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於謙保衛北京

西元1449年, 瓦次進攻大同, 明軍打敗, 50萬人馬剩下不足一半, 明朝元氣大傷, 明英宗在土木堡被俘。 史稱土木堡之變。

土木堡之變

明朝50萬大軍在土木堡全線崩潰,

消息傳到北京, 京城裡人心惶惶。 皇太后宣佈由明英宗的弟弟朱祁監國(就是代皇帝的職權), 並召集大臣, 商量怎麼對付瓦刺。

兵部侍郎于謙主張全力抵抗瓦刺, 得到許多大臣的支持。 不久, 于謙等大臣請太后正式宣佈讓朱祁鈺做皇帝, 被俘虜的明英宗改稱“太上皇”。 朱祁鈺即位稱帝, 這就是明代宗。

明-於謙

京城內人心也漸漸穩定了, 全城官民決定同心抵抗瓦刺。 自從朱祁玉稱帝后, 也先知道明朝決心抵抗瓦刺, 就以送明英宗回朝為藉口, 大舉進犯北京。

影視劇照

於謙主張主動出兵,

給瓦刺以迎頭痛擊。 他親率一支人馬駐守在德勝]外, 叫城裡的守將把城門全部關閉起來, 表示有進無退的決心, 同時下令有臨陣後退或脫逃的, 無論將領還是士兵, 立即處斬。 這時, 各地來支援京城的明軍也陸續趕到。 明軍聲勢浩大, 戒備森嚴, 也先發動兒次進攻, 都遭到明軍的奮勇阻擊, 瓦刺軍死傷慘重。 也先遭到嚴重損失, 不敢再戰, 就帶著明英宗和殘兵敗將撤退了。

影視劇照

于謙領導的北京保衛戰終於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也先失敗後, 知道扣住明英宗沒有用處, 就把明英宗放回北京。

于謙還是一位詩人, 他所寫《石灰吟》是一首托物言志詩。 以石灰作比喻, 抒發自己堅強不屈, 潔身自好的品質和不同流合污情。 經過千萬次錘打出深山, 熊熊烈火焚燒也視平常事一樣。 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懼, 只為把一片青白(就像石頭的顏色那樣青白分明, 現在多用“清白”)長留人間。

石灰吟

石灰吟

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骨碎身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