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看似絕處常有逢生

逃避不一定躲得過, 面對不一定最難受;得到不一定能長久;失去不一定不再有;別急著說別無選擇, 以為世上只有對與錯;許多事情的答案都不是只有一個, 所以我們永遠有路可以走, 你能找個理由難過, 你也一定能找到理由快樂!

做人不能太計較, 因為小事而發火, 就會起瞋恨心。

不要讓別人的錯誤來傷害自己的慧命, 因為別人做錯了所以自己生氣了, 生氣就是自己挖一個坑, 讓自己掉入自己痛苦愚昧的陷阱, 所以不能生氣, 學佛人沒有氣, 因為氣出病來無人替。

這種氣就是一種數字, 當你生氣的時候, 你就開始有數字;當你經常發脾氣的時候, 你的心臟就會有數字有時間;當你不停地發脾氣的時候, 你的生命就開始倒計時, 所以稱為“氣數”。

有時, 生活就是一種妥協, 一種遷就。 並不是所有的事情, 都適宜針鋒相對, 多彩的生活, 既有陽光明媚, 也有傾盆大雨。 強硬有強硬的好處, 忍讓有忍讓的優勢, 任何時候, 都需要我們審時度勢, 適宜而為。 和為貴, 有時, 遷就忍讓也是一種智慧!

靠自己救自己。 只有把佛當成一面鏡子, 天天把佛照著自己, 你就會漸漸地看清楚自己, 看清楚自己的本性, 你天天拿菩薩對照自己,

就是這面鏡子, 你才知道你今天像不像菩薩、像不像佛?

你今天還在生氣, 你今天還在難過, 那你一定不是佛, 也一定不是菩薩。 非菩薩非佛, 那你可能就是魔, 如果你自己不像菩薩、不像佛, 就要考慮我有可能會成魔。

所以, 只有用佛這面鏡子不斷地照自己,

照到自己明亮的心, 才能見到自己的佛性。 修行要跟智慧、慈悲合在一起, 修行就是要懂得智慧, 修行就必須要慈悲。

一個人如果連慈悲心都沒有, 經常講這個不好, 講那個不好, 這個人就不配學佛, 學佛之人不應該有看不起別人的心, 不應該不明白自己, 不應該沒有智慧, 不應該不慈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