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為什麼印度人在接管矽谷

我在網上寫了很多關於印度的文章, 文中結論都依據我在印度長達15年的親身商業經歷, 和近3年長駐印度搜集到的第一手資料而得出。 僅從不可思議的“印度價格”和“印度時間”來看, 印度幾乎不可能與中國相競爭。 對此, 我個人也確實是越來越釋懷。 但是, 另外一個因素卻使我越來越憂慮, 這就是更加不可思議的“印度管理”。 如果說, 在製造業和工作效率上, 中國已經甩出印度十萬八千里, 那麼在管理能力上, 印度人則已經甩出中國人二十一萬六千里。 如果印度有機會超越中國, 機會點就在管理能力上。

之所以會如此, 不僅因為此事本身重大, 更因為中國人至今還完全意識不到會輸在哪裡。

真正的危險並不是來自任何現實的危機, 而是來自根本就意識不到的挑戰。

印裔國際CEO的數量已多到不可思議

穀歌公司CEO桑達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

微軟公司CEO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

美國500強的印度裔面孔

美國的全球500強企業中, 外籍CEO有75位, 其中10位是印度裔。 英國裔(籍)9位。 另有來自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亞、巴西、土耳其等在內的其他國家的人士擔任CEO。 中國香港裔(籍)和中國臺灣裔(籍)分別有1位, 但中國大陸人卻榜上無名。 關鍵問題是:除了穀歌與微軟, 摩托羅拉、百事可樂、諾基亞、軟銀、Adobe、SanDisk、聯合利華、萬事達卡、標準普爾......這些在中國人心目中轟雷貫耳的國際巨頭, 其CEO級別的高管位置居然都被印度人拿下!全球最大的電信運營商沃達豐集團前首席執行官阿倫·薩林(Arun Sarin)也是印度人。 我曾拜訪過美國最大的有線電視運營商Comcast的首席採購官,

他也是印度人。 我在矽谷見過很多投資的標的公司, 見面後發現印度人是創始人的比例多到讓我快要發瘋的程度。

如果僅僅某些知名公司的CEO是印度人, 可能還不足以讓人感受到不可思議和震驚已經達到什麼程度。 穀歌董事會的13位高層領導中, 居然有4位是印度裔。 早在2005年發佈的一份研究報告就顯示, 矽谷三分之一的工程師是印度裔, 高科技公司裡7%的CEO也都來自印度, 中高層管理者中印度人的比例更高。 今天的比例更是比10年前高得多。

除了企業高管, 越來越多的印度人也開始擔任歐美知名商學院的院長。 在中國人心目中, 美國的哈佛大學商學院是一個只要子女能進去學習就算光宗耀祖的常青藤學校,

2010年7月上任至今的該學院第10任院長尼廷·羅利亞(Nitin Nohria)是印度裔, 他也是哈佛大學102年歷史上的首位外裔院長。 這讓中國人情何以堪?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院長蘇尼爾·庫馬爾(Sunil Kumar), 印度人。 前美國西北大學凱洛格商學院院長、2011年5月至2013年3月出任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院長的迪派克·詹恩(Dipak C. Jain)也是印度人。

相比之下, 中國人在美國高科技企業中的能獲得管理崗位的不僅鳳毛麟角, 而且還在全線潰退。 能去美國的很多都是從中國頂尖學府(清華、北大、中科大等等211、985名校)畢業的高才生, 最終在美國卻只能當純打工角色的工程師、架構師。 原來矽谷被稱為IC的天下, I指Indian, C指Chinese。 但現在, 矽谷的別名已經叫“印度穀”了。

讓我快要發瘋的並不是中國與印度之間在管理發展上如此巨大的差距,而是直到現在,整個華人群體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輸在哪裡。華人社會對此問題做出的總結更是荒唐到不可思議的地步,如同我們感覺印度人時間觀念差到不可思議的程度一樣。

印度人語言能力強--可印度人語言能力再強,能強得過美國白人嗎?況且在美國,華裔二代連中文都沒幾個人會說了,語言的能力還會比印度人差嗎?

印度人抱團,甚至排擠中國人--這純粹在拿自己的心思去度量。

......

道理其實再簡單不過了:如果你跑步跑不過對手,就是跑步的能力不如對手;打球打不過對手,就是打球的能力不如對手;踢足球踢不過對手,就是足球能力不如對手......扯那麼多根本沒直接關係的東西幹嘛?做管理做不過印度人,原因就是中國人自己管理能力差,用得著繞那麼多彎子去找藉口嗎?

印度的管理能力是怎麼來的?

我擔任中興印度公司CEO期間,招聘過大量印度本地員工。最初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印度本地員工的簡歷中,在教育經歷方面,他們無論技術專業是什麼,都同時還有一個MBA學歷。

剛開始我以為,是人力資源部門初選完了以後,把雙學位的優秀人才留了下來,所以不一樣。但當我發現一個又一個簡歷全都有MBA學歷時,感覺這裡面一定有文章。於是我讓人力資源部門把所有只要收到的簡歷全都拿給我看一下。前後檢查了有上千份簡歷之後,我驚呆了:幾乎找不到一份沒有MBA學歷的簡歷!

怎麼會是這樣?於是我問本地資深員工:為什麼每個高校的印度學生全都學習MBA呢?他們只告訴我,所有印度學生都是這樣。大多數人根本說不清原因是什麼--已經完全習慣成自然了。如果哪個學生不學MBA,在印度才會讓人感覺難以理解,如同在中國上學居然不學中文一樣不可思議。MBA已經是印度所有大學生的必修課程。只有一個比較老的本地員工告訴了我印度獨立後如何發展管理學院,尤其是印度管理學院的歷史。

印度1947年獨立後,馬上就把發展管理能力作為印度振興的一項重要內容。印度是一個太多民族、宗教和語言混雜的國家,管理問題的難度也的確遠遠比其他國家大得多。1959年,印度計畫委員會聘請加州大學教授喬治·羅賓斯(George Robbins),協助成立全印管理研究機構。根據羅賓斯教授的提議,1961年,印度政府先後建立了兩所精英教育學院,分別位於加爾各答和艾哈邁德巴德,統一名稱為印度管理學院(IIM),以不同地名的尾碼來區別。此後在各個不同城市新設的印度管理學院分院越來越多,到現在已經發展到20個分院。

印度不僅專業的管理學院長期持續發展,而且將MBA課程普及到了所有高校的所有專業學生中去了。在印度所有高校畢業生中,學習MBA也成了一個預設的必須選項。

當聽到薩蒂亞·納德拉任微軟CEO時,我馬上認定他一定也是學過MBA的。到網上查他的經歷,果不其然,他在印度的班加羅爾大學獲得電子和通信專業的工程學士學位,隨後前往美國,在威斯康辛大學密爾沃基分校(UW-Milwaukee)攻讀電腦碩士,再後來在芝加哥大學MBA畢業。只要你發現任何印度人擔任了美國知名公司的CEO或CTO(首席技術官)等,你去查他的學歷,基本上可以肯定100%是有MBA學歷的。

幾乎所有中國孩子在學校都打乒乓球,所以你就知道,為什麼世界乒乓球比賽最後的決賽基本就沒其他國家什麼事兒了。在國際賽事上拿了世界乒乓球冠軍的中國選手,如果馬上回國來參加一個全國性的乒乓球大賽,被打到10名甚至20名以外,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

中國也有MBA教育,但主要是兩類。一類是“成功人士”花幾十萬元才能參加的MBA或EMBA班。在這種MBA班裡,真能學到什麼知識技能不知道,但能知道的是可以認識到什麼人,形成什麼圈子,幸運的話還能泡個明星什麼的。另一類是高考後直接進入工商管理類專業學習的本科學生。由此就該清楚,為什麼中國人在管理能力上被印度人打到這麼慘痛的地步了。

為什麼印度人的管理能力獨步全球?

美國、歐洲以及其他國家包括中國都有MBA教育,為什麼印度的MBA會這麼厲害?重大的區別在於:在其他國家包括中國,管理或商科的專業學生從一進高校就學商科,更高學歷也是商科。這會導致一個嚴重問題:就是不太懂各個行業的專業技術。但是,印度的MBA卻是所有學科專業學生的必修課,這使印度的MBA具有其他所有國家難以比擬的巨大優勢:專業和管理全都懂。道理非常簡單,當一個學生即懂專業又懂MBA時,即使做一個普通研發者,也有巨大的優勢,做管理者更是如此。僅以溝通能力為例來說明一下。

印度人管理上強於他人的肯定不只是英語的語言能力,更是強大的溝通能力。切不可簡單認為印度人只是“能說會道”,“溝通能力”與“語言能力”看似很接近,事實上卻有巨大的區別。中國企業在進行管理培訓時也會講溝通。他們是怎麼講的呢?

從技巧上說,溝通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是要善於傾聽。那如何傾聽呢?管理培訓老師會給你寫一個繁體字的“聽”。看看,我們老祖宗是多麼聰明,左邊一個耳下面一個王字。就是說要以聽為王。右邊十個目一個心,就是講傾聽時眼睛要看著對方,一心一意地聽講。而現在簡體字的“聽”怎麼寫得呢?左邊是“口”,右邊是“斤”,就是先讓你開口說話,看看你有多少“斤兩”,然後再想用什麼辦法收拾你。中國企業裡的員工聽完後都覺得:啊,講得真好。

可是,道理很簡單:在現代社會,如果你不懂技術和專業,再會聽,就算二十個目一個心,你能聽得懂嗎?這類用繁體字去攻擊簡體字,是典型的來自臺灣地區管理體系培訓的變種。很可惜,現在內地大量流行的企業管理培訓,臺灣是一個最重要的來源地之一。這種算命式的拆字、附會式的解說,怎麼能讓我們理解現代管理真正的奧義?本來只用一個人兩隻眼睛,一定要找來五個人十隻眼才能溝通嗎?這種溝通的成本和效率會最優嗎?知道人家猶太人一個人過來,為什麼中國企業需要五個人才能應對?因為別人一個人可以把所有問題全解決了,而中國企業五個不同專業的人過來,也未必能把所有相關問題都覆蓋。猶太人同樣是專業和管理能力都超強的民族。因為缺乏真正科學專業的管理培訓,大量以佛、道、中華傳統文化甚至易經、算命、成功學為裝點門面的所謂企業培訓充斥於中國內地市場。

我第一次出國是去南美。在秘魯首都利馬與國際電信巨頭西班牙電信公司(Telefónica)的人開會,討論我當時負責的傳輸產品測試問題。我當時剛開始做國際業務不久,英語能力基本全還給老師了。交流中只能偶而聽懂幾個單詞,但有一個最關鍵的詞我聽懂了:“not official”,非正式的。結合與當地銷售人員的交流,我明白了國際電信企業短名單招標制度與中國專案招標制度的巨大差異,由此寫下十多萬字的考察報告,成為奠定中興國際市場走向正規的歷史性文獻。

當時我們搞不清楚,短名單制度只在一個新技術出現時才會進行,一旦短名單確定,以後就沒有招標機會了,只是向進入短名單的企業發PO(訂單確認檔),大門就算徹底關上了。在這種招標制度下,不是你靠模仿改進降低成本就能打進這樣的市場的。即使你付出艱難努力,讓對方把你的產品拿來測試一下,那也只是玩一下而已,是“非正式”的,沒有任何實際的商業價值。

做國際市場那麼多年,為什麼要等我親自過去,才能理解相應問題,並得到清楚的解釋呢?原來那些國際市場開拓人員語言能力都很好,但因專業能力不足,而嚴重缺乏溝通能力。

中興在開拓國際市場初期,因為不懂英文,從外國語學院招聘了幾千名純粹學語言的學生。但幾年之後,這些人基本都離開中興了,只有極少數努力學習技術知識的人留下。最荒唐的案例之一是,中興花費了很大代價聯繫到與一個國家通訊部長見面的機會,見面後部長問:你們公司是做什麼的,我們可以有什麼合作的機會?但中興這些純粹學語言的人什麼都答不上來。

我在中興參加過一次國際市場人員的招聘。有一位國內著名外國語學院畢業的學生,專業是英國文學,而且過了英文專業八級。他的英語能力流利到可以順暢地討論巴爾扎克文學作品的程度。但是,他不僅對通信專業一竅不通,而且沒有任何工科知識背景,中學學過的物理化學也全還給老師了。精通英國文學這絕對不是壞事,甚至在某些情況下有可能成為市場突破的利器。但很難相信,這樣的人進來後,主要靠與客戶討論巴爾扎克作品,就能拿下賣出通信設備的合同嗎?這名學生讓人感覺非常雞肋。

中國人在管理上輸給印度人,是因為語言能力差嗎?如果你聽過中國外語學院畢業學生的語言交流就知道,這種說法純屬瞎扯。只要中國學生清楚該學什麼,他們會把任何知識包括語言,都學到最極致的程度,但關鍵問題在於,他們不知道該學什麼才能與印度的管理能力相抗衡。對“現代社會需要複合型人才”的呼籲,在中國學術界和教育界早就存在了,但問題在於如何複合?直到今天,包括呼籲的專家自己也沒真正明白。

中國搞外交的人外語都很好,但似乎也欠缺專業知識背景,這同樣造成一些問題。

印度人的管理能力並不是在長期歷史中自然形成的,而就是印度獨立後人為培養的結果。

對溝通來說最重要的不是傾聽,而是傾聽以後能“理解”。並且聽和理解只是溝通能力的一個方面,更難的方面是表達。這更不是只要具備語言能力就足夠的。中國人都懂中文,但有幾個人善於用中文表達的?你都不理解自己的產品和技術,怎麼能把產品的優點表達出來呢?要想表達清楚這些,不僅要理解具體的專業技術,而且要善於比較技術的概念原理,另外還要對市場、客戶需求、行業發展等都具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印度人管理能力的強大並沒有在印度國內充分體現出來,因為太多需要管理的印度人仍是沒有經過現代科學和管理培訓的底層勞工。但是,當具備超凡脫俗才幹的印度管理人才到了國外,這種能力有了其他國家高素質員工的支持,他們就會一飛沖天。美國人提出的概念“中美國”(Chimerica)並未被中國所接受,可是,通過印度人的管理在未來自然形成的“美印度”AI(America India),加上人工智慧(AI),會使製造業徹底擺脫對普通勞動力的依賴,卻可能帶來完全不同的格局。僅僅一個印度不會成為中國的威脅,但如果中國未來面對的是AI+AI(美印度+人工智慧),那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純科學”(ID:chunkexue),原標題《印度對中國真正的威脅是什麼》。英途獲得授權轉載,發佈時有刪節。

讓我快要發瘋的並不是中國與印度之間在管理發展上如此巨大的差距,而是直到現在,整個華人群體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輸在哪裡。華人社會對此問題做出的總結更是荒唐到不可思議的地步,如同我們感覺印度人時間觀念差到不可思議的程度一樣。

印度人語言能力強--可印度人語言能力再強,能強得過美國白人嗎?況且在美國,華裔二代連中文都沒幾個人會說了,語言的能力還會比印度人差嗎?

印度人抱團,甚至排擠中國人--這純粹在拿自己的心思去度量。

......

道理其實再簡單不過了:如果你跑步跑不過對手,就是跑步的能力不如對手;打球打不過對手,就是打球的能力不如對手;踢足球踢不過對手,就是足球能力不如對手......扯那麼多根本沒直接關係的東西幹嘛?做管理做不過印度人,原因就是中國人自己管理能力差,用得著繞那麼多彎子去找藉口嗎?

印度的管理能力是怎麼來的?

我擔任中興印度公司CEO期間,招聘過大量印度本地員工。最初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印度本地員工的簡歷中,在教育經歷方面,他們無論技術專業是什麼,都同時還有一個MBA學歷。

剛開始我以為,是人力資源部門初選完了以後,把雙學位的優秀人才留了下來,所以不一樣。但當我發現一個又一個簡歷全都有MBA學歷時,感覺這裡面一定有文章。於是我讓人力資源部門把所有只要收到的簡歷全都拿給我看一下。前後檢查了有上千份簡歷之後,我驚呆了:幾乎找不到一份沒有MBA學歷的簡歷!

怎麼會是這樣?於是我問本地資深員工:為什麼每個高校的印度學生全都學習MBA呢?他們只告訴我,所有印度學生都是這樣。大多數人根本說不清原因是什麼--已經完全習慣成自然了。如果哪個學生不學MBA,在印度才會讓人感覺難以理解,如同在中國上學居然不學中文一樣不可思議。MBA已經是印度所有大學生的必修課程。只有一個比較老的本地員工告訴了我印度獨立後如何發展管理學院,尤其是印度管理學院的歷史。

印度1947年獨立後,馬上就把發展管理能力作為印度振興的一項重要內容。印度是一個太多民族、宗教和語言混雜的國家,管理問題的難度也的確遠遠比其他國家大得多。1959年,印度計畫委員會聘請加州大學教授喬治·羅賓斯(George Robbins),協助成立全印管理研究機構。根據羅賓斯教授的提議,1961年,印度政府先後建立了兩所精英教育學院,分別位於加爾各答和艾哈邁德巴德,統一名稱為印度管理學院(IIM),以不同地名的尾碼來區別。此後在各個不同城市新設的印度管理學院分院越來越多,到現在已經發展到20個分院。

印度不僅專業的管理學院長期持續發展,而且將MBA課程普及到了所有高校的所有專業學生中去了。在印度所有高校畢業生中,學習MBA也成了一個預設的必須選項。

當聽到薩蒂亞·納德拉任微軟CEO時,我馬上認定他一定也是學過MBA的。到網上查他的經歷,果不其然,他在印度的班加羅爾大學獲得電子和通信專業的工程學士學位,隨後前往美國,在威斯康辛大學密爾沃基分校(UW-Milwaukee)攻讀電腦碩士,再後來在芝加哥大學MBA畢業。只要你發現任何印度人擔任了美國知名公司的CEO或CTO(首席技術官)等,你去查他的學歷,基本上可以肯定100%是有MBA學歷的。

幾乎所有中國孩子在學校都打乒乓球,所以你就知道,為什麼世界乒乓球比賽最後的決賽基本就沒其他國家什麼事兒了。在國際賽事上拿了世界乒乓球冠軍的中國選手,如果馬上回國來參加一個全國性的乒乓球大賽,被打到10名甚至20名以外,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

中國也有MBA教育,但主要是兩類。一類是“成功人士”花幾十萬元才能參加的MBA或EMBA班。在這種MBA班裡,真能學到什麼知識技能不知道,但能知道的是可以認識到什麼人,形成什麼圈子,幸運的話還能泡個明星什麼的。另一類是高考後直接進入工商管理類專業學習的本科學生。由此就該清楚,為什麼中國人在管理能力上被印度人打到這麼慘痛的地步了。

為什麼印度人的管理能力獨步全球?

美國、歐洲以及其他國家包括中國都有MBA教育,為什麼印度的MBA會這麼厲害?重大的區別在於:在其他國家包括中國,管理或商科的專業學生從一進高校就學商科,更高學歷也是商科。這會導致一個嚴重問題:就是不太懂各個行業的專業技術。但是,印度的MBA卻是所有學科專業學生的必修課,這使印度的MBA具有其他所有國家難以比擬的巨大優勢:專業和管理全都懂。道理非常簡單,當一個學生即懂專業又懂MBA時,即使做一個普通研發者,也有巨大的優勢,做管理者更是如此。僅以溝通能力為例來說明一下。

印度人管理上強於他人的肯定不只是英語的語言能力,更是強大的溝通能力。切不可簡單認為印度人只是“能說會道”,“溝通能力”與“語言能力”看似很接近,事實上卻有巨大的區別。中國企業在進行管理培訓時也會講溝通。他們是怎麼講的呢?

從技巧上說,溝通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是要善於傾聽。那如何傾聽呢?管理培訓老師會給你寫一個繁體字的“聽”。看看,我們老祖宗是多麼聰明,左邊一個耳下面一個王字。就是說要以聽為王。右邊十個目一個心,就是講傾聽時眼睛要看著對方,一心一意地聽講。而現在簡體字的“聽”怎麼寫得呢?左邊是“口”,右邊是“斤”,就是先讓你開口說話,看看你有多少“斤兩”,然後再想用什麼辦法收拾你。中國企業裡的員工聽完後都覺得:啊,講得真好。

可是,道理很簡單:在現代社會,如果你不懂技術和專業,再會聽,就算二十個目一個心,你能聽得懂嗎?這類用繁體字去攻擊簡體字,是典型的來自臺灣地區管理體系培訓的變種。很可惜,現在內地大量流行的企業管理培訓,臺灣是一個最重要的來源地之一。這種算命式的拆字、附會式的解說,怎麼能讓我們理解現代管理真正的奧義?本來只用一個人兩隻眼睛,一定要找來五個人十隻眼才能溝通嗎?這種溝通的成本和效率會最優嗎?知道人家猶太人一個人過來,為什麼中國企業需要五個人才能應對?因為別人一個人可以把所有問題全解決了,而中國企業五個不同專業的人過來,也未必能把所有相關問題都覆蓋。猶太人同樣是專業和管理能力都超強的民族。因為缺乏真正科學專業的管理培訓,大量以佛、道、中華傳統文化甚至易經、算命、成功學為裝點門面的所謂企業培訓充斥於中國內地市場。

我第一次出國是去南美。在秘魯首都利馬與國際電信巨頭西班牙電信公司(Telefónica)的人開會,討論我當時負責的傳輸產品測試問題。我當時剛開始做國際業務不久,英語能力基本全還給老師了。交流中只能偶而聽懂幾個單詞,但有一個最關鍵的詞我聽懂了:“not official”,非正式的。結合與當地銷售人員的交流,我明白了國際電信企業短名單招標制度與中國專案招標制度的巨大差異,由此寫下十多萬字的考察報告,成為奠定中興國際市場走向正規的歷史性文獻。

當時我們搞不清楚,短名單制度只在一個新技術出現時才會進行,一旦短名單確定,以後就沒有招標機會了,只是向進入短名單的企業發PO(訂單確認檔),大門就算徹底關上了。在這種招標制度下,不是你靠模仿改進降低成本就能打進這樣的市場的。即使你付出艱難努力,讓對方把你的產品拿來測試一下,那也只是玩一下而已,是“非正式”的,沒有任何實際的商業價值。

做國際市場那麼多年,為什麼要等我親自過去,才能理解相應問題,並得到清楚的解釋呢?原來那些國際市場開拓人員語言能力都很好,但因專業能力不足,而嚴重缺乏溝通能力。

中興在開拓國際市場初期,因為不懂英文,從外國語學院招聘了幾千名純粹學語言的學生。但幾年之後,這些人基本都離開中興了,只有極少數努力學習技術知識的人留下。最荒唐的案例之一是,中興花費了很大代價聯繫到與一個國家通訊部長見面的機會,見面後部長問:你們公司是做什麼的,我們可以有什麼合作的機會?但中興這些純粹學語言的人什麼都答不上來。

我在中興參加過一次國際市場人員的招聘。有一位國內著名外國語學院畢業的學生,專業是英國文學,而且過了英文專業八級。他的英語能力流利到可以順暢地討論巴爾扎克文學作品的程度。但是,他不僅對通信專業一竅不通,而且沒有任何工科知識背景,中學學過的物理化學也全還給老師了。精通英國文學這絕對不是壞事,甚至在某些情況下有可能成為市場突破的利器。但很難相信,這樣的人進來後,主要靠與客戶討論巴爾扎克作品,就能拿下賣出通信設備的合同嗎?這名學生讓人感覺非常雞肋。

中國人在管理上輸給印度人,是因為語言能力差嗎?如果你聽過中國外語學院畢業學生的語言交流就知道,這種說法純屬瞎扯。只要中國學生清楚該學什麼,他們會把任何知識包括語言,都學到最極致的程度,但關鍵問題在於,他們不知道該學什麼才能與印度的管理能力相抗衡。對“現代社會需要複合型人才”的呼籲,在中國學術界和教育界早就存在了,但問題在於如何複合?直到今天,包括呼籲的專家自己也沒真正明白。

中國搞外交的人外語都很好,但似乎也欠缺專業知識背景,這同樣造成一些問題。

印度人的管理能力並不是在長期歷史中自然形成的,而就是印度獨立後人為培養的結果。

對溝通來說最重要的不是傾聽,而是傾聽以後能“理解”。並且聽和理解只是溝通能力的一個方面,更難的方面是表達。這更不是只要具備語言能力就足夠的。中國人都懂中文,但有幾個人善於用中文表達的?你都不理解自己的產品和技術,怎麼能把產品的優點表達出來呢?要想表達清楚這些,不僅要理解具體的專業技術,而且要善於比較技術的概念原理,另外還要對市場、客戶需求、行業發展等都具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印度人管理能力的強大並沒有在印度國內充分體現出來,因為太多需要管理的印度人仍是沒有經過現代科學和管理培訓的底層勞工。但是,當具備超凡脫俗才幹的印度管理人才到了國外,這種能力有了其他國家高素質員工的支持,他們就會一飛沖天。美國人提出的概念“中美國”(Chimerica)並未被中國所接受,可是,通過印度人的管理在未來自然形成的“美印度”AI(America India),加上人工智慧(AI),會使製造業徹底擺脫對普通勞動力的依賴,卻可能帶來完全不同的格局。僅僅一個印度不會成為中國的威脅,但如果中國未來面對的是AI+AI(美印度+人工智慧),那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純科學”(ID:chunkexue),原標題《印度對中國真正的威脅是什麼》。英途獲得授權轉載,發佈時有刪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