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明明兒子已成年,為何宋太祖去世卻是弟弟即位?原因其實很簡單

西元960年, 陳橋兵變中, 宋太祖趙匡胤黃袍加身, 建立大宋取代了後周王朝。 趙匡胤當上皇帝後, 文治武功, 優待後周皇室, 聽取賢臣建議,

先後滅亡武平、南漢等南方割據政權, 完成了我國大部分地區的統一。

然而, 西元976年的一天晚上, 50歲的趙匡胤召來弟弟趙廣義一起飲酒暢談, 誰知第二天淩晨卻突然暴斃身亡。 趙匡胤去世之時, 他的兩個兒子都已經長大, 趙德昭當時已經25歲了,

按道理皇位應該是由他繼承的, 可最後卻是趙光義即位當了皇帝, 這又是為什麼呢?

原來, 趙匡胤沒有料到自己會突然間、而且這麼早就去世, 所以對皇位繼承人的事就沒有這麼考慮, 也就沒有遺詔留下。 而趙光義能當上皇帝, 則是有一份憑證, 那就是金匱之盟。

根據歷史資料的記載, 金匱之盟是指趙匡胤的母親宋太后在臨終之時召趙普入宮記下的一份遺詔。 其內容有“獨傳約”和“三傳約”兩種說法, 前一種說法是指趙匡胤去世後要將皇位傳給三弟趙光義, 後一種說法就是趙匡胤傳位趙光義後再傳給四弟趙廷美, 然後再由趙廷美傳位給趙德昭。

因此, 不管其內容是哪種說法, 趙光義都可以借此名正言順繼承皇位, 現在大多數的歷史學者, 也認為金匱之盟存在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至於有人曾指出, 趙匡胤是由他三弟趙光義害死的, 但是趙匡胤去世的時候大概是淩晨兩點, 當時趙光義已經不在宮中, 所以這種說法是不太可能的。

趙匡胤生長於混亂的五代十國時期, 見到了太多的政權更迭, 幼主不得善終。 而趙光義自幼便跟隨著兄長南征北戰, 又是陳橋兵變的主要參與者, 能力甚為出眾, 兩位兒子又都沒有封王, 加之當時宋朝還沒有真正統一中國, 所以他也有能有先傳位弟弟等局勢穩定再傳位兒子的想法, 父愛如山。

宋太宗趙光義即位後,對待哥哥的兩個兒子很是照顧,並且將趙德昭封為武功郡王。只是西元979年,趙德昭因為受到宋太宗的訓斥,自殺身亡,宋太宗聽到消息後,又驚又悔,抱著趙德昭的屍體哭得很是傷心。因為趙德昭的離世,宋太宗百年之後將皇位傳給了兒子趙桓,是為宋真宗。

宋太宗趙光義即位後,對待哥哥的兩個兒子很是照顧,並且將趙德昭封為武功郡王。只是西元979年,趙德昭因為受到宋太宗的訓斥,自殺身亡,宋太宗聽到消息後,又驚又悔,抱著趙德昭的屍體哭得很是傷心。因為趙德昭的離世,宋太宗百年之後將皇位傳給了兒子趙桓,是為宋真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