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傳說故事」:黑水國到張掖城的變遷史?

張掖城的來歷(傳說故事)

多紅斌 王民生

2015年5月王將 攝

說起張掖城的來歷, 那已經是2100多年前的事了。 西漢名將霍去病兩次出兵,

完成了河西歸漢大業。 之後, 於元鼎六年(西元前111年)建立了張掖郡, 郡治觻得。 但是, 觻得究竟在何處, 至今無考, 可以肯定地說, 現在的張掖城不是觻得古城所在。 那麼, 現在的張掖城建於何年何月, 這也是一個懸案, 史書無載, 民間倒是有這樣的傳說。

老張掖城就是現在的黑水國(張掖城西北)。 一場鋪天蓋地的黑風, 湮沒了盛極一時的觻得城, 人民流離失所, 郡王憂心如焚, 他在為重建新城而焦慮。 新城究竟選在何處才能保其永遠, 這可不是兒戲。

派出了不少選城的官員, 也提出了許多選出的城址, 但前車之鑒, 郡王也不敢貿然行事。

一天, 西邊大路上蹣跚走來一位雲遊和尚。 有臣建議:雲遊高僧, 見多識廣, 何不請他一晤?!郡王也覺得有理,

就派人把那和尚請來。 郡王提及為選城址發愁的事, 和尚笑道, 區區小事, 這有何難?

他說:“這裡有銅錢一枚, 我把它埋了, 你們派人去找, 只要找見銅錢, 城址也就找見了。 ”郡王一聽十分高興, 城址之事有了著落, 心裡的石頭落了地。 轉念一想, 豈不荒唐!小小銅錢, 這和尚埋藏起來, 要尋著它, 實在是大海撈針。 心裡雖然不悅, 礙于和尚情面, 也只好依言而行。

和尚埋了銅錢, 等於選定了城址。 在他說來, 也屬輕而易舉的事情, 但卻苦了找銅錢的人。 郡王有令, 不得不尋, 真正尋去, 又無處去尋, 真是狗吃刺蝟——無處下口。 沒辦法, 兵民齊動手, 挖地尋銅錢, 其間勞苦自不待言。 但是, 挖地三尺, 銅錢又到哪尋去?

突然, 有人飛報郡王, 大路上走來一個道士,

揚言能尋得銅錢。

郡王得報, 傳令迅速來見。 郡王見了道士, 百般無奈, 也就百般小心。

道士倒無所謂, 談笑風生, 面無半點難色, 海闊天空一番, 方才轉入尋找銅錢這個正題。 道士問郡王要了一根半尺銀針, 別無它求。 郡王也不敢多問, 不知道士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道士手拿銀針, 一直往東南方走去, 一路上也不言語, 只顧走路。

隨從賠著小心, 人前馬後, 不敢有絲毫衝撞。 一時三刻, 來到一個去處, 但見蘆蕩陣陣, 溪流潺潺, 沃野平闊, 燕舞鶯歌。 道士停住腳步, 取出銀針, 直衝衝向地下紮去, 然後召喚隨從動作。 隨從忙不迭刨去沙土, 露出銅錢一枚, 那銀針不偏不倚, 剛好紮在銅錢眼裡, 再驗銅錢, 正是和尚埋掉的那枚, 自然張掖城的城址也就選定了。

郡王馬上傳令, 以這一點為中心, 向四面擴張, 重建張掖城。 這就是民間流傳的現在張掖城的來歷。

據說, 埋銅錢的地方就是現在的鼓樓門洞內的十字交叉點。 這一點是張掖東南西北四條大街的軸心, 上承乾, 下依坤, 六面熠熠生輝, 萬代炎炎永昌。

【作者簡介】多紅斌, 筆名春生, 現任張掖市西遊記文化研究會會長、河西學院河西走廊民俗民族文化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江蘇淮陰師範學院西遊記文化研究會顧問、甘肅廣播電視大學河隴文化研究所客座研究員、全國百台聯播《中國旅遊》欄目總監製。 退休前任張掖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張掖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席。 曾任張掖市廣電局局長、張掖電視臺台長、張掖市文聯主席、《甘泉》雜誌主編,

系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 甘肅省作家協會、音樂家協會、音樂文學學會、群眾文化學會、錢幣學會會員。

王民生, 張掖市政協副秘書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