千萬不要心急,要保持一份耐心噢!

記者:周璿

通訊員:溫培雅

道路變窄,過往車輛注意緩行。

值得注意的是,新竹路在施工期間,車輛只能單向通行。

質疑:

為何在這個節點選擇多過程同時施工?

2017年還有幾天就要過去了,在這個時間節點上這麼多工程同時施工,有關部門到底有沒有考慮過市民出行的需要?相信很多人可能和小編有同樣的疑問,是不是相關單位存在年底突擊花錢的問題?

對此,有關負責人表示:

國家頒佈了“水十條”要求是在2017年底完成對黑臭水體治理,實際上這個工作我們一直在做,竹排江上游一直在治理。但是錯接漏接排查工作到現在才能開展?

因為排查工作真的花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這個排查還在進行,但是我們已經等不及所有的排查完才開工。

實際上錯漏接是歷史遺留問題,如果管網裡的錯漏接沒有解決,污水照樣還是排到雨水管裡,照樣進入河道。

所以我們必須要犧牲交通壓力解決這個問題,這也是不能不走這一步。

雖然這麼多條路都有圍擋施工,

但是對黑臭水體的治理也是為了讓我們大南寧變得更好呀!

小編提醒大家:

行車路上,千萬不要心急,要保持一份耐心噢!

記者:周璿

通訊員:溫培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