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機緣巧合登皇位,千古之後卻被人清出陵寢遭此厄運

在宋朝十八帝之中, 有這樣一位皇帝, 他出身卑微, 也不是帝王血統最純正的皇家後裔, 但是卻在位四十餘載, 北伐滅金之舉更是讓人拍手稱快。 他就是宋理宗—趙昀。

(圖片來源於網路)

理宗的繼位頗有些意思, 類似于漢宣帝劉病已, 三歲時趙昀已經喪父, 那時候的他寄居在農村的親戚家中, 本來皇位跟他是毫無關聯的, 但是他的叔叔宋甯宗雖有八子, 卻都雙雙不再。 不得已, 甯宗只能從侄子裡面選拔皇位繼承人, 很快的趙昀被相中。 也許命運就是這樣的不可琢磨, 面對丞相史彌遠的皇位繼承人的考核, 趙昀最後竟然憑藉著超高的心理素質和敏銳的政治嗅覺, 一舉打動了史彌遠, 有了這樣的人物撐腰, 趙昀在與趙竑的皇位競爭中毫無懸念的勝出。

在位之初, 趙昀深知自己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皇帝, 背後的幾股勢力都是他得罪不起的, 於是在權利並未屬於他一人之前, 這個皇帝當的也是相當的憋屈。 後來他利用陰謀奪走了楊太后一党的大權後, 又一舉將扶他上位的史党剔除出朝政, 才樹立了一個強權君王的形象, 《宋史》對他的描述是“赫然獨斷”。 趙昀也有些才幹, 在他治理下的大宋,

國力大增, 1234年南宋聯蒙滅金, 不但使得南宋一雪靖康之恥, 而且也彰顯了趙昀的政治成就, 可惜在執政暮年, 墮入了聲色犬馬之中。 但是在他在位的幾十年中, 蒙古鐵騎卻一點也沒有南下的機會, 也算是安穩順利的交接了趙家政權。

但是在他死後卻遭此厄運,
他的屍體被蒙軍掘出, 頭顱被做成了酒器使用了上百年之久, 這也算是悲慘到家了。

西元1368年, 朱元璋派徐達和常遇春攻入元朝都城, 最終將蒙古人趕出了華夏, 不多久, 朱元璋聽到傳聞說在元代都城中, 有一個用宋代天子頭骨做成的酒器被使用了上百年。 朱元璋聽聞感慨萬分, 於是立刻號令部下前往尋找這個所謂的酒器。

受此大難的天子就是宋理宗趙昀, 西元1278年元兵剛攻破南宋京城不久, 當時時任江南佛教總管的西域僧人楊璉真伽便開始了對南宋皇陵的瘋狂挖掘, 南宋陵墓埋的較淺, 於是首先被挖開的就是宋理宗的陵寢, 這個僧人不僅盜走了大量的金銀財寶, 還把趙昀的屍體挖出來曝屍三日,

後來又把頭顱摘下製成酒器, 作為戰利品, 其他帝王陵墓都未能倖免, 這不僅是南宋皇陵的第一次劫難, 也是最大的一次劫難。

沒有多久, 楊璉真伽就因為貪腐被處理, 而用宋理宗頭骨製成的酒器, 就成為了元代天子的公家物品, 而後又被賞給宣政院的歷代國師。 後來朱元璋把理宗的頭骨尋回並重新安葬,並且下詔重新修繕了宋六陵,劃出這片墓區由專人看守,然而到了清朝這裡又遭受了破壞,近代以來汪偽政權也進行過盜掘,破壞相當嚴重。

如今這裡也只剩下稀疏的松樹還搖曳著,仿佛象徵著昔日皇家陵園的威嚴。

後來朱元璋把理宗的頭骨尋回並重新安葬,並且下詔重新修繕了宋六陵,劃出這片墓區由專人看守,然而到了清朝這裡又遭受了破壞,近代以來汪偽政權也進行過盜掘,破壞相當嚴重。

如今這裡也只剩下稀疏的松樹還搖曳著,仿佛象徵著昔日皇家陵園的威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