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此人被人稱作“賣國賊”,謠言說他家產上億,棺木被挖後全是假幣

晚清時期, 清政府為了自己的安危, 不惜以諸多國家的領土、主權換取自己的生存空間。 短短數十年裡, 一系列不平等條約讓西方列強乃至周遭鄰國將中國當做案板上的魚肉一樣宰割。 後世人在評價清政府的時候, 總是辱駡、感歎朝中無人, 任由一慈禧太后作祟, 不見經天緯地之才出來拯救世界。 清廷內果真無人嗎?不, 至少我們今天要談到的這位是備受當世之人推崇的。

李鴻章李中堂, 乃晚清名臣, 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在我們現代人的印象裡, 對李鴻章的記憶可沒有多好:《馬關條約》談判中, 是李鴻章親手簽署了這一則令中國割地賠款, 助長日本侵華野心的不平等條約。 所以多數人想當然地認定李鴻章為國家的叛逆之徒。 而外國人是怎麼看待李鴻章的呢?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曾評價李鴻章是“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

”革新派的代表人物更是毫不避諱地稱讚李鴻章是“數千年中國歷史上一人物, 無可疑也。 ”, 梁啟超還“敬李鴻章之才”, “惜李鴻章之識”, “悲李鴻章之遇”。 也難怪美國學者唐德剛先生所言:“自有近代外交以來, 中國出了“兩個半”外交家, 周恩來是其中一個, 李鴻章是一個, 顧維鈞是半個。 ”

我們再回過頭來看《馬關條約》還有此後《辛丑合約》的背景, 李鴻章猶如替罪羊一般被慈禧太后呼來喚去, 哪裡有戰敗, 李鴻章就像一位救火隊員一樣到哪裡去談判。 連他的部下及親屬都看不下去, 想讓李鴻章以身體不適隱退在家, 不要再成為國家的“罪人”。 可李鴻章又能怎麼辦?清廷此時已然無人, 沒了李鴻章, 都找不到一個可以跟列強對話的中國外交家。 所以, 國人聲討的“賣國者秦檜, 誤國者李鴻章!”實在有些過分了。

1901年(光緒27年)簽訂《辛丑合約》之後, 李鴻章再也承擔不住巨大的壓力, 開始大口大口地吐血(史書上記載為“紫黑色, 有大塊”), “痰咳不支, 飲食不進”, 被診斷為胃血管破裂。 最終, 李鴻章病逝於北京, 享年79歲。 清政府為李鴻章建立祠堂祭拜之後, 慈禧太后恬不知恥地送了一句“再造玄黃之人”讚歎, 真是諷刺至極!

世人對李鴻章的誤解恐怕會給李鴻章帶去更大的傷害, 在1958年“平墓造田”運動爆發的時候, “賣國賊”李鴻章的墳墓被覬覦已久的有心人發掘。 剛開始, 墓室的堅固讓挖掘工作難以進行。 無奈之下, 只能夠從幾十米以外的地方, 挖了一條地道, 從下麵鑽進了墓室, 才把棺材給拖了出來。

李鴻章的墓室是什麼樣子的呢?只見內部並列著兩口棺材, 分別是李鴻章和夫人趙小蓮的。 李鴻章的棺木裡放著一副眼鏡、一塊懷錶、一個拐杖,身下墊著七枚金幣,按照北斗七星的形狀擺放著。當時挖墓的人如今回憶說:“李鴻章穿著黃馬褂的遺體保存完好。狂熱的人們用繩子拴著遺體,掛在拖拉機後面遊街,直到屍骨散盡。”

夫人趙小蓮的結果又是如何呢?趙夫人的遺體依然保存完好,她身著華貴的衣服,就像睡著了一樣。棺材裡的那條慈禧太后特賜陪葬的陀羅經被還是好好的,被人拿回去洗洗後蓋了。趙夫人棺柩旁的一個小箱子裡還有一個精緻的木盒子。打開木盒,裡面放著兩塊金燦燦的“金磚”,有人用秤稱了一下,近30斤重。大家都認為這兩塊“金磚”一定是金子做成的。但經過銀行鑒定,卻發現是銅製成的。

昔日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李中堂墓中竟然要用黃銅冒充金子?真相究竟如何,到今天也沒有人知曉。或許,這也是對李鴻章一生另類的比喻吧。

李鴻章的棺木裡放著一副眼鏡、一塊懷錶、一個拐杖,身下墊著七枚金幣,按照北斗七星的形狀擺放著。當時挖墓的人如今回憶說:“李鴻章穿著黃馬褂的遺體保存完好。狂熱的人們用繩子拴著遺體,掛在拖拉機後面遊街,直到屍骨散盡。”

夫人趙小蓮的結果又是如何呢?趙夫人的遺體依然保存完好,她身著華貴的衣服,就像睡著了一樣。棺材裡的那條慈禧太后特賜陪葬的陀羅經被還是好好的,被人拿回去洗洗後蓋了。趙夫人棺柩旁的一個小箱子裡還有一個精緻的木盒子。打開木盒,裡面放著兩塊金燦燦的“金磚”,有人用秤稱了一下,近30斤重。大家都認為這兩塊“金磚”一定是金子做成的。但經過銀行鑒定,卻發現是銅製成的。

昔日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李中堂墓中竟然要用黃銅冒充金子?真相究竟如何,到今天也沒有人知曉。或許,這也是對李鴻章一生另類的比喻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