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作為世界第二強國,蘇聯當年為何在土耳其問題上讓步?

關鍵字:蘇德戰爭、克裡米亞爭端、馬歇爾計畫、邱吉爾訪美

1945年, 也就是二戰勝利的那一年, 蘇聯曾經在很多問題上與美英等國進行碰撞。 首先是北海道問題, 其次是東南亞利益的分割, 最後就是土耳其問題。 當時蘇聯一心想獲得在黑海地區的出海口, 但是美英兩國根據自己的利益考慮, 圍堵了蘇聯的擴張。 最後, 蘇聯被迫做出了讓步。

一、從沙俄時期, 兩國的恩怨就很難說清了

沙俄是世界上陸地面積最大的國家, 也是一個地跨歐亞的大帝國。 但是沙俄這個國家一直缺乏良好的出海口, 因此沙俄發動了一系列的戰爭。 經過一系列的戰爭, 沙俄首先在波羅的海地區獲得了出海口。 其次就是黑海和太平洋的出海口, 為了在黑海地區獲得出海口, 沙俄與奧斯曼帝國爆發了多次戰爭。 而奧斯曼帝國根本無力遏制沙俄的擴張, 英法兩國根據自己的利益需要開始援助奧斯曼,

這就是克裡米亞戰爭爆發的開始。 在太平洋出海口的問題上, 沙俄遇到了剛剛崛起的日本, 兩國最終爆發了日俄戰爭。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 奧斯曼土耳其加入了德國陣營, 土耳其主要在南線牽制沙俄。 兩國艦隊在黑海地區再次鏖戰, 但是在戰後, 土耳其的國力遭到了嚴重削弱。

在一戰結束以後, 土耳其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由於自身的國力有限, 土耳其不再主動參與國際紛爭。 1939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土耳其在名義上宣佈中立, 但是實際上土耳其為德國輸送了大量的資源。 德國是一個物資匱乏的國家, 土耳其則輸送了大量的石油和鋼鐵。 在蘇德戰爭以後, 土耳其更是將20多萬軍隊擺在蘇聯的南部邊境上。 土耳其的意圖很明顯, 如果蘇聯獲勝, 那什麼都好說。 如果德國獲勝, 那麼土耳其很有可能趁虛而入。 對於這樣的實際威脅, 蘇聯方面不是不知道。 為此, 蘇聯也準備了一些部隊在南線。 在對付德國時, 蘇聯沒有經歷理會土耳其,

但等戰爭即將結束時, 蘇聯準備老賬新賬一起算, 蘇聯準備獲得黑海地區的出海口。

二、美英兩國為了圍堵蘇聯, 決定援助土耳其

其實, 美英兩國與土耳其的關係也並不是特別好。 在1945年年初的雅爾達會議上, 蘇聯提出了在黑海獲得出海口的問題。 但是對於美英兩國來說,

這是不可能讓步的。 眾所周知, 蘇聯黑海艦隊向進入地中海必須通過土耳其控制的兩道海峽。 現在蘇聯希望打破這一局面, 而地中海一直是美英等國的勢力範圍。 現在蘇聯準備染指地中海, 這引起了美英等國的警惕。 美英兩國在東歐問題上, 對蘇聯做出了讓步;但在地中海勢力劃分上, 兩國絕對不會讓步。 土耳其和希臘是圍堵蘇聯擴張的重要一環, 因此, 無論是杜魯門還是邱吉爾, 都沒有做出任何讓步。 當時蘇聯在國力上不如美國, 又剛剛經歷過蘇德戰爭, 面對美英等國的反對, 蘇聯也只能讓步。

在二戰爆發之前,歐洲是英法等國的勢力範圍。現在面對強大的蘇聯,英國感覺自己無力單獨對抗,因此,英國開始尋求美國的幫助。邱吉爾第一次卸任英國首相以後,在美國發表了鐵幕演說。這是美蘇冷戰的一個信號,隨後美國總統杜魯門提出了遏制蘇聯、援助西歐地區的主張,這就是杜魯門主義的出臺。為了對付蘇聯,美國提出了馬歇爾計畫,援助西歐的行動正式開始。由於長期戰爭的破壞,蘇聯在二戰結束之後,並不希望立刻與美國轉入對抗局面。為此,蘇聯甚至邀請美軍名將艾森豪參加自己的閱兵式。蘇聯還準備向美國謀求資金貸款,再加上美國在核武器方面的優勢,蘇聯不得不做出讓步。

在二戰爆發之前,歐洲是英法等國的勢力範圍。現在面對強大的蘇聯,英國感覺自己無力單獨對抗,因此,英國開始尋求美國的幫助。邱吉爾第一次卸任英國首相以後,在美國發表了鐵幕演說。這是美蘇冷戰的一個信號,隨後美國總統杜魯門提出了遏制蘇聯、援助西歐地區的主張,這就是杜魯門主義的出臺。為了對付蘇聯,美國提出了馬歇爾計畫,援助西歐的行動正式開始。由於長期戰爭的破壞,蘇聯在二戰結束之後,並不希望立刻與美國轉入對抗局面。為此,蘇聯甚至邀請美軍名將艾森豪參加自己的閱兵式。蘇聯還準備向美國謀求資金貸款,再加上美國在核武器方面的優勢,蘇聯不得不做出讓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